观照业处偈 vipassana bhumi patha
观照业处偈
vipassana bhumi patha
法增比丘
Pancakkhandha: Rupakkhandho Vedanakkhandho Sannakkhandho Sankharakkhandho Vinnanakkhandho Dvadasayatanani: Cakkhavayatanam rupayatanam Sotayatanam saddayatanam Ghanayatanam gandhayatanam Jivhayatanam rasayatanam Kayayatanam photthabbayatanam Manayatanam dhammayatanam Attharasa dhatuyo: Cakkhudhatu rupadhatu cakkhuvinnanadhatu Sotadhatu saddadhatu sotavinnanadhatu Ghanadhatu Gandhadhatu ghanavinnanadhatu Jivhadhatu rasadhatu jivhavinnanadhatu Kayadhatu photthabbadhatu kayavinnanadhatu Manodhatu dhammadhatu manovinnanadhatu Bavisatindriyani: Cakkhundriyam Sotindriyam Ghanindriyam Jivhindriyam Kayindriyam Manindriyam Itthindriyam Purisindriyam Jivitindriyam Sukhindriyam Dukkhindriyam Somanassindriyam Domanassindriyam Uppekkhindriyam Saddhimdriyam Viriyindriyam Satindriyam Samadhindriyam Pannindriyam Anannatannassamitindriyam Annindriyam Annatavindriyam Cattari Ariyasaccani: Dukkham Ariyasaccam Dukkhasamudayo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o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ariyasaccam
五蕴: 色,受,想,行,识。
十二处: 眼,色。 耳,声。 鼻,香。 舌,味。 身,触。 意,法。 定,慧。
十八界: 耳,声,耳识。 鼻,香,鼻识。 舌,味,舌识。 身,触,身识。 意,法,意识。 二十二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男根,女根,命根, 乐根,苦根,悦根,忧根,舍根, 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解释:
名色法可依观照五蕴,十二処,十八界,二十二根,顺逆观十二缘起等來破除。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
十八界里的前十二界就是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处,和色、声、香、味、触、法处。前五根门是色法,前五尘也是色法,意处是识蕴的八十九心,它是名法,法处有心所有法,即是受蕴、想蕴和行蕴,它们是名法,其余的是色法和涅盘。
十二处实际上就是五蕴,只是另外提出涅盘。十二处里有十个半是色法,一个半是名法,这十二处在《杂阿含》[8]里佛解释内六处如门窗都开着的无人村落,外六处如打家劫舍的杀人强盗。这十二处就是识生起的地方。认识十二界能使见清净。 至于十八界也就是加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等六种,它们与十二处依根、尘(境)、识三个各分为六组。六识界是缘于根与尘起认识作用,因为它们是依缘建立的,无常的,为了教化弟子们,佛才教导十八界。
在众多不同的界中,比如光明界、净界、空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想受灭界、欲界、出离界、有为界、无为界等,又包含在那里呢?光明界是色界;净界是与色有关,不能离色而有净;在空无边处界里,心法在意识界中,心所有法在法界中,如上面解释十二处的一样;无所有处是缘有的,故是色界;想受灭界只是意识界与法界之灭;欲界即是十八界;出离界只是法界;有为界包括了十七界与法界的一部分;无为界即为法界的另一部分。
所以这样看,一切存在的界都含摄在十八界里。
十二处里的前十一处如同十八界的前十一界,而意处就分为七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和意识界。这七识界包括了识蕴的八十九心。它们分为:眼识界有二心[《清淨道论》作二法数],即善异熟和不善的异熟;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同样也有二心,即善异熟和不善的异熟,如是共有十心。意界有三心,即五门转向善异熟心,五门转向不善异熟心和唯作心。如此意识界还剩有七十六心:善心五心、不善心十二心和无记心五十九心。故此十八界就是十二处的开展与细分。
二十二根包括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 前六根是认识世间的根门。女根与男根的作用是分别男女。命根维持前面八个根并保护与它俱生的诸法。这九根皆是色蕴。接下来的乐、苦、喜、忧、舍五根是身、心的受,这五根皆是受蕴。接下来的信、勤、念、定、慧五根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五根,要认识并培养它们使生五力,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能得到信乐等行相,依之行道来灭苦,这五根皆是行蕴。 最后的三根是导至出世间的作用,未知当知根是断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并促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趋于行舍断,这是证初果须陀洹的道心。已知根是减少和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欲贪与瞋恚,并促使其俱生的心和心所法受自己影响,这是证二果斯陀含和三果阿那含的道心。具知根是断除五上分结的五结即色贪、无色贪、掉悔、我慢和无明,舍断对一切行的渴爱,并促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趋向涅盘,这是证四果阿罗汉的道心。这三根实际就是八种出世间心。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在《相应部.谛相应6.6经》里佛说∶「诸比丘!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沙门、婆罗门如实现等觉之所宣说,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所宣说。以何为四圣谛耶?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之道,应勉励!」 根据《清净道论》指出∶「苦谛,有苦难的特相,有热恼的作用(味),以继续进行为现状(现起)。集谛,有生起的特相,有不断绝的作用,以障碍为现状。灭谛,有寂静的特相,有不色的作用,以无相为现状。道谛,有出离的特相,有断烦恼的作用,以(从烦恼)出来为现状。」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來看),分别(从差別看),发露(把隱秘的说出來),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 为什么四圣谛是真理呢?因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质与心灵的现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说出来。为人天一切众生广泛教示,广泛显示此四圣谛,从各项差別来解说,把隱秘的说出來,开示令人生起敬信,举例说明,显示给听众明白,引导众生趣向涅盘。是那四个真理呢?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灭的真理,苦灭道的真理。它们是圣人所通达的真理。 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佛肯定说∶「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灭苦八正道,导至苦寂灭。」(《南传法句经新译190,191偈》)
佛形容这八正道为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在[杂阿含287经]里佛说∶「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
十二缘起法 根据《杂阿含298经》什么是缘起法的基本定义呢?那即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基本定义)。」
1. 无明,不知四圣谛,是故涉于轮回,不知出离。无明是对苦集灭道等四圣谛的无智;对前际、后际、前后际的无智;对于缘性与缘生法的无智;由于无智,把无常的身心名色法作常想,把轮回的痛苦作乐想而造作轮回的因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它有蒙昧的作用,障蔽的现起,以漏为近因。于无始的轮回,使众有情在三有、四生、六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中徘徊不知出离。
2. 行,行除了上述的福、非福、不动三行之外,还有身行、语行和心行三种合共六种是无明之缘而有行的说法。这些行共有二十九种思、八种欲界善思和十二种不善思共二十思起身行与语行。意行有色界禅(五思)和无色界禅(四思)共二十九思。这一切都以无明为缘而行发生。
3. 识,识专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这识因为有前世的业识,再加上今世的各种善恶业识,它是充满变量的,所以不可能是同一不变的前生识,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它是无常的。在结生时,欲界及化生、湿生及有性根而具有六处者,在结生的剎那现起眼、耳、鼻、舌、身、心所依、性根等七十法及三非色蕴(受、想、行)的名色法。梵天众天的化生有情在结生时,现起眼、耳、心所依处及命根(九法)共三十九法及三非色蕴的名色法。无色界只有三非色蕴的名法现起。于无想天只有命根九法的色法现起。
4. 名色,名法(心与心所法)和色法(四大种与四大所造色)。名是指与果报识相应的诸心所,色是指业生色。因何有名色呢?何缘而有名色呢?因于识而有名色,缘于识而有名色。佛说:「识因缘故起,我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己说意识。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如是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
5. 六入,六入处的产生依赖名色的缘。眼、耳、鼻、舌、身处与命根的缘是色,是四大种或色蕴,而意处的缘是名,而名即是指受、想、行、识蕴。六入处缘五蕴有,五蕴缘名色有。如何知道名色是六入处的缘呢?这是因为名色存在时六入处亦存在。为什么说六入处而不代之以五蕴呢?这是因为上述的触、受、爱、取、有等已经包括了五蕴,而要解释触唯有从六入处解释,别无他法。
6. 触,触法里讨论触五法(触、受、识、想、思),他们实际上就是五蕴法的名四法。在缘起的诸支当中,最重要的是六入→触→受→贪爱→取→有这六支,它完整的解释了有情苦的生起(集或原因),也突出了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的根本教义。实际上,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与身根本身不能分别外境,是意根个别配合上述五根而起分别。所以在《清净道论》里才说这第六处(指意根)是与六处共称为六处。比如眼触是从眼处、色处和生眼识的意处及其它相应的法处而生的。其它的触也作同解。若如是理解,单只一个触就要依赖这几个缘才能生起。
7. 受,受的产生是缘触,有眼触(眼尘或色)所生的受,有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受。触与受在《大念处经》里讨论到法念处的四圣谛里的集谛时提到,他们是十种集的两种(根、尘、识、触、受、想、思、爱、寻、伺)。因为在根、境(尘)接触时,从识与受才产生对境的认识,于乐受才生爱,随着生取。佛说过四识住的过程,即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的生缘‘触’即是识住;攀缘是想、思、寻;爱乐即是贪爱;增进广大生长即伺与执取。从阿毗达摩论的心路过程来看,五门转向是触,领受是受,推度是想、思,速行心是爱、伺,彼所缘也是伺,亦即是增进广大生长,亦即是执取。
8.爱。贪欲心生起的过程是六根→触→乐受→贪爱→执取,而根门与触与乐受的生起是被动的,只有贪爱是我们内心主动的思择,那是主动的,因此思惟执取的原因,执取的缘,执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贪爱,贪爱由接触而生起,感受由接触而生起,一个认真的修行人,思惟贪爱与执取所产生轮回与长期遭受苦难的后果,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捨弃,这就是贪爱灭除道,如实地知晓,不是书上或听来的,而是实际修习达到的。爱(Tanha)是渴爱;即是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爱。它是贪心所(Lobha),再依欲爱、有爱(常见)、无有爱(断见)而成十八渴爱,又依内色外色而成三十六,再依三时而有一百零八渴爱。欲爱是享受于所缘,若以它为恒常,属于常见,是有爱;若以它为断灭,属于断见,是无有爱。它们都是属于贪心所。依六境只有六种境爱,依三有则只有欲爱、色爱和无色爱三种,众生在轮回里,苦多乐少,所以执取于爱,这爱是缘乐受而生的。因为体验到乐受,受乐者会思惟(寻)去享受该乐受,因此会持续的对乐受起不正思惟,希望继续享乐;若体验到苦受,受苦者会思惟脱离苦,甚至死或自杀也不惜,或渴望得到某种乐以代替苦,这些都是渴爱。依三界分,除欲界外,修定者渴爱色界定中的乐境是色爱,渴爱无色界定中乐境是无色爱。
9. 取,心理的取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语(我论)取。前一种是贪心所而后三种是与邪见心所相应。欲取是对色、声、香、味、触、法所生的渴爱而分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是享受于眼前的所缘,有爱是对所缘起恒常的常见,无有爱是对所缘起断灭的断见。如此而细分为十八种爱欲取,依内色外色而有三十六,再依过去、现在、未来而详分为一百零八种欲取。执取于见是见取,见即是取,如我是常等见,世间是常等见,是见取。戒禁取是誓愿执取于某些戒法(指非佛所订立的),如牛戒、牛禁戒、素食戒、蓄长发戒、蹲踞戒、四肢爬行戒、执着于诵梵文或巴利文的经文、修行仪式如拜火、杀牲畜来祭祀或砍人的手指作指鬘如鸯鸠摩罗等。衣着的禁戒,禁食肉戒,由邪戒而净,由于某些禁例而净,由执取某些禁戒而净的种种颠倒执着。我语(我论)取是指愚痴无闻凡夫对五蕴的颠倒执取,如色是我、我有色(色是我所)、色在我中、我在色中的四种,加上受、想、行、识共二十种的无智的执取。这种心理的执取与物理的有的关系,正好以缘起法否定了自我的存在(有)。是故若要断除有,就要断除无智的执取。
10. 有,三界里的一切存在,欲有、色有与无色有。有是如何产生的呢?有是一种存在,一种无常的时间性的存在。一切的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一切的有的消灭,使一个有智慧的观察者认识到生的虚幻。欲有是有情欲的存在,色有是有物质的色身与感受的存在,无色有是无物质的色身与感受而只有识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因为执取而产生的。
11. 生,它分为业有(Kammabhava)和生有(upapattibhava)。为什么会生出来呢?这生出来的缘是因为业有或生因之业为业有。有情生于不同的善趣、恶趣、欲界、色界或无色界的原因是由于造作的业的胜劣而有不同。至于生有则是指因业所生出的诸蕴。这生的缘既然是有,而这有最重要的是业有(生有其次)。
12. 老死,凡是生下来的,凡是因为业有而生在三界里的,凡是行法的组合,一定是会败坏的,这败坏的过程就是老、病、死。为什么有老死呢?为什么有忧悲苦恼、愁戚失望,种种的苦呢?思惟这一生,在生与死之间,所体验与经历的种种苦,这一切苦的根源或原因在那里呢?它就是生。从生的缘来看,众生在三界里的结生(受生)的情形需要去了解一下。一个临终的人,若从死亡的心路过程去探讨的话,临死的人速行较迟钝,只有十五个心路剎那,那即是二有分,一转向,一作用(见、闻、尝、触等),一领受,一推度,一确定,五速行(不是七个速行,因迟钝故),二彼所缘及一死亡心。由该死亡心即转起下一世的结生心。结生的色法有胎、卵、湿、化四种。在地狱和天界以及一种烧渴鬼的众生中,只以化生的形式去结生,由业缘及亲依止缘作它的异熟识的缘。若以异熟结生只有一种;依色的混合不混合有二种;依三界而有欲有,色有及无色有三种;依四生有胎、卵、湿、化四种;依五趣而有五种;依七识住而有七种;依八有情居(除去无想天)而有八种。 顺观十二缘起,是观苦的生。逆观十二缘起,是观苦的灭。由认识缘起法到灭除众烦恼缠结,在《相应部XII.23经Upanisa Sutta》中佛说∶「如是比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苦,苦缘信,信缘喜悦,喜悦缘轻安,轻安缘乐,乐缘定,定缘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缘不喜,不喜缘出离,出离缘灭除众烦恼缠结。如是比丘!犹如大雨落于山中,雨水四处流注山谷,山坳,溪涧,雨水充满山谷,山坳,溪涧;雨水流注山间小窪,雨水充满山间小窪;雨水流注小湖,雨水充满小湖;雨水流注小河,雨水充满小河;雨水流注大河,雨水充满大河;雨水流注大海。此法亦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苦,苦缘信,信缘喜悦,喜悦缘轻安,轻安缘乐,乐缘定,定缘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缘不喜,不喜缘出离,出离缘灭除众烦恼缠结。」 在《杂阿含292经》佛说:「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无明永灭无餘,则行灭,彼所乘无明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无明灭。 佛问比丘们∶於意云何。若不乐(不爱喜)无明(无智慧)而生明(生智慧),復缘(还会追随因缘)彼无明(那些无智慧)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 ?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你们也是如是明白)。於彼彼法(由某种某种现象)起(生起)彼彼法(某种某种现象),生彼彼法,灭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体所有感受的觉察),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如实知晓),若寿分(一生)齐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於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餘(对於这些感受的觉察灭尽无餘)。譬如力士取新熟(刚刚烧好的)瓦器,乘热置地,须臾散坏,热势(热度)悉灭(都消失)。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餘。」
法增比丘2012年三月于澳洲佛宝寺
愿众生安乐。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南传佛法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 佛陀中道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main 法增法师的空间
vipassana bhumi patha
法增比丘
Pancakkhandha: Rupakkhandho Vedanakkhandho Sannakkhandho Sankharakkhandho Vinnanakkhandho Dvadasayatanani: Cakkhavayatanam rupayatanam Sotayatanam saddayatanam Ghanayatanam gandhayatanam Jivhayatanam rasayatanam Kayayatanam photthabbayatanam Manayatanam dhammayatanam Attharasa dhatuyo: Cakkhudhatu rupadhatu cakkhuvinnanadhatu Sotadhatu saddadhatu sotavinnanadhatu Ghanadhatu Gandhadhatu ghanavinnanadhatu Jivhadhatu rasadhatu jivhavinnanadhatu Kayadhatu photthabbadhatu kayavinnanadhatu Manodhatu dhammadhatu manovinnanadhatu Bavisatindriyani: Cakkhundriyam Sotindriyam Ghanindriyam Jivhindriyam Kayindriyam Manindriyam Itthindriyam Purisindriyam Jivitindriyam Sukhindriyam Dukkhindriyam Somanassindriyam Domanassindriyam Uppekkhindriyam Saddhimdriyam Viriyindriyam Satindriyam Samadhindriyam Pannindriyam Anannatannassamitindriyam Annindriyam Annatavindriyam Cattari Ariyasaccani: Dukkham Ariyasaccam Dukkhasamudayo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o Ariyasaccam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ariyasaccam
五蕴: 色,受,想,行,识。
十二处: 眼,色。 耳,声。 鼻,香。 舌,味。 身,触。 意,法。 定,慧。
十八界: 耳,声,耳识。 鼻,香,鼻识。 舌,味,舌识。 身,触,身识。 意,法,意识。 二十二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男根,女根,命根, 乐根,苦根,悦根,忧根,舍根, 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解释:
名色法可依观照五蕴,十二処,十八界,二十二根,顺逆观十二缘起等來破除。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
十八界里的前十二界就是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处,和色、声、香、味、触、法处。前五根门是色法,前五尘也是色法,意处是识蕴的八十九心,它是名法,法处有心所有法,即是受蕴、想蕴和行蕴,它们是名法,其余的是色法和涅盘。
十二处实际上就是五蕴,只是另外提出涅盘。十二处里有十个半是色法,一个半是名法,这十二处在《杂阿含》[8]里佛解释内六处如门窗都开着的无人村落,外六处如打家劫舍的杀人强盗。这十二处就是识生起的地方。认识十二界能使见清净。 至于十八界也就是加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等六种,它们与十二处依根、尘(境)、识三个各分为六组。六识界是缘于根与尘起认识作用,因为它们是依缘建立的,无常的,为了教化弟子们,佛才教导十八界。
在众多不同的界中,比如光明界、净界、空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想受灭界、欲界、出离界、有为界、无为界等,又包含在那里呢?光明界是色界;净界是与色有关,不能离色而有净;在空无边处界里,心法在意识界中,心所有法在法界中,如上面解释十二处的一样;无所有处是缘有的,故是色界;想受灭界只是意识界与法界之灭;欲界即是十八界;出离界只是法界;有为界包括了十七界与法界的一部分;无为界即为法界的另一部分。
所以这样看,一切存在的界都含摄在十八界里。
十二处里的前十一处如同十八界的前十一界,而意处就分为七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和意识界。这七识界包括了识蕴的八十九心。它们分为:眼识界有二心[《清淨道论》作二法数],即善异熟和不善的异熟;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同样也有二心,即善异熟和不善的异熟,如是共有十心。意界有三心,即五门转向善异熟心,五门转向不善异熟心和唯作心。如此意识界还剩有七十六心:善心五心、不善心十二心和无记心五十九心。故此十八界就是十二处的开展与细分。
二十二根包括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 前六根是认识世间的根门。女根与男根的作用是分别男女。命根维持前面八个根并保护与它俱生的诸法。这九根皆是色蕴。接下来的乐、苦、喜、忧、舍五根是身、心的受,这五根皆是受蕴。接下来的信、勤、念、定、慧五根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五根,要认识并培养它们使生五力,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能得到信乐等行相,依之行道来灭苦,这五根皆是行蕴。 最后的三根是导至出世间的作用,未知当知根是断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并促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趋于行舍断,这是证初果须陀洹的道心。已知根是减少和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欲贪与瞋恚,并促使其俱生的心和心所法受自己影响,这是证二果斯陀含和三果阿那含的道心。具知根是断除五上分结的五结即色贪、无色贪、掉悔、我慢和无明,舍断对一切行的渴爱,并促使其相应的心和心所法趋向涅盘,这是证四果阿罗汉的道心。这三根实际就是八种出世间心。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在《相应部.谛相应6.6经》里佛说∶「诸比丘!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沙门、婆罗门如实现等觉之所宣说,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所宣说。以何为四圣谛耶?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之道,应勉励!」 根据《清净道论》指出∶「苦谛,有苦难的特相,有热恼的作用(味),以继续进行为现状(现起)。集谛,有生起的特相,有不断绝的作用,以障碍为现状。灭谛,有寂静的特相,有不色的作用,以无相为现状。道谛,有出离的特相,有断烦恼的作用,以(从烦恼)出来为现状。」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來看),分别(从差別看),发露(把隱秘的说出來),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 为什么四圣谛是真理呢?因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质与心灵的现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说出来。为人天一切众生广泛教示,广泛显示此四圣谛,从各项差別来解说,把隱秘的说出來,开示令人生起敬信,举例说明,显示给听众明白,引导众生趣向涅盘。是那四个真理呢?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灭的真理,苦灭道的真理。它们是圣人所通达的真理。 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佛肯定说∶「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灭苦八正道,导至苦寂灭。」(《南传法句经新译190,191偈》)
佛形容这八正道为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在[杂阿含287经]里佛说∶「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
十二缘起法 根据《杂阿含298经》什么是缘起法的基本定义呢?那即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基本定义)。」
1. 无明,不知四圣谛,是故涉于轮回,不知出离。无明是对苦集灭道等四圣谛的无智;对前际、后际、前后际的无智;对于缘性与缘生法的无智;由于无智,把无常的身心名色法作常想,把轮回的痛苦作乐想而造作轮回的因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它有蒙昧的作用,障蔽的现起,以漏为近因。于无始的轮回,使众有情在三有、四生、六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中徘徊不知出离。
2. 行,行除了上述的福、非福、不动三行之外,还有身行、语行和心行三种合共六种是无明之缘而有行的说法。这些行共有二十九种思、八种欲界善思和十二种不善思共二十思起身行与语行。意行有色界禅(五思)和无色界禅(四思)共二十九思。这一切都以无明为缘而行发生。
3. 识,识专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这识因为有前世的业识,再加上今世的各种善恶业识,它是充满变量的,所以不可能是同一不变的前生识,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它是无常的。在结生时,欲界及化生、湿生及有性根而具有六处者,在结生的剎那现起眼、耳、鼻、舌、身、心所依、性根等七十法及三非色蕴(受、想、行)的名色法。梵天众天的化生有情在结生时,现起眼、耳、心所依处及命根(九法)共三十九法及三非色蕴的名色法。无色界只有三非色蕴的名法现起。于无想天只有命根九法的色法现起。
4. 名色,名法(心与心所法)和色法(四大种与四大所造色)。名是指与果报识相应的诸心所,色是指业生色。因何有名色呢?何缘而有名色呢?因于识而有名色,缘于识而有名色。佛说:「识因缘故起,我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己说意识。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如是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
5. 六入,六入处的产生依赖名色的缘。眼、耳、鼻、舌、身处与命根的缘是色,是四大种或色蕴,而意处的缘是名,而名即是指受、想、行、识蕴。六入处缘五蕴有,五蕴缘名色有。如何知道名色是六入处的缘呢?这是因为名色存在时六入处亦存在。为什么说六入处而不代之以五蕴呢?这是因为上述的触、受、爱、取、有等已经包括了五蕴,而要解释触唯有从六入处解释,别无他法。
6. 触,触法里讨论触五法(触、受、识、想、思),他们实际上就是五蕴法的名四法。在缘起的诸支当中,最重要的是六入→触→受→贪爱→取→有这六支,它完整的解释了有情苦的生起(集或原因),也突出了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的根本教义。实际上,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与身根本身不能分别外境,是意根个别配合上述五根而起分别。所以在《清净道论》里才说这第六处(指意根)是与六处共称为六处。比如眼触是从眼处、色处和生眼识的意处及其它相应的法处而生的。其它的触也作同解。若如是理解,单只一个触就要依赖这几个缘才能生起。
7. 受,受的产生是缘触,有眼触(眼尘或色)所生的受,有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受。触与受在《大念处经》里讨论到法念处的四圣谛里的集谛时提到,他们是十种集的两种(根、尘、识、触、受、想、思、爱、寻、伺)。因为在根、境(尘)接触时,从识与受才产生对境的认识,于乐受才生爱,随着生取。佛说过四识住的过程,即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的生缘‘触’即是识住;攀缘是想、思、寻;爱乐即是贪爱;增进广大生长即伺与执取。从阿毗达摩论的心路过程来看,五门转向是触,领受是受,推度是想、思,速行心是爱、伺,彼所缘也是伺,亦即是增进广大生长,亦即是执取。
8.爱。贪欲心生起的过程是六根→触→乐受→贪爱→执取,而根门与触与乐受的生起是被动的,只有贪爱是我们内心主动的思择,那是主动的,因此思惟执取的原因,执取的缘,执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贪爱,贪爱由接触而生起,感受由接触而生起,一个认真的修行人,思惟贪爱与执取所产生轮回与长期遭受苦难的后果,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捨弃,这就是贪爱灭除道,如实地知晓,不是书上或听来的,而是实际修习达到的。爱(Tanha)是渴爱;即是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爱。它是贪心所(Lobha),再依欲爱、有爱(常见)、无有爱(断见)而成十八渴爱,又依内色外色而成三十六,再依三时而有一百零八渴爱。欲爱是享受于所缘,若以它为恒常,属于常见,是有爱;若以它为断灭,属于断见,是无有爱。它们都是属于贪心所。依六境只有六种境爱,依三有则只有欲爱、色爱和无色爱三种,众生在轮回里,苦多乐少,所以执取于爱,这爱是缘乐受而生的。因为体验到乐受,受乐者会思惟(寻)去享受该乐受,因此会持续的对乐受起不正思惟,希望继续享乐;若体验到苦受,受苦者会思惟脱离苦,甚至死或自杀也不惜,或渴望得到某种乐以代替苦,这些都是渴爱。依三界分,除欲界外,修定者渴爱色界定中的乐境是色爱,渴爱无色界定中乐境是无色爱。
9. 取,心理的取就是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语(我论)取。前一种是贪心所而后三种是与邪见心所相应。欲取是对色、声、香、味、触、法所生的渴爱而分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是享受于眼前的所缘,有爱是对所缘起恒常的常见,无有爱是对所缘起断灭的断见。如此而细分为十八种爱欲取,依内色外色而有三十六,再依过去、现在、未来而详分为一百零八种欲取。执取于见是见取,见即是取,如我是常等见,世间是常等见,是见取。戒禁取是誓愿执取于某些戒法(指非佛所订立的),如牛戒、牛禁戒、素食戒、蓄长发戒、蹲踞戒、四肢爬行戒、执着于诵梵文或巴利文的经文、修行仪式如拜火、杀牲畜来祭祀或砍人的手指作指鬘如鸯鸠摩罗等。衣着的禁戒,禁食肉戒,由邪戒而净,由于某些禁例而净,由执取某些禁戒而净的种种颠倒执着。我语(我论)取是指愚痴无闻凡夫对五蕴的颠倒执取,如色是我、我有色(色是我所)、色在我中、我在色中的四种,加上受、想、行、识共二十种的无智的执取。这种心理的执取与物理的有的关系,正好以缘起法否定了自我的存在(有)。是故若要断除有,就要断除无智的执取。
10. 有,三界里的一切存在,欲有、色有与无色有。有是如何产生的呢?有是一种存在,一种无常的时间性的存在。一切的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一切的有的消灭,使一个有智慧的观察者认识到生的虚幻。欲有是有情欲的存在,色有是有物质的色身与感受的存在,无色有是无物质的色身与感受而只有识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因为执取而产生的。
11. 生,它分为业有(Kammabhava)和生有(upapattibhava)。为什么会生出来呢?这生出来的缘是因为业有或生因之业为业有。有情生于不同的善趣、恶趣、欲界、色界或无色界的原因是由于造作的业的胜劣而有不同。至于生有则是指因业所生出的诸蕴。这生的缘既然是有,而这有最重要的是业有(生有其次)。
12. 老死,凡是生下来的,凡是因为业有而生在三界里的,凡是行法的组合,一定是会败坏的,这败坏的过程就是老、病、死。为什么有老死呢?为什么有忧悲苦恼、愁戚失望,种种的苦呢?思惟这一生,在生与死之间,所体验与经历的种种苦,这一切苦的根源或原因在那里呢?它就是生。从生的缘来看,众生在三界里的结生(受生)的情形需要去了解一下。一个临终的人,若从死亡的心路过程去探讨的话,临死的人速行较迟钝,只有十五个心路剎那,那即是二有分,一转向,一作用(见、闻、尝、触等),一领受,一推度,一确定,五速行(不是七个速行,因迟钝故),二彼所缘及一死亡心。由该死亡心即转起下一世的结生心。结生的色法有胎、卵、湿、化四种。在地狱和天界以及一种烧渴鬼的众生中,只以化生的形式去结生,由业缘及亲依止缘作它的异熟识的缘。若以异熟结生只有一种;依色的混合不混合有二种;依三界而有欲有,色有及无色有三种;依四生有胎、卵、湿、化四种;依五趣而有五种;依七识住而有七种;依八有情居(除去无想天)而有八种。 顺观十二缘起,是观苦的生。逆观十二缘起,是观苦的灭。由认识缘起法到灭除众烦恼缠结,在《相应部XII.23经Upanisa Sutta》中佛说∶「如是比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苦,苦缘信,信缘喜悦,喜悦缘轻安,轻安缘乐,乐缘定,定缘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缘不喜,不喜缘出离,出离缘灭除众烦恼缠结。如是比丘!犹如大雨落于山中,雨水四处流注山谷,山坳,溪涧,雨水充满山谷,山坳,溪涧;雨水流注山间小窪,雨水充满山间小窪;雨水流注小湖,雨水充满小湖;雨水流注小河,雨水充满小河;雨水流注大河,雨水充满大河;雨水流注大海。此法亦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苦,苦缘信,信缘喜悦,喜悦缘轻安,轻安缘乐,乐缘定,定缘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缘不喜,不喜缘出离,出离缘灭除众烦恼缠结。」 在《杂阿含292经》佛说:「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无明永灭无餘,则行灭,彼所乘无明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无明灭。 佛问比丘们∶於意云何。若不乐(不爱喜)无明(无智慧)而生明(生智慧),復缘(还会追随因缘)彼无明(那些无智慧)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 ?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你们也是如是明白)。於彼彼法(由某种某种现象)起(生起)彼彼法(某种某种现象),生彼彼法,灭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体所有感受的觉察),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如实知晓),若寿分(一生)齐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於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餘(对於这些感受的觉察灭尽无餘)。譬如力士取新熟(刚刚烧好的)瓦器,乘热置地,须臾散坏,热势(热度)悉灭(都消失)。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餘。」
法增比丘2012年三月于澳洲佛宝寺
愿众生安乐。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南传佛法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 佛陀中道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main 法增法师的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