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09的博文

慈爱的修习

慈爱的修习 法增比丘 我们常常发脾气,生起瞋心,在生气的当儿,总是理直气壮的指责他人,责骂他,咀咒他,甚至狠心想害他,常不能自已,事後心平静以後,回想起來,又觉得似乎小题大作,但又礙於自尊,死也不肯認错。想想一下,瞋恨心发作时,是不是自己在受苦呢?是不是也给他人帶來苦呢?那么,有没有方法來对治瞋害心呢? 瞋恚生起的原因 首先要知道自己内心的瞋恚的烦恼,先要能觉察自己内心的瞋恚,要是不能够知道自己有瞋恚存在,那又怎么能够去对治它呢?知道瞋恚存在后,才去追寻瞋恚生起的原因,知道瞋恚生起的原因之后才能用方法消灭它,消灭了瞋恚之后,将来遇到生起瞋恚的原因时,可能还会忍耐不住,又再生起瞋恚,所以还要再对治它。直到成功对治瞋恚的行者,知道心中已灭尽的瞋恚,于未来永不生起。 在《杂阿含715经》的经文中:「何等为瞋恚盖食(产生原因)?谓障碍相(指可憎相),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瞋恚能令增广,是名瞋恚盖食。(瞋恚生起之因) …… 何等为瞋恚盖不食? 彼慈心思惟,未起瞋恚盖不起,已生瞋恚盖令灭;是名瞋恚盖不食。」 瞋恚的产生,乃是因为对所接触的感官目标心生不喜的缘故,这不正思惟与贪欲的产生是一样的,基于四颠倒见(视无常为常,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若数数对不喜或可憎的目标作不正思惟的结果,就会使瞋恚于心中生起乃至增长它。 瞋恚的产生是非常迅速的,跟贪欲一样,几乎每一次都是在事后才发现它,但是不要气馁,这是因为心还未经过训练的关系,不能观察到自己的心态和意念,也不知道瞋心的生起。只要常常作意观察它,你将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它,它不在什么地方,就在根门接触境时从心中生起。 对治瞋恚的方法 在佛教中灭除瞋恚的方法有:(1) 常正思惟;(2) 修慈心观; (3) 亲近善知识;(4) 讨论灭瞋的方法。 一. 常正思惟 灭除瞋恚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正思惟 ( 如理作意) ,要正思惟瞋恚对自己的害处如下: (i) 我起瞋恚后,将因瞋业在将来受苦; (ii) 若起瞋恚将自毁戒,并且损害他人,两相无利; (iii) 我现在要面对的可憎相,虽然是苦,但比起地狱,饿鬼,畜生道之苦为轻; (iv) 我现在遇到的可憎之相,乃是宿业所带来的,所以更应力行制止现在的瞋念,以免造未来受苦的因。 (v)思惟一切皆是因缘生,因缘灭,是空而无我,所以要忍耐。 (vi)思惟自己是业的主人,业是自己的财产。 (

福德资粮

福德资粮 法增比丘 什么是福德(Puñña)? 佛陀说:「福德是福德业,是幸福、如意、喜乐、可亲、愉悦的别语。」---([如是语]22)。 福德业是善业,善的行为。在佛经里常提到的是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善业引生世间的利益,譬如好的重生、财富、美貌、成功、地位。福德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缘。因此,佛陀常敦促弟子们培育德行,并讲述自己在过去世中修德的例子。 我们因为福德的积累,而带来安乐。它会为我们在命终时带来安乐。它也为众生决定他们的来世。六世纪的巴利注疏者法护阿闍梨说: 「福德是洗涤与净化我们的心流者。」--- ([天宫事注疏]Vv.A19) 福是过去世带来的善行果报,德是今世的善行。所以福是果,德是因。 福德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它是作为善行果报的幸福与安宁。我们的善行有许多形式,不过简单说有两类: (1) 作为因的德,也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善行。 (2) 作为果的福,也就是我们善行的福报。 福德会带给我们身心的自在。无论何时,想到自己做过的善事,总会使你喜乐。它是一件跟着你的尊贵宝藏,就好比你的影子始终跟着你一样。即使死时,你的福德也会跟着你,给你安排一个重生的好地方。这就称为福行(puññabhisankhara)。作为佛教徒,在今生,我们要常保持清净不染的心,它是世上最高的福德。 许多人都在找福德,但他们却不去找怎么弃恶向善。佛一直在教导我们诸恶莫作(Sabba papassa akaranam),断除我们的身恶业、语恶业、和意恶业,但是我们一直不做。我们的心中充满贪嗔痴,却不自知,而总是往外看,往外追求,从不去看自己,照顾自己,因此就看不见自己心中的恶,也看不见如何向善。自己在明白了身恶业、语恶业、和意恶业的果报之后,害怕恶业的果报之后,才有可能修行。 然后我们才能做佛说的众善奉行(kusalassupa sampada),只有当我们把修行带入自己心里,奉持佛陀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我们才会开始修习善行。人们总是到处在找福德,却不知就算是我们坐在家中,我们也可以在修福德。如何作呢?皈依三宝,奉持五戒,修习慈爱,观照无常等等。 然后我们才能做自净其意(Sacittapariyodapanam)的高级修持。清除杂染的心,让心宁静、修习慈心遍满、无忧无虑、具足德行。当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