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法增比丘
十结(Samyojanāni)与结的生起
这十结是烦恼的同义词或另一种分类法。佛要我们了知缘内六处(根)与外六处(尘、境)这二者而生起的结。这些结有十种:贪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有爱(继续存在之欲)、嫉、悭、无明。结生起除了根与尘之外,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把无常当常,视苦为乐,无我为有我,不净为净。以下个别解释:
(1) 贪欲结(lobh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一个不善因。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的境,这执着是因为它在触后能生起乐受的缘故。这个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贪欲结。它生起的过程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贪爱、缘贪爱有取。若从四圣谛来看,应该观照它的现受是苦,并去寻找它的的原因,然后决心断除苦及依八正道的方法除苦。若从心路过程来研究,有分心在境色撞击根门后,有分心就中断,这就好像在密续里,当一个行者观想本尊时,心中先生起的种子字相似,然后种子字才渐次化生本尊。这已经是进入五根门转向的阶段,五门转向就是心在接触时以相应的根门去面对外境,比如眼门对外色,耳门对声等等,根门在领受,推度,确定后,意念的贪欲结起速行心七次,这速行心中的名法根据个别的情况可从十九到廿二个。在修行时,是要观照它的生起,及它生起的相应名法。它的对治是观照无常,不净等法。
(2) 瞋恨结(dos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二个不善因。若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之境,并执着于它在接触后所生的苦或可厌性,于是瞋恨结就在心中生起。若从十二因缘的解释亦如上述,若从四圣谛来看,亦如上述。这是由不正思惟所产生的。它的对治是修慈悲。
(3) 我慢结(māna)
慢是一种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己称赞自己,现起是虚荣,近因是生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极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会使一个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于自我评估,自认比别人优越,不如或相等。它的对治是以无常观,不净观和正思惟来消除。
(4) 邪见结(ditthi)
邪见是肯定出现在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它是一种对五蕴执着的不善心所,阿毗达摩论解释它是一种错误见。其特相是不明智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是乐,是有我,是净。它的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等。它的对治也与慢一样。关于邪见的详细分析请看下方戒禁取结。
(5) 疑结(vicikīcchā)
这是指对宗教的疑,从佛法看是不相信三宝,不相信三世,不信缘起,也不会对戒定慧学加以修持。它的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疑不决及有多种立场,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它的对治是培育信,以及亲近善知识,靠多闻、多思、多修来消除这些疑惑。
(6) 戒禁取结(Sīlabbataparāmāsa)
若人相信并执着于宗教的仪式或某种形式的修行法,认为这样做能有力量排除障碍并净化一个行者,戒禁取结就于此生起。印度教徒在这方面尤为显著。佛在《经集》小品第二章《荤腥经》中说:"鱼、肉(指以鱼肉祭拜),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戒禁取结的对治主要是靠正思惟。依正思惟生起正见。
邪见是许多学佛者的要害,这是当他们的心转向求道时,他们依世俗的想法来行道,不是依圣道的正见与正思惟配合来行圣道,因此生起诸多不正见不正思惟,以邪精进而执取某种外表形式的邪道法来修行。
根据《梵网六十二见经Brahmajala Sutta》里佛提出的六十二见,其中十八见属于过去事,四十四见属于未来事。一个戒禁取者至少执取一半以上(即三十见以上)。
那是执取我是有色或无色的常见、亦不有色亦不无色为有我见、天为常人间为无常见、我与世界有限无限见、亦不有限亦不无限为有我见、有后世见无后世见、一想为有我见、少思想为有我见、种种思想为有我见,无量思想为有我见、乐为有我见、苦为有我见、苦乐为有我见、不苦不乐为有我见、有善恶之殃福或无善恶之殃福见、何所善何所恶见、当行何等不当行何等见、何所恶道何所善道见、当作何等行为苦见、当作何等行为乐见、教某人当如是见、教余人当如是见、当如是不如是见、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不如是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执着于死后四大碎败灭尽无后世的断见、死后更有我在欲天或色界天后世不复生死之见、死后去色无意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虚空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识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所有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非想非无想处后世不复生死见、现在世俗的涅盘见如以各四禅定为灭尽之境后世不复生死之见等常见。因此装着金银珍宝、食失其时(过午食),受男女奴婢,受鸡羊猪,受树果菜园自取食之,受人信施复共诤讼,杂香涂身,作畜生业,作咒说,作鬼神事,预卜吉凶,不离五盖尘劳,为诸恶不善法乱其志,少知不多闻,诽谤如来,执持邪道。就像诸鱼于少水小泉中,为捕鱼人以罗网捕捉不得出生死。诸异道人,佛在世时能善为解说,诸天及人民悉能开解;在佛灭后,不能得见。若能断得戒禁取,至少可以消除一半以上的这些邪见。
(7) 有爱结(色爱Rūparāga,无色爱arūpa-rāga)
这是对继续存在于世间的执取,这世间有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对于还未开始修行的凡夫来说,他们在欲尘里生存,日以继夜的在造作不善业与少许的善业,依十二因缘法,贪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凡夫一直随着他们的业流转,这有就是业。
对于已开始修行的行者来说,要是他们对佛法没有深刻的了解,由于不正见及不正思惟的关系,他们可能会执着成佛是去到一种清净的国土,或者因为执着于定的境界,而想常留在定境的色界或无色界,这依十二因缘法也是贪爱、取、有、生、老死。都是不能脱离三界,陷身于囹圄。上面所举的《梵网经》已经给予说明。
故此佛教导常要离欲,要对三界生起出离心,要勤修断烦恼,要正观诸行,不要再造新业(尤其是恶业),以及要舍。
阿罗汉道的色爱与无色爱两结,指的就是这个,除了对定境的执着外,对一切色相的执取,以及起心动念都是 ‘有’。对治的方法就是舍。
下面引《杂阿含536经》:"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云何名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言: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指不执取和执取的)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内身是自已体内的四大变化,外身是指体表感觉、别人或身外诸色相,内受是心受、外受是指身受,内心是心里的思惟、外心是指心向外攀缘的情形、他人因自已而起的心念,内法是自己的五盖七觉支五蕴八正道等法、外法是指这些法的外缘。
这一段经文讨论的就是修舍,这是最高的修持,全面性的投入修持,一直修到把名色法都舍尽,无明破尽为止。
(8) 嫉结(issā)
这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且有厌恶之相,嫉的特相是对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厌恶(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四无量心的随喜。
(9) 悭结(macchariya)
这也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它是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它的特相是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现起是躲避(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布施。
(10) 无明结(avijjā)
它与痴(moha)是同义词。它的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ññāna)不能如实的知见究竟法,作用是覆蔽或不能澈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它的对治是培育慧(pañña)与智(ñāña),或心常无痴(amoha),慧能如实知见究竟法,作用如明灯照亮目标,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或定。
结的灭尽
经文里说:"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知道结的生,然后思惟如何断除已生的结。
如是在观修十二处时,是要常常以正念观照根门与色尘接触后所生的结,以及它们如何生起,也知道(以正思惟)用方法来对治这已生的结,并灭除它们。
须陀洹道是五下分结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的灭尽(也包括嫉和悭),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贪欲与瞋恨(五下分结的后两结)的灭尽,细的欲界贪欲与瞋恨则在阿那含道才灭尽,阿罗汉道则把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 (也叫有或有欲) 掉举恶作,我慢和无明灭尽。
在灭除这些结的修道的过程中,有时这些结是被暂时舍断(tadańga pahāna),有时是被镇伏舍断(vikkhambhana pahā-na),若结永灭尽不再生起,才是正断舍断(samuccheda pahā-na)。暂时舍断结是比如一个行者以守戒或修定使心中生起的结可以被暂时灭除,但过后因不正思惟等原因又生起结,镇伏舍断是以定力使心中的结能长久地镇伏而不出现,它能被镇伏达六十年之久而不出现,这例子有大龙大长老(mahānāga Mahāthera)的故事;他的阿罗汉徒弟以天眼知道师父仍未证果,就变一只野象向师父冲去,长老被吓倒而转身跑,徒弟问师父怎么还怕,长老才知自己未证,就向徒弟请教业处,长老修了一次就证果了。当烦恼或结被智慧根除时,那即是正断舍断,也即是知道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法增法师网页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 佛教之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法增比丘
十结(Samyojanāni)与结的生起
这十结是烦恼的同义词或另一种分类法。佛要我们了知缘内六处(根)与外六处(尘、境)这二者而生起的结。这些结有十种:贪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有爱(继续存在之欲)、嫉、悭、无明。结生起除了根与尘之外,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把无常当常,视苦为乐,无我为有我,不净为净。以下个别解释:
(1) 贪欲结(lobh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一个不善因。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的境,这执着是因为它在触后能生起乐受的缘故。这个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贪欲结。它生起的过程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贪爱、缘贪爱有取。若从四圣谛来看,应该观照它的现受是苦,并去寻找它的的原因,然后决心断除苦及依八正道的方法除苦。若从心路过程来研究,有分心在境色撞击根门后,有分心就中断,这就好像在密续里,当一个行者观想本尊时,心中先生起的种子字相似,然后种子字才渐次化生本尊。这已经是进入五根门转向的阶段,五门转向就是心在接触时以相应的根门去面对外境,比如眼门对外色,耳门对声等等,根门在领受,推度,确定后,意念的贪欲结起速行心七次,这速行心中的名法根据个别的情况可从十九到廿二个。在修行时,是要观照它的生起,及它生起的相应名法。它的对治是观照无常,不净等法。
(2) 瞋恨结(dos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二个不善因。若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之境,并执着于它在接触后所生的苦或可厌性,于是瞋恨结就在心中生起。若从十二因缘的解释亦如上述,若从四圣谛来看,亦如上述。这是由不正思惟所产生的。它的对治是修慈悲。
(3) 我慢结(māna)
慢是一种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己称赞自己,现起是虚荣,近因是生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极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会使一个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于自我评估,自认比别人优越,不如或相等。它的对治是以无常观,不净观和正思惟来消除。
(4) 邪见结(ditthi)
邪见是肯定出现在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它是一种对五蕴执着的不善心所,阿毗达摩论解释它是一种错误见。其特相是不明智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是乐,是有我,是净。它的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等。它的对治也与慢一样。关于邪见的详细分析请看下方戒禁取结。
(5) 疑结(vicikīcchā)
这是指对宗教的疑,从佛法看是不相信三宝,不相信三世,不信缘起,也不会对戒定慧学加以修持。它的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疑不决及有多种立场,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它的对治是培育信,以及亲近善知识,靠多闻、多思、多修来消除这些疑惑。
(6) 戒禁取结(Sīlabbataparāmāsa)
若人相信并执着于宗教的仪式或某种形式的修行法,认为这样做能有力量排除障碍并净化一个行者,戒禁取结就于此生起。印度教徒在这方面尤为显著。佛在《经集》小品第二章《荤腥经》中说:"鱼、肉(指以鱼肉祭拜),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戒禁取结的对治主要是靠正思惟。依正思惟生起正见。
邪见是许多学佛者的要害,这是当他们的心转向求道时,他们依世俗的想法来行道,不是依圣道的正见与正思惟配合来行圣道,因此生起诸多不正见不正思惟,以邪精进而执取某种外表形式的邪道法来修行。
根据《梵网六十二见经Brahmajala Sutta》里佛提出的六十二见,其中十八见属于过去事,四十四见属于未来事。一个戒禁取者至少执取一半以上(即三十见以上)。
那是执取我是有色或无色的常见、亦不有色亦不无色为有我见、天为常人间为无常见、我与世界有限无限见、亦不有限亦不无限为有我见、有后世见无后世见、一想为有我见、少思想为有我见、种种思想为有我见,无量思想为有我见、乐为有我见、苦为有我见、苦乐为有我见、不苦不乐为有我见、有善恶之殃福或无善恶之殃福见、何所善何所恶见、当行何等不当行何等见、何所恶道何所善道见、当作何等行为苦见、当作何等行为乐见、教某人当如是见、教余人当如是见、当如是不如是见、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不如是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执着于死后四大碎败灭尽无后世的断见、死后更有我在欲天或色界天后世不复生死之见、死后去色无意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虚空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识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所有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非想非无想处后世不复生死见、现在世俗的涅盘见如以各四禅定为灭尽之境后世不复生死之见等常见。因此装着金银珍宝、食失其时(过午食),受男女奴婢,受鸡羊猪,受树果菜园自取食之,受人信施复共诤讼,杂香涂身,作畜生业,作咒说,作鬼神事,预卜吉凶,不离五盖尘劳,为诸恶不善法乱其志,少知不多闻,诽谤如来,执持邪道。就像诸鱼于少水小泉中,为捕鱼人以罗网捕捉不得出生死。诸异道人,佛在世时能善为解说,诸天及人民悉能开解;在佛灭后,不能得见。若能断得戒禁取,至少可以消除一半以上的这些邪见。
(7) 有爱结(色爱Rūparāga,无色爱arūpa-rāga)
这是对继续存在于世间的执取,这世间有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对于还未开始修行的凡夫来说,他们在欲尘里生存,日以继夜的在造作不善业与少许的善业,依十二因缘法,贪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凡夫一直随着他们的业流转,这有就是业。
对于已开始修行的行者来说,要是他们对佛法没有深刻的了解,由于不正见及不正思惟的关系,他们可能会执着成佛是去到一种清净的国土,或者因为执着于定的境界,而想常留在定境的色界或无色界,这依十二因缘法也是贪爱、取、有、生、老死。都是不能脱离三界,陷身于囹圄。上面所举的《梵网经》已经给予说明。
故此佛教导常要离欲,要对三界生起出离心,要勤修断烦恼,要正观诸行,不要再造新业(尤其是恶业),以及要舍。
阿罗汉道的色爱与无色爱两结,指的就是这个,除了对定境的执着外,对一切色相的执取,以及起心动念都是 ‘有’。对治的方法就是舍。
下面引《杂阿含536经》:"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云何名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言: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指不执取和执取的)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内身是自已体内的四大变化,外身是指体表感觉、别人或身外诸色相,内受是心受、外受是指身受,内心是心里的思惟、外心是指心向外攀缘的情形、他人因自已而起的心念,内法是自己的五盖七觉支五蕴八正道等法、外法是指这些法的外缘。
这一段经文讨论的就是修舍,这是最高的修持,全面性的投入修持,一直修到把名色法都舍尽,无明破尽为止。
(8) 嫉结(issā)
这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且有厌恶之相,嫉的特相是对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厌恶(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四无量心的随喜。
(9) 悭结(macchariya)
这也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它是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它的特相是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现起是躲避(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布施。
(10) 无明结(avijjā)
它与痴(moha)是同义词。它的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ññāna)不能如实的知见究竟法,作用是覆蔽或不能澈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它的对治是培育慧(pañña)与智(ñāña),或心常无痴(amoha),慧能如实知见究竟法,作用如明灯照亮目标,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或定。
结的灭尽
经文里说:"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知道结的生,然后思惟如何断除已生的结。
如是在观修十二处时,是要常常以正念观照根门与色尘接触后所生的结,以及它们如何生起,也知道(以正思惟)用方法来对治这已生的结,并灭除它们。
须陀洹道是五下分结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的灭尽(也包括嫉和悭),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贪欲与瞋恨(五下分结的后两结)的灭尽,细的欲界贪欲与瞋恨则在阿那含道才灭尽,阿罗汉道则把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 (也叫有或有欲) 掉举恶作,我慢和无明灭尽。
在灭除这些结的修道的过程中,有时这些结是被暂时舍断(tadańga pahāna),有时是被镇伏舍断(vikkhambhana pahā-na),若结永灭尽不再生起,才是正断舍断(samuccheda pahā-na)。暂时舍断结是比如一个行者以守戒或修定使心中生起的结可以被暂时灭除,但过后因不正思惟等原因又生起结,镇伏舍断是以定力使心中的结能长久地镇伏而不出现,它能被镇伏达六十年之久而不出现,这例子有大龙大长老(mahānāga Mahāthera)的故事;他的阿罗汉徒弟以天眼知道师父仍未证果,就变一只野象向师父冲去,长老被吓倒而转身跑,徒弟问师父怎么还怕,长老才知自己未证,就向徒弟请教业处,长老修了一次就证果了。当烦恼或结被智慧根除时,那即是正断舍断,也即是知道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法增法师网页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 佛教之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