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07的博文

法的认识---20

20. 法是镜子 在[芒果园罗睺罗经] (Ambalatthika Rahulovada Sutta)里佛对罗睺罗说: 「你去拿一面镜子来。」罗睺罗拿了一面镜子来时,佛又问他: 「镜子何用? 」罗睺罗答道: 「世尊!用来照自己。」 佛说: 「罗睺罗!就好像镜子是用来照自己,你也要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应如何做呢? 」 「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不应做。反过来,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应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极力压制自己不做。反过来,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常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向同修圣者忏悔。反过来,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随喜日夜常做。」 「语业,意业,也是如是。」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久远过去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久远未来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现在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同样的,罗睺罗!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身业

法的认识---19

图片
19. 法是胜利旗。 在[杂阿含387经]里佛说道:「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捺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峻难,(解脱结缚) ,名为贤圣,建立圣幢。 诸比丘!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已离已知,是名离关键。 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涅盘城前的深水沟) 云何度诸崄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崄难。 云何解脱结縳?谓:爱已断已知。 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法的认识---18

图片
18. 法是休闲的花園。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诉比丘们∶ 「比丘们!有一个人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於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 这个人就去稟告国王说∶大王!我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於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大王可以在那边重建一个城邑。国王听了,很感兴趣,就派大臣到那里建造。后来那个城邑,人口增加,极为繁荣。 比丘们!同样的道理,我也发现正觉者所走的古道。古时正觉者所走的古道是怎样的呢?那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比丘们!我从这道路走,不久,就知道了老病死,也知道了老病死的缘因,灭除了老病死,和实现灭除老病死之道。 比丘们!我知道了这方法,就将这方法教示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这方法为许多人所知道,人口增加,极为繁荣,以至今日。」(《相应部》12.65城邑) 老病死的缘因是什么?「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287经》) 如何灭除了老病死呢?「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杂阿含287经》)

法的认识---16

16. 法是解脱。 在《相应部》诸天相应1.23佛言:「住戒智慧人,修心及智慧,热诚慎比丘,彼离此缠縺,远离贪与嗔,乃至于无明,漏尽阿罗汉,解脱此缠縺,消灭名与色,障想及色想,无所残余者,此总断缠縺。」 在《杂阿含653经》中举出:「若比丘于彼五根(指信、勤、念、定、慧),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指俱解脱)。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者,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者),得信解脱。」 在《杂阿含710经》解释:「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捨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在《中阿含.大因经》解释:「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復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復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復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復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復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復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訶,名俱解脱。」 17. 法是对因缘法的认识。 修行的目的,是在于灭除苦恼而证入涅盘。修行人要做的工作,就是去修习如何灭除苦,不要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去做无关灭苦的事。佛陀觉悟十二因缘而证正觉的,在“初转法轮经” 里所提到四谛、八正道,就是以缘起的法则来开示给五比丘听的。因此佛陀如果没有觉悟缘起法的道理,就无法圆满地解说四谛、五蕴和八正道了。 因缘法是缘起的法则;缘生法则是缘起法则的十二个部份,它是有情生命活动现象的个别缘法,虽然因缘法与缘生法内容一样是无明乃至老病死,但它们的意义不同。 因缘法以佛陀的话来说是:「云何为因缘法

法的认识---15

图片
15. 法是迷路的灯塔。 佛陀在优留毘罗森林里独坐时,有三十位良家子弟带了妻子到林中游玩,其中一位还未结婚的带了一个妓女来参加,当他们在玩的时候,这个妓女乘机偷了他们的财物逃走了。当大家在找这女人时,正好遇到佛陀,就赶紧向他打听,佛陀问他们说∶「年青人呀!你们认为如何呢?寻找逃去的女人要紧,还是寻找自己要紧?」这群年青人给佛陀问后就发呆了,其中一位答道是寻找自己要紧,佛陀於是就向他们说法,这群年青人就跟佛陀出家去找自己了。(《律藏》大品.1.14)

法的认识---14

14. 法是离苦和灭苦。 在《杂阿含133经》里佛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去(知)本际﹖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在《杂阿含6经》中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在《相应部》诸天相应1.12佛言:「有子依子悲,牛主依牛悲,人悲依于依,无依即无悲。」 在《杂阿含5经》中佛言:「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在《杂阿含86经》里佛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佛曰) : 比丘,无常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佛曰) :比丘,若无常,苦,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曰)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南传大藏经》,《相应部》,转法轮品)说:「诸比丘,苦圣谛者,即是此,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恼苦,遇怨憎者苦,与所爱者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 诸比丘,苦集谛者,即是此,谓后有起,喜贪俱行,随处欢喜之渴爱,谓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渴爱)是。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是此,谓于此渴爱无余,离灭弃舍,定弃,解脱而无执着。 诸比丘,顺苦灭道圣谛者,即是此,所谓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见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法的认识---13

图片
13. 法是船筏。 佛法是船筏。在《筏喻经The Raft Simile》里佛陀教导说:「假使有人於旅途中,遇到大海,他見到此岸多险难,而彼岸安穩,又见无船渡或桥樑,能由此岸渡至彼岸。他如是思惟,这片大海,此岸多险难,而彼岸安穩,又无船渡或桥樑,能由此岸渡至彼岸。他生如是念,若我採集草、小枝、树幹、树叶,结为船筏;依此船筏,手足並划,能安穩到达彼岸吗?於是他就採集草、小枝、树幹、树叶,结为船筏;依此船筏,手足並划,而能安穩到达彼岸。(但是此凡夫)到达彼岸已,生如是念,此船筏於我有大利益,我依此船筏,手足並划,而能安穩到达彼岸。我不如将它放在肩上,随伴我行。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呢?此人对此船的做法对吗?」凡夫愚昧,心中对众多色相,贪求不已,不知取捨。执著色相,执著法相,不以智慧思择。 在《相应部35.197》佛陀比喻大海是四暴流: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此岸多险难喻为我见,安穩彼岸喻为解脫。船筏喻为八正道,手足並划喻为精勤。

色蕴的生,住,味,患与离弃

图片
色蕴的生,住,味,患与离弃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佛法对人的组成有极周详的分析,人是由色身及精神两个部分组成的。再详细的分析是五蕴,有色身、感受、想念、行为、及意识五个部分。 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以前它是称为五阴。是指五个生命的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 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五蕴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五蕴是我们所常执著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並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並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並且会继续到未來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見’。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 色蕴的范围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皆是四大所造色。 在[杂阿含1172经]里佛作譬喻说:「譬如有四蚖蛇,凶恶毒虐,盛一箧中。时,有士夫聪明不愚,有智慧,求乐厌苦,求生厌死。时,有一士夫语向士夫言:汝今取此箧盛毒蛇,摩拭洗浴,恩亲养食,出内以时。若四毒蛇脱有恼者,或能杀汝,或令近死,汝当防护。尔时,士夫恐怖驰走。忽有五怨,拔刀随逐,要求欲杀,汝当防护。尔时,士夫畏四毒蛇及五拔刀怨,驱驰而走。人复语言:士夫!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还入空村,见彼空舍,危朽腐毁,有诸恶物,捉皆危脆,无有坚固。」四毒蛇即四大:地界丶水界丶火界丶风界。五拔刀怨者,即五受阴。六内贼者,即六爱喜。空村者,即六内入。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对色蕴的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这里我所讨论的,要是一个人不具足善根的话,第一他不会遇到,第二若见到也不会认识,第三若见到,会看,也不会明白。因此佛法的修持是∶「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

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條條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來,有的从南方來,有的从西方來,有的从北方來,还有很多其他的道路,空路,水路皆可到达,难道你每一條都要走吗? 无论你走那一条路,採用那一个法门,走得快或是慢,只要把心念住当下,念住身体於身,念住感受於受,念住心意於心,念住佛法於法,念念分明,那么无论採用那一个法门都是一样的。法门都是用來破除我们对身心的执著,到最后证果时,连法门都要舍掉,这才是正确的法门。就算你读完大藏经,参访了许多名师大德,修学了许多法门,若不用來身体力行,破除我们对身心的执著,也不能使你到达彼岸。唯有认真地观照你的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道理,这不需到处去追求,只要对自己的身心的执著下功夫就行了。 法增法师网页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 佛教之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

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 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部派化。佛灭后百年,僧团因大天比丘(Mahadeva)的五事而分裂為大眾 (Mahasanghika) 和上座(Thera) 二部。现在南传佛教国家所通称的上座部 (Theravada) 是继承原来的上座部。 佛灭后二百年,大眾部中渐分出八部,佛灭后三百至四百年,上座部中又分出十部。大乘佛教经典用的梵文在公元开纪时才出现在印度,而巴利圣典至少比梵文大乘经典早了两百多年,在公元前一世纪在锡兰王瓦塔葛曼尼(Vattagamani)时才记录成文字,然后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云南等地。这上座部传统,也是属於部派的传承,不是原始的佛教。 阿育王(Asoka)时因為崇信佛法,佛教一时鼎盛无比,眾多外道為了生活糊口混入僧团里,出家眾不学佛法,国都华氏城(Putaliputra)的阿育王寺,因為外道渗入而七年不能举行诵戒布萨, 阿育王於是礼请目犍连子帝须 (Mogalliputta Tissa Thera) 分别真假僧眾,把眾多外道逐出僧团,并在华氏城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佛灭后236年),他编辑了一部《论事》(Katha Vatthu) 来驳斥当时流行的众多邪见,计有千条之多,这就促成了佛教的分裂。 大眾部(摩訶僧祇Mahasanghika )即衍生为后来的大乘,他们的比丘众自编律典,此律典是跋耆(Vajji)的比丘於第二次七百结集中编辑出来的,与上座部各部派的律典组织不同,后来再自编其他的佛经,为了对抗上座部比丘的指责,而说他们是大乘,上座部的是小乘。 现今汉传的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解脱戒经》等都是部派佛教时代上座部的律典,西藏译的《律藏》是属於晚期或新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因此现今南北传佛教国家所持的律典都是源於上座部各部派的,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已经没有人持守。汉传佛教自从晋代智顗大师把阿含经贬为小乘佛法之后,著重弘扬菩萨道,而流传大乘佛经,北传佛教国家於是渐渐成为大乘佛教国家,并贬南传佛教的佛法为小乘佛教。 西方学者最先开始研究巴利文经典,并确定它比大乘佛经的梵文为早,后来日本的佛教学者也加入研究巴利文经典,因此近来汉传佛教学者及僧伽才

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法增比丘 十结(Samyojanāni)与结的生起 这十结是烦恼的同义词或另一种分类法。佛要我们了知缘内六处(根)与外六处(尘、境)这二者而生起的结。这些结有十种:贪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有爱(继续存在之欲)、嫉、悭、无明。结生起除了根与尘之外,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把无常当常,视苦为乐,无我为有我,不净为净。以下个别解释: (1) 贪欲结(lobh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一个不善因。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的境,这执着是因为它在触后能生起乐受的缘故。这个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贪欲结。它生起的过程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贪爱、缘贪爱有取。若从四圣谛来看,应该观照它的现受是苦,并去寻找它的的原因,然后决心断除苦及依八正道的方法除苦。若从心路过程来研究,有分心在境色撞击根门后,有分心就中断,这就好像在密续里,当一个行者观想本尊时,心中先生起的种子字相似,然后种子字才渐次化生本尊。这已经是进入五根门转向的阶段,五门转向就是心在接触时以相应的根门去面对外境,比如眼门对外色,耳门对声等等,根门在领受,推度,确定后,意念的贪欲结起速行心七次,这速行心中的名法根据个别的情况可从十九到廿二个。在修行时,是要观照它的生起,及它生起的相应名法。它的对治是观照无常,不净等法。 (2) 瞋恨结(dos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二个不善因。若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之境,并执着于它在接触后所生的苦或可厌性,于是瞋恨结就在心中生起。若从十二因缘的解释亦如上述,若从四圣谛来看,亦如上述。这是由不正思惟所产生的。它的对治是修慈悲。 (3) 我慢结(māna) 慢是一种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己称赞自己,现起是虚荣,近因是生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极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会使一个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于自我评估,自认比别人优越,不如或相等。它的对治是以无常观,不净观和正思惟来消除。 (4) 邪见结(ditthi) 邪见是肯定出现在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它是一种对五蕴执着的不善心所,阿毗达摩论解释它是一种错误见。其特相是不明智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是乐,是有我,是净。它的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等。它的对治也与慢一样。关于邪见的详细分析请看下方戒禁

欲的出离与修断(3)

欲的出离与修断 (3) 在《一切都在燃烧经Āditta Pariyaya Sutta》里佛为事火的三位迦叶兄弟和他们的一千位徒众这么说:「比丘们!一切都在燃烧!是什么在燃烧呢?眼在燃烧、色相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眼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在燃烧。它是如何点燃起来呢? 我宣示它是由贪欲、瞋恚、愚痴、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而点燃起来。 比丘们应如是观,圣弟子于眼生厌、于色相生厌、于眼识生厌、眼触生厌、眼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识、意触、意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生厌故远离,,远离故解脱,解脱故自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他们听完后都证得阿罗汉果。 知道这一切都在燃烧,若能断欲念,则一切连带而来的不善心所亦得断,那么燃烧之火就熄灭了。 「诸贤,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欲。如是,恚、怨、结、悭、痴、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放逸、豪贵、憎诤。诸贤,贪亦恶,着亦恶;彼断贪亦断着。诸贤,是谓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盘。」 (《中阿含》,八十八经,求法经) 每一位行者对‘欲’都得下一番苦功去认知它。无论它是普通的欲念或是为了生存而起的欲念,断了欲念心才能安宁;恶欲更非要断除它不可。只要下决心去观察心,经过一段时间都能分辨心里的欲念。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心里所生之念大部分是跟欲有关,而且都是为了要满足这个身体的需要而生起的,我们简直就是欲念的奴隶,为了它生起恶欲伤害别人,造作诸恶业,将来要尝受苦果。 我们应当常正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见[杂阿含经1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应当常于色、受、想、行、识正思惟;见[杂阿含经2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

欲的出离与修断 (2)

欲的出离与修断 (2) 欲的过患 欲有什么过患呢?为欲思念辛劳是过患;为欲所驱,广为敛财是过患,敛财已恐财富为子所败是过患;又恐失财于水火,失财于贼等,以至心乱是过患;又缘于欲,与他人斗争,乃至国与国战,杀死众多人是过患。这在《增壹阿含21.9经》中有详细说明。 在《中阿含经》《阿梨吒经》( 大正藏1册, p763b)里记载:「阿梨吒比丘本伽陀婆梨,生如是恶见,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指淫欲)者无障碍。-----诸比丘訶阿梨吒曰: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亦不如是说,阿梨吒!欲有障碍,世尊无量方便说欲有障碍。阿梨吒!汝可速捨此恶见也。-----世尊叹曰:善哉! 善哉! 诸比丘,汝等知我如是说法。所以者何? 我亦如是说,欲有障碍,我说欲有障碍。欲如骨锁! 我说欲如骨锁。欲如肉臠! 我说欲如肉臠。欲如把炬! 我说欲如把炬。欲如火坑! 我说欲如火坑。欲如毒蛇! 我说欲如毒蛇。欲如梦! 我说欲如梦。欲如假借! 我说欲如假借。欲如树果! 我说欲如树果。-----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时,行野林间,见极大蛇,便前以手捉其腰中,蛇迴举头,或蜇手足及餘支节,彼人所為求取捉蛇,不得此义,但受极苦,唐自疲劳,所以者何?以不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痴人,颠倒受解义及文也,彼因自颠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 世尊把欲形容成障碍,骨锁,肉臠,把炬,火坑,毒蛇,梦,假借,树果等等,因为都是短暂的快乐。 在[杂阿含1260经]里佛说∶「过去世时,有一猫狸,飢渴羸瘦,於孔穴中伺求鼠子,若鼠子出,当取食之。有时鼠子出穴游戏,时,彼猫狸疾取吞之,鼠子身 小,生入腹中,入腹中已,食其内藏,食内藏时,猫狸迷闷,东西狂走,空宅礞间,不知何止,遂至於死。比丘!有愚痴人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 善护身,不守根门,心不繫念,见诸女人,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发贪欲心。贪欲发已,欲火炽燃,烧其身心,烧身心已,驰心狂逸,不乐精舍,不乐空闲,不乐 树下,为恶不善心,侵食内法,捨戒退减。此愚痴人长夜常得不饶益苦,是故,比丘!当如是学,善护其身,守诸根门,繫心正念。」 还有的是,欲将使我们长久轮回,不得出离,这个苦头就大了。三界与三恶道将是我们长久涉留之处,与生老病死结不了之缘。 一切的修道,持戒,禅定,修慧等等,都是为了竭止欲,佛陀曾说过∶“贪欲的止息就是涅槃。”這贪欲是广义的对

欲的出离与修断(1)

欲的出离与修断(1) 攀缘四识住 贪欲的生起,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这在《杂阿含》七五二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为何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六十四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四识住):那就是: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受想行识)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 (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 五蕴的每一蕴都会发生识住,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认清它发生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缚,对受想行识的爱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下经佛指出不要生欲,莫着于欲,和不住于欲,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者: 「世尊告曰:强耆(尊者卢夷强耆),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广说其义。尊者卢夷强耆白曰:唯然,当受教听。 佛言∶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不思念)彼,大苦灾患终,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Bhaddekaratta)。 强耆,云何比丘念过去耶?若比丘乐过去色,欲着住,乐过去觉(受)、想、行、识,欲着住。如是比丘念过去也。强耆,云何比丘不念过
图片
身至念 (kāyagatāsati) 在南传佛法中,有念身之法门,念身之三十二身分,及念身不净。 (1)身之三十二身分(Dvattimsakaro) 三十二身分之巴利文原文: Imam eva kayam (indeed this body此身) uddham padatala (upwards from the toe脚趾以上) adho kesamatthaka (downwards from the top of the crown頭顶以下) taca pariyantam (encased by the skin为皮所包) puram nanappakarassa (full of various kinds具有各种) asucino (of impurities不淨之物) paccavekkhati (one reflects当一行者观察) atthi imasmin kaye (there are in this body此身实有) : 1. kesa (hair on the head髮) 2. loma (hair on the body毛) 3.nakha (nails爪) 4.danta (teeth齿) 5.taco (skin皮) 6.mansam (flesh肉) 7.naharu (tendons筋) 8.atthi (bones骨) 9.atthiminjam (bone marrow髓) 10.vakkham (kidney肾) 11.hadayam (heart心) 12.yakanam (liver肝) 13.kilomakam (pleura肋膜) 14.pihakam ( spleen脾) 15.papphasam (lungs肺) 16.antam (intestines小肠) 17.antagunam (messentry肠间膜) 18.udariyam (chyme胃中糜) 19.karisam (faeces粪) 20.matthalungam (brain脑) 21.pittam (bile胆汁) 22.semham (mucus粘液) 23.pubbo (pus脓) 24.lohitam (blood血) 25.sedo (sweat汗) 26.medo (fat油脂) 27.assu (tears淚) 28.v

欲的认知

图片
欲的认知 「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狎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 ……… 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杂阿含913经]) 「诸比丘!余为汝等说甘露与达甘露之道。诸比丘!何者为甘露耶? 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甘露。」([相应部4.9.25]〔无为相应〕) 我们要依认清欲的味(作用)、患(害处)、离(捨离)三个步骤来修。來观照色、受、想、行、识;于色、受、想、行、识味、患、离修习,才能生起智慧如实知见。 欲的味 贪欲的生起作用,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爱。我们一切的修道,持戒,禅定,修慧等等,都是为了止竭贪欲,這贪欲广义的是对三界里一切现象的爱执。在[杂阿含752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去引起贪欲,为何会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64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四识住):那就是: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五蕴的每一蕴都会发生识住,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认清它发生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贪爱和结缚,对受想行识的爱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世尊说:对可爱可喜的目标,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贪欲生起之因,也是使生起的贪欲增长及增强之因。 ([相应部]觉支相应)若一个行者能观察心中的贪欲,通过如理作意与正思惟,就能知道耽欲会带来苦,知苦才会想断苦。 欲的过患 贪欲的过患,佛把欲形容为∶我说欲有障碍。我说欲如骨锁。我说欲如肉臠。我说欲如火炬。 我说欲如火坑。 我说欲如毒蛇。我说欲如梦。我说欲如假借。我说欲如树果。平常的人根本对欲就不认识! 凡夫縱容自己,贪欲久习的结果就形成习气,比如贪色,贪淫,贪吃,贪玩乐,贪饮酒,贪钱财,贪利得,贪名,贪赞许等等;它再加强我慢之心。这些贪欲以许多不同的形态和方式生起,凡夫往往不能察觉,而不知不觉地已经落入贪欲的魔爪中。 在[八大人觉经]里佛说道∶「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

上座部比丘戒经与注释

上座部比丘戒经与注释 法增比丘编注 10章652页 崇圣寺出版 请点∶ http://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Files

法的认识----12 法是鎧甲或堡壘

12. 法是鎧甲或堡壘。 法是鎧甲或堡壘,法是保护;它能克服恐惧,惊慌和僵硬;在《胜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教导说:「比丘们,若你进入森林,树下,静空闲处时,你若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时,在那时你只要忆念佛!……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能克服。若你不能忆念佛,那你要忆念法!…… 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能克服。若你不能忆念法,那你要忆念僧!……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会消失。……若你皈依佛,法及僧伽,那么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将不会出现。」

法的认识----11. 法是布匹。

11. 法是布匹。 肮脏的布经过清洗才能得到干净的布,金矿经过溶化才能得到纯净的黄金,人心的污染经过修行才能得到清净的心。 佛陀以布的比喻告诉比丘众说∶「比丘们!你们知道贪欲是心的污染,就必须努力捨离它;知道瞋恚是心的污染,就必须清净它。即使是脏布放在清水中洗,也能成为清洁的布。金矿石必须放在溶炉里溶化,才能得到纯净的黄金。」(《中部》7,《布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