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08的博文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4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4 佛陀的涅盘 在[大般涅盘经]里记载佛陀以狮子卧,头北脚南的方式在拘夷那竭(Kusinara)涅盘:“于是,世尊即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起而入灭想定。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告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世尊般涅盘矣。” “友!阿难!世尊非般涅盘。世尊入于灭想定。” 于此,世尊由灭想定起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由非想非非想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后,世尊直入于涅盘。 世尊入于涅盘时,大地震动、天鼓响鸣。世人恐怖、身毛竖立。” 灭尽定与死的差别 在[杂阿含568经]里质多罗长者问尊者伽摩比丘:“尊者!有几法?若人舍身时,彼身尸卧地,弃于丘冢间,无心如木石。 答言:长者!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 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 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在灭尽定里,心与心所之流完全被暂时停止,只有证得色界与无色界禅的阿那含和阿罗汉才能作到,虽然名法已经停止,但身体还保留温暖。这灭尽定只能在欲界与色界才能证得。禅修者需知道自己还有至少七天的寿命,并需知道自己的必需品不会受损,以及知道若僧团需要他时,就要出定。作完这些决意后,即从初禅渐次入第四无色禅定,在此禅心只生灭两次,而后心流被暂时停止,证得灭尽定。 出定时若是阿那含,在阿那含果心生灭一次就进入有分;若是阿罗汉,在阿罗汉果心生灭一次就进入有分,而后生起省察智。 凡夫死时,诸根败坏,身命分离,识离开身体。但是证得灭尽定者,口,意行虽灭,不舍寿命,不离于身体温暖,诸根不坏,身命相随。 法随法行 明白上述的道理,一个有正见的行者只知道修行的重要,不待时间,即起修习正法,渐次上进。 在[别译杂阿含260经]里佛说:“尔时有摩納名僧伽罗,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观察不善丈夫? 佛言:比如观月。 ...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3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3 识的生起 明白了上述的识蕴,识生起的现在因是‘名色’,名是指与识相应的受、想、行三蕴;色是指依处色及目标(内色与外色),这样的观照识蕴的因缘生,然后才观照它的剎那生(指在接触境时所生的识)。 色、受、想、行、识的观照 要把对五蕴的执取断除,是需要正见以及强大的正念,而且不能对它们生起情感,心念必须非常的冷静,先学习常常观照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状况,等待正念生起巩固之后,才学习常常观照受、想、行、识,并断除对它们的执取。 在[杂阿含42经]里佛教导说:“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观察身体的四大及眼、耳、鼻、舌、身的状况。爱喜是心对色的执取,也是色的味,要断灭对色身的执取是修八正道,色的过患就是它们的无常,知道这点才能断欲贪。) 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观察受的种类,及眼、耳、鼻、舌、身、意的受。爱喜是心对受的执取,也是受的味,要断灭对受的执取是修八正道,受的过患就是它们的无常,知道这点才能断欲贪。) 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为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灭如实知?触灭是想灭。如是想灭如实知。云何想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想灭道迹。如是想灭道迹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2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2 法增比丘撰 轮回久远 认识了死的过程之后,我们要正思维,这是八正道之一,那即是既然这么多苦楚,我要如何为自己的福利着想呢?我要继续造恶业呢还是造善业,造恶业要去恶道受苦,那受不了;行善呢很勉强,提不起劲,那我们要先考虑长久轮回的苦。 佛陀指出轮回的苦:“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干。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皆悉崩落。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见[杂阿含266经]) 我们就像这系在柱子的一条狗一般,转了一圈又一圈,生了又死,又再生了又死,又再......,无有尽期。这是因为我们为无明所盖,贪爱结使所系,不知五蕴的生灭性质与过患,也不知出离。如此,我们随着色相而转,随着感受而转,随着想念而转,随着诸行而转,随着意识而转,不能超越五蕴,不能脱离生死流转。 如何知道轮回久远呢?有一次一位比丘问佛,世尊您可以譬喻来解释吗?于是佛对他说:“比如世人寿命百岁,早上忆念三百劫,中午忆念三百劫,晚上忆念三百劫,如此日日忆念劫数,百年之后命终,还不能忆念穷尽(轮回的)劫数。”因此我们久远以来的轮回已经过了无量的劫数,经过长夜受了无量苦楚,我们还没法从轮回跳出去。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考虑了久远的轮回,我们才再正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 在[增支部1.19经]里佛言:“诸比丘 ! 于此阎浮提洲,只有少数之乐园、乐林、乐地与湖泊。而多为险峻悬崖地,难越之河川,茂密之荆棘林,难登之山岭。如上同理,众生中只有少数人死后再生为人。...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1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1 法增比丘撰 凡夫的死 凡是生下来的都将会死,死后随其所造业,各自受生去。佛说:“业是土地,心是种子,渴爱是水分;有情为无明所矇蔽,为渴爱所缚,将会导至投生到另一个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部3:76]) 在[杂阿含760经]里佛说:“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 而死是凡夫最不可喜、最不可愛、最不可念的。 在[别译杂阿含67经]里佛说:“尔时波斯匿王,於闲靜处,作是思惟,世有三法:一者可憎,二不可愛,三不可追念。何谓可憎?所谓老也。何谓不可爱?所谓病也。何谓不可追念?所谓死也。波斯匿王,思惟是已,即從坐起,往诣佛所,頂礼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於靜处,作是思惟,世有三法:一者可憎,二者不可爱,三者不可追念。何谓可憎?所谓老也。何谓不可爱?所谓病也。何谓不可追念?所谓死也。佛告王曰:如是。如是。此三种法,实如王言。 佛言大王:世间若无此三,佛不出世,亦不说法,以有此三故,佛出世为众说法。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王车严饰盛   庄挍甚奇妙   久故色毀败   如身必归老   实法无衰老   展转相付故   咄哉老賊恶   端正殊妙色   汝能坏败也   设寿滿百年   必入于死径   病來夺其力   老将付与死   是故常乐禅   捡心勤精进   了知生边际 胜彼魔军众   度有生死岸” 佛来生在人中,为众说法,而不去生在天上,或其他世界,就是因为人中的老病死是可憎、不可愛、不可追念的。 在[杂阿含670经]里佛说:“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说。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五?谓不活恐怖.惡名恐怖.众中恐怖.死恐怖.恶趣恐怖。是名五恐怖。” 我们天天在造作众多恶业,极少善业,当老病死来时,我们真的是心中恐怖,无可救药,无可怙恃,找不到可逃避处。 正如[别译杂阿含86经]里佛对一位不修善的婆罗门说的:“尔时有一老婆罗门,年耆根熟,先於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毀犯所禁,不信福善,不先作福,临終之时,无所依止,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我於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毀犯所禁,不能修福,又不修善,亦复不能先作福德,临終之时,无所依止。佛言:实如汝语。老婆罗门言:善哉瞿昙!当为我说,使我长夜获於安乐,得义得利。佛言:实...

二十八佛保护偈Atthavisati Buddha Vandana

Atthavisati Buddha Vandana 二十八佛保护偈 法增比丘译(Bhikkhu Dhammavaro) Vande Tanhamkaram Buddham Vande Medhamkaram munim Saranamkaram munim vande Dipamkaram jinam name I respect Tanhamkaram the Wise, I respect Medhamkaram the Sage, Saranamkaram the Sage I respect, Dipamkaram the conqueror I respect. 我礼敬除渴爱佛, 我礼敬用智能佛, 作归依佛我礼敬, 燃灯光佛我敬礼。 Vande Kondañña satthāram Vande Mangala nāyakam Vande Sumana sambuddham Vande Revata nāyakam 智调伏佛为导师, 吉祥佛是谓世尊, 善意佛是正等觉, 离婆多佛是善师。 Vande Sobhita sambuddham Anumadassi munim name Vande Paduma sambuddham Vande Narada Nāyakam 光耀佛是等正觉, 超见佛为最圣者, 莲华佛成正觉者, 那兰陀佛是善师。 Padumuttaram munim vande Vande Sumedha nāyakam Vande Sujāta sambuddham Piyadassi munim name 胜莲华佛是寂默, 善慧佛是最上师, 善生佛为正等觉, 喜见佛是极寂静。 Atthadassi munim vande Dhammadassi jinam name Vande Siddhattha sattharam Vande Tissa mahāmunim 义见佛乃寂灭者, 法见佛为最胜利, 成就义佛世间师, 提舍佛是大智者。 Vande Phussa mahāviram Vande Vippassi nāyakam Sikhi mahāmunim vande Vande Vessabhu nāyakam 弗沙佛是调御者, 超见佛是...

墙外偈 ,他为我付出偈TIROKUDDAKANDA GĀTHĀ & ADĀSIMEADI GĀTHĀ

TIROKUDDAKANDA GĀTHĀ & ADĀSIMEADI GĀTHĀ 墙外偈 ,他为我付出偈 TIROKUDDAKANDA GĀTHĀ TIROKUDDESU TITTHANTI SANDHISINGHATAKESU CA DVĀRABĀHĀSU TITTHANTI ĀGANTVĀNA SAKAM GHARAM. PAHŪTE ANNAPĀNAMHI KHAJJABHOJJE UPATTHITE NA TESAM KOCI SARATI SATTANAM KAMMAPACCAYĀ. EVAM DADANTI ÑĀTINAM YE HONTI ANUKAMPAKĀ SUCIM PANITAM KĀLENA KAPPIYAM PĀNABHOJANAM. IDAM VO ÑĀTINAM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TAYO TE CA TATTA SAMĀGANTVA ÑĀTIPETĀ SAMĀGATĀ. PAHUTE ANNAPĀNAMHI SAKKACCAM ANUMODARE CIRAM JIVANTU NO ÑĀTI YESAM HETU LABHĀMA SE. AMHĀKAÑCA KATA PUJA DĀYAKĀ CA ANIPPHALĀ NA HI TATTHA KASI ATTHI GORAKKHETTHA NA VIJJATI. VANIJJĀ TĀDISI NATTHI HIRAÑÑENA KAYĀKĀYAM ITO DINNENA YĀPENTI PETĀ KĀLAKATĀ TAHIM. UNNATE UDAKAM VUTTHAM YATHĀNNINAM PAVATTATI EVAMEVA ITO DINNAM PETANAM UPAKAPPATI. YATHĀ VĀRIVAHĀ PŪRĀ PARIPŪRENTI SĀGARAM EVAMEVA ITO DINNAM PETĀNAM UPAKAPPATI. ADĀSIMEADI GĀTHĀ ADĀSI ME AKĀSI ME ÑĀTIMITTĀ SAKHĀ CA ME PETĀNAM DAKKHIŅAM DAJJĀ PUBBE KATAMANUSSARAM NA HI RUNNAM VĀ SOKO VĀ YA VAÑÑĀ PARI...
法的认识---26. 法是证取道果 在《大涅盘经》里佛对须跋说:“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无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须跋!    我岁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我出家以来    已经五一年    正理正法地    常作偏游行    于此境地外    则无沙门果    不但无第二沙门果、第三沙门果,亦无第四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法的认识---25. 法是对如来的最上之尊敬供养 在《大涅盘经》里佛对阿难说:“尔时,世尊足与拼叠,右胁而作师子偃卧,正念正知而住。 尔时,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花朵满开,其花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檀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其花满开,而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坛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阿难!如此对如来并非适宜之尊敬供养。阿难!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随法而住,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者,则是对如来最上之尊敬供养。然者,阿难!“法随法而住,应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如是,阿难!应当学。”

常见学法问答---40.虽然我很努力修行,为什么还不能证悟呢?

40.虽然我很努力修行,为什么还不能证悟呢? 答∶我们应该知道,证悟与解脱要靠智慧,需要澈底知道世间现象的三法印的无常,苦和无我。是什么原因障碍了我们的证悟呢?首先我们被现象的连续相所欺骗,把无常的现象当作是常。一切周圍的外相和我们的身心现象都是无常的,但是我们觉察不到它们的变化,因此把它们当成是常的,我们的身体里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极快速的在变化,心理状态配合身体也是极快速地生起与消逝,不过因为这个变化过程发生得太快,使我们无法觉察到它们的生灭,因此我们就以为身心现象是不变的。因为要去觉察它们的变化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障碍了我们的证悟。 其次,是什么原因障碍我们证悟苦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实地去实践身念处和受念处所致。没有去实际仔细观察身体,没有去实际仔细观察感受,因此我们无法体会到身心是苦的,而且是被苦不断地压迫着的。因为不知苦,我们生起邪见,以为身心是美好的,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因此对美好能带來快乐的人事物,生起贪爱之欲念,只有在不能得到它时,或是失去它时,我们才感受到苦。这是障碍我们证悟的第二个原因。 再次,是什么原因障碍我们证悟无我呢?世上所有的现象都是无我的,没有灵魂或自我,因为它们是无常的,需待众缘才能生起,所以是无我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无我呢?佛陀分析我们身心的现象是五蕴的组合,是身体与心理状态聚合的综合体,但我们却误以为身体与心理状态是一个完整而不变的个体,因此我们就产生身体与心理状态是圆融的、统一的,以及五蕴是美好的想法,虽然我们可能有听过或看过解说五蕴是生灭的,但我们无法去分别它的每一个生理与心理状态,而体会到它们的真相,因此我们就无法体会到无我。由於缺乏这种体会,我们才会生起身心是坚实的或主体的邪见,当我们在做事时,在飲食时,在行动时,或在思惟时,我们都以为以前的是我,现在的是我,将來的是我,而有一个恒常的「我」或「自我」的想法,这样促成了贪欲的生起,因为贪欲,我们以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而牢牢地系缚在五蕴上。这种邪见使我们生生世世轮回,不得出离。这是障碍我们证悟的第三个原因。 再说,修行有如种果树,需要一段时间照顧它,要拔草,施肥,浇水等等,几年之後,季节到时,自然它会开花结果,所以不必焦急,顺其自然就是了。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

常见学法问答---39.为什么要诵经呢?

39.为什么要诵经呢? 答: 佛时的出家众诵念佛陀教过的经果來提醒他们佛教的道理,此外出家众诵念佛陀教过的经文來教导新出家的僧人。佛灭以後,经文就是靠一代一代的僧人诵念着而保存到今天。诵念经文能激起对佛的崇信,並使行者常思惟法义,帮助修行,增強记忆,培养善根,也使佛经得以保存。 诵念佛经也能帮助消除独住或靜坐的恐懼,如诵念《胜幡经》(Dhajagga Sutta)提醒一个行者忆念佛、法和僧以祛除驚慌恐怖或毛发竖然。诵念《宝经》(Ratana Sutta)以祛除鬼怪,瘟疫病害和虫灾之患,诵念《蕴护卫偈》(蛇经Khandha Paritta)以驱蛇,保护行者。这些都是为人所常知的。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8. 为什么要对佛像顶礼呢?

38. 为什么要对佛像顶礼呢? 答:对佛像顶礼是要对治我们的‘我慢’和‘我见’,藉外在的形式來训练自己,使我们消除高傲。佛陀所觉悟的道理,不是一般凡夫能明了的,就算是证果的声闻阿罗汉也不能比擬。我们必需完全淨化自己污穢的心,才有可能见到佛智的一斑。佛像代表佛陀,他是我们的根本导师,为了表示对佛陀偉大觉悟的尊敬,向佛陀顶礼是必要的,虽然南传佛教国家的顶礼方式简单而纯朴,北传佛教国家的顶礼方式就很肅穆而莊严,藏传佛教的大礼拜就反映了对佛陀虔诚的信仰。一个佛教徒对佛法认识的越深,那他对佛法能帮助我们内心离苦得乐,给世界人群带來和平共处的信念也就越坚定,因此他会对佛陀所宣说的法虔诚顶礼。四双八輩的修行者,依照微妙的佛法,默默地淨化自己,到达彼岸,他们在人世间是极少数的,就連转轮圣王也比不上一个初果圣人,因为转轮圣王的贪瞋痴还未淨化,因此对证果的圣人顶礼也是应该的。正确的礼佛方式是顶礼时以身口意作礼拜;身体的恭敬是身体跪下,双手合掌(añjali),以头触地,像佛时人们以头触佛足來表示谦恭一样;语的恭敬是身体微竖,合掌手指不散开,口唸赞佛偈或皈依偈;意念的恭敬是在意念里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德行,内心纯净而安详。常常这样子做是能累积许多福德与功德的。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7.为什么要在家中设有佛龛呢?

37.为什么要在家中设有佛龛呢? 答:佛在世时,众弟子与信徒能亲自见到佛,並从佛口听到教法。有一个故事是佛上仭利天为母说法,因而去了三个月,波斯匿王因为思念佛的缘故,因而请准造佛真身像置於床前。佛灭之後六百年,在迦膩色迦王(Kaniska)时期,众弟子与信徒为了尊敬及表达思念,因此开始造佛像置於寺院中或家中淨室,作为顶礼膜拜及供养的对象。早期佛教遵循佛陀的教导,只是对菩提树,佛舍利塔及法轮表示尊敬而已,因为佛陀说他只是僧团中的一个成员而已,以避免信众迷信崇拜,生起邪见。 现在我们离开佛在世的时代已经2550多年,要忆念佛陀的真正模样已经很难,因此各佛教国家把佛像造的像他们民族的样子,以增添亲切感。作为佛教徒,在家中淨室设立佛龛,早晚对佛顶礼作皈依,表示对佛陀偉大觉悟的尊敬,受持五戒或斎日八戒,並燃灯烧香供花水和食物等修持,这样我们才不至无目标的修行。在佛前燃灯表示我们将努力去除愚痴和心中的黑暗,烧香表示我们将受持好戒,供花表示我们将常念无常,供水表示我们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供食物表示我们将尽力对三宝布施以消除慳贪,这些都是含意极深的。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6. 为什么要学观照呢?

36. 为什么要学观照呢? 答:佛法修行依四个层次來开展∶那即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这在《杂阿含843经》裏称作入流分∶「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善知识),听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於佛(成就) 不坏淨 (信) ,於法不坏淨 (信) ,於僧不坏淨 (信) ,圣戒成就。」 我们修习观照,是为了两个主要原因∶ 1.为了解除烦恼纏结 世人皆愿获得快乐,但人生中的快乐短暂而依赖他缘才能得到,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愚昧地盲目追求,每一次享受完短暂的快乐之後,他们可能滿足,也可能感到失望,跟着又生起欲望,希望能再次得到这种快乐,因此他们陷入惯性的感官欲乐的追逐中,不能自拔。 这种心态在佛法里称为贪欲(kamacchanda)。修习观照能帮助行者以正念认清我们心理的真相,观照它如何生起,依赖什么助缘,心中对欲乐贪求的強度。在认清这些自己的烦恼的真相後,才能应用正确的佛法來断除贪欲的烦恼纏结。除了贪欲,我们心里还有瞋恚,妒忌,悭吝,懒惰,愚痴等众多的烦恼纏结。这些不善心(akusala citta)使我们一直地在久远的轮回中造作许多恶业,並陷在三界之中,继续受苦,无法出离。 修习观照能使我们仔细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对自己的身心现象及它们相依的关係,正确而有效地认识它们。这样将有助於我们对治不善心,而培养起善心。 2.为了快速证取道果 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不外是断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烦恼纏结。因此我们要认清苦,要断除苦必须要靠智慧,以持戒达到戒清淨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当我们的正念通过持戒而提昇时,我们才会认识苦,並将会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对身心现象的愚昧的执取和根本的无明。但是我们必需感受到苦的压迫,在这无休止的苦的压迫之下,我们才会生起离苦的愿望。 修习观照一段时间之後,一个行者将能通过烦恼纏结的減少而逐渐证取道果。所有的正等觉佛,辟支佛,阿罗汉等都是以智慧断除一切的烦恼纏结而得以离苦。每一天,我们敞开的六个根门都无选择地受到六境的侵蝕,智慧能筛选並隔离那些使我们心灵混乱不安的六境,因此我们的心灵得以不受到干扰。我们培育的正念能察觉心灵不善念的生起,並以正思惟和择法控制这些不善念,通过观照的修持,这种正念的察觉心才会加强,而有效地对治不善念,达到智慧的园滿,证取道果,因而终止了苦。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

常见学法问答---35. 什么叫观照呢?

35. 什么叫观照呢? 答:观照,巴利文叫Vipassana,旧译为毗钵舍那。Vi指诸方观察诸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passana指依正定而生起正见或正知。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屬於慧学的部分。一个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备戒清淨的基础,進而修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而达到定(由观而止),或進而修定(samatha bhavana)而达到修习观照(由止而观)的。 在[大般涅槃经]里佛陀说:「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无漏等诸漏解脱。」修习慧就是观照,没有修习慧是不能由欲漏、有漏、见漏、无漏等诸漏解脱。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4. 什么是无明呢?

34. 什么是无明呢? 答:在《杂阿含298经》中佛说: 「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过去),不知後際(未來),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内六处),不知於外(外六处),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苦生之因),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修习与不修习)。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缘起法的详细意义),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不停地观察)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在《增一阿含46.49.5》中佛说: 「彼云何名為无明?所谓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此名為 无明。」 在《相应部.蕴相应129.4》中摩诃拘絺罗对舍利弗说: 「友舍利弗!无明,说无明者。友!何者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友!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受、想、行、识,之味、过患、出离。友!说此为无明,如此为无明人。」 在《杂阿含490经》中舍利弗说: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无明者,云何為无明? 舍利弗言:所谓无明者,於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中际无知,佛、法、僧宝无知,苦、集、灭、道无知,善、不 善、无记无知,内无知、外无知;若於彼彼事无知闇障,是名 无明。」 在《杂阿含251经》中舍利弗说: 「尊者摩訶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言:谓无明者,云何為无明? 尊者舍利弗言:「所谓无知,无知者是為无明。 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罗!於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 等、愚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在《相应部.蕴相应126.1》中佛说: 「比丘!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于色有集法,不如实知色乃有集法。于色有灭法,不如实知色乃有灭法。于色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色乃有集灭法。 于受有集法,不如实知受乃有集法。于受有灭法,不如实知受乃有灭法。于受有集灭法,不如实知受乃有集灭法。 于想有集法,不如实知想乃有集法。于想有灭法,不如实知想乃有灭法。于想有集灭法,不如实知想乃有集灭法。 于行有集法,不如实知行乃有集法。于行有灭法,不如实知行乃有灭法。于行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行乃有集灭法。 于识有集法,不如实知识乃有集法。于识有灭法,不如实知识乃有灭法。于识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识乃有...

常见学法问答---33. 為何要禪修呢?

33. 為何要禪修呢? 答:戒定慧三学是每一个修行者要做的功课,戒学包括在家五戒和八戒,定学包括四十业处的任何修定方法,当心纯淨时,我们才能修习观照。我们怎能不禅修呢?因为脱离三界,解除轮回的苦难是要靠智慧的,佛陀苦行六年也无法开悟,就说明了解脱要靠智慧。在《相应部.道相应》里佛陀举出八种理由∶(1)为了远离贪欲;(2)为了断诸结;(3)为了永断随眠;(4)为了遍知行路 (行路指的是修道);(5)为了灭尽诸漏;(6)为了现证明解脱果;(7)为了智见;(8)为了无取般涅盘。(《相应部.道相应》41-48经)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陷入无明的‘烦恼’中;可能是外境不顺我们的意愿,但我们不能改变物理的自然现象;可能是自己陷入内心苦闷的感性的枷锁中,内心不解,烦闷不堪。因此我们常感身心不平衡,及失去和谐。在我们能够灭苦(灭谛)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能够分辨出苦的根源(集谛),然后让自己认清苦及寻找解除苦的方法。但是我们多半不关怀内心世界的状况,并视它為理所当然。若我们想要成為一位更快乐、更喜悦而且理智的人,那麼探究我们内心世界的修行,则成為最重要的课题,这就是慧学,而且我们将终生奉行。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2.要修到几时才能证悟呢?

32.要修到几时才能证悟呢? 答:证悟到底有多快呢?根据阿含经上的记戴,确实有许多人,在听闻正法后,现见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悟初果)。也有些人在听闻正法后,不放逸住、专精思惟,很快就证悟究竟解脱的。这并不局限於已经在佛法中修行的人,佛法外的修行者,於受持佛法后而成就的也很多。 不过他们都有一共同点的是,多数都有很好的修行基础,而且都是俱有要正向求取离苦的修行者,只是缺少正见而已。所以佛陀说∶「现见法」「离炽燃」「正向」「不待时节」「即此见」「缘自觉知」。 至於到底证悟有多快,那是看个人对於法次法向的认知程度,与对实际修学正精进的意愿有无具足有关系的。从另一方面说,当一个人的戒定慧学园满成就时,或修行的波罗蜜具足时,就是证悟的时候。法虽然是有次第的,但修学的成就是不待时节的,完全看个人的精进而定。 佛陀比喻说,比如母鸡在孵鸡蛋,母鸡不会想我的小鸡兒几时会出來,它只是靜靜的坐着,等到温度足夠,小鸡兒自然孵出。修行也一样,不要想我几时会证悟,当波罗蜜具足时,自然证悟。 法增比丘 台湾台北。26/2/2007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佛教之法 www.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学习佛法 www.groups.yahoo.com/group/buddha_middle_way佛陀中道园地 www.groups.yahoo.com/group/TheTasteOfDhamma佛法之味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常见学法问答---31. 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31. 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是任何我为你们说的经文和戒律,那就是你们的导师。」 上座部佛教会存在是因为正法与戒律还存在着,而戒律则是依赖比丘们的遵守而存在。南传僧侣的戒律,总共有227条。平常人或许会认为戒律不重要,这是错误的。如佛陀在上面所指出的,佛陀称自己的教法为经文和戒律,戒律和经文是分不开的。戒律维护了比丘行为的清净和正法的延续。就像平常人的坏习惯,在被他人指出时,总会自己编造出一套说法来自圆其说。同样的道理,一个比丘若不遵守戒律,佛陀的经文就会受到歪曲。 在巴利经典中佛陀还提到: 「瞿赏弥,这些你所知道的法的特质,‘这些法引导向清净,不是引导向热情;是向往解脱,而不是向往束缚;是能除去自我的贡高,而不是增强自我的贡高;是朝向歉虚,而不是朝向野心;是朝向满足,而不是朝向不知足;是朝向独自的闲居,而不是朝向人们的缠缚;是向精力,而不是向懒惰;是向无烦恼,而不是向烦恼’:由此你就可以知道,‘这就是经文,这就是戒律,这就是导师的教导’。」 原始佛教可以以下几点简述: 1. 经文和戒律(Dhamma-Vinaya) 上座部佛教的经文和戒律是经过严格的流传,一代接一代的紧密考查和验证而来的。 2.历史和考古证明 上座部佛教是经过世界的各方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证明是历史上和世界上最原始的佛教。它不仅包含了最原始的经文(以文字记载的有2,000年的历史之久)和最原始的僧侣生活方式。 3.僧侣生活方式 上座部佛教的僧侣们是依照着2,500年前佛陀传下来的僧侣生活而实行的。其中包含了不穿鞋,不收钱财,托钵,三衣等等的227条严格戒律。由此考查,我们可以知道2,500年前的原始佛教至今仍然存在。在这混浊的世界里,它像一朵莲花一般的开着。 但由于今天的信息发达,许多人因接触到各家不同的教法,迷惘的人难免会误信一些邪说,而走上错误的路,或有些人仍在找寻正确的路。而宗教就像一条河流的源头,如果源头不干净,流出来的水自然是浊的。同样的道理,「变质」了的佛教,教导出来的道理和法门也是「变质」的,每一个人都应注意到这点。 在巴利经藏《中部》第六十五卷《跋陀利经》(Bhaddali Sutta) 记载到跋陀利比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