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Dhamma),第一个是色法(rupa);从天空到山河大地,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动的和不动的,见的到与见不到的,和我们色身的色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色是指依处色(内色)及目标(外色)),粗,细,美,丑,远,近的种种色法,无不是色法。

第二个是名法(nama);我们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美,丑,远,近的种种四种名法,以及涅槃(nibbana),共五名法,无不是名法。

如何分辨是真实或是不真实的呢?可以这么说,佛所宣示的五蕴四谛十二因缘法是真实的,四究竟法是真实的,涅槃是真实的,而世间的一切,即是世俗谛里的概念(paññatti)或观念(paññatti),都是不真实的,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它们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我们所认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没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实的。若是真实的,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要它那样就那样,(相应部,无我相经》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与不死,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我的;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当一个男人见到一个美女时,他不只是看,他会欣赏她的美貌,乃至生起非分之想,这从缘起来分析,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说:「痴之有情,依痴行恶,胜观之人,正知断痴,断于此世,决不再来」(《如是语,十一经》)「他无一法,有覆群生,日夜流转,如为痴(无明,所)覆,然如舍痴,破除闇聚,更不流转,亦无他因。」(《如是语,十四经》)「爱为第二,长夜流转。生此生彼,不超轮回,知此轮回,知此灾祸,爱之生时,无执爱心,比丘游行。」 (《如是语Itivuttaka,十五经》)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这一切全是色蕴。没有一个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会放下执取。同样的道理,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到饿鬼,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所以它们是真实的概念。

佛陀说:「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烦恼魔与五阴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丢一团棉线不能穿过木门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拿一块湿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一个盛满水的水盆不能再装入水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中部,身念处经MN.119经》)

对色蕴的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不具足善根,他是不会遇到善知识,若是遇到也不会认识,就算会听或会看佛书,也不会明白。因为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得。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是我,我所有,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众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里轮回不能解脱。

什么是概念(paññatti)?

概念是我们的意识对名色法的定义。概念有两种:所知概念(panna-piyatta paññatti),和令知概念(panna panato paññatti)。虽然概念是属于世俗谛,而不是究竟谛,但是我们若不对这概念认识清楚,我们将会为概念长期所困,不能脱离。所知概念也叫做意义概念(attha- paññatti),比如我们对人体与其特相的认识,人有头,头发眉毛眼耳鼻咀,身体和两手两脚。令知概念也叫做名字概念(nama- paññatti),当我们见到人时即刻能生起人的概念,这概念名为‘人’。当我们见到人时,这两种概念是一起生起的,眼一见,意念马上就辨别。除非是从来没遇过的,眼见到时,那时只是形状概念,没有名字概念,等我们问清楚之后,才有名字概念。

人从小孩子开始,就一直的在让翻滚变化的世界,愚弄得神魂颠倒。当见到新奇的事物,就会记存,然后自己给它命名,等得到正确的名字时就改正它,你只要看小孩子游戏的态度就知。这好比电脑记存资料在硬碟一样,记存资料在硬碟是意义概念,位置也是意义概念(方向概念),给它命名的号码或名字是名字概念。

所知或意义概念有以下六种:
1. 山岳河川等被称为‘形状概念’(santhana- paññatti),因为它们与事物的形状相等。
2. 屋子、车子、村落、人等被称为‘组合概念’(samuha- paññatti),因为它们同事物的组合相等。
3. 东、西、南、北等方向被称为‘方向概念’(
dis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4. 早晨、中午、下午、星期、月等被称为‘时间概念’(kal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5. 井、山洞等被称为‘空间概念’(
akas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无可触 及物的空间。
6. 遍相等被称为‘相概念’(
nimitt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相。

令知或名字概念有以下六种:
1. ‘真实(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当我们对五蕴以「色」、「受」、「想」、「行」、「识」、等名词来说明究竟存在之法时,这是‘真实的直接概念’。因为色、受、想、行、识等是究竟法,因此命名它们的概念是真实的直接概念。
2. ‘不真实(a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当我们以「地」、「山岳」、「河川」等名词来说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时,这是;不真实的概念;。因为「地」、「山岳」、「河川」等名词并不是究竟法,而是由心所想象构成的世俗法。虽然这些概念是基于究竟法而有,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本身不是究竟法,因为它们不是真实的拥有自性地存在。而是四大假合的因缘法。
3.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说「拥有六神通的人」是‘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因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但「拥有者」只是由心所想象构成。
4.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女人的声音」是‘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因为声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则不是如此。她是三十二身分四大组合的因缘法。
5.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眼识」是‘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因为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6.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国王的儿 子」是‘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因为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如何破除概念?

破除概念的方法是先分辨它是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一般上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全是意义概念。要辨别名字概念还要深入,必须靠正念与正思惟。


比丘!谛观思惟分別,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这是通过认识种种不真实的概念,即聚沫、水上泡、春时燄、芭蕉、幻等等,来解释五蕴法是真实的概念。

相应部5.10佛教导说因它们是机件的组合,故名为;同样的道理,因为是五蕴的组合,故名为这是通过車的比喻,即是不真实的概念,来解释是不真实的。

在观照的部分,在大念处经长部22)里佛开示说:「诸比丘!犹如两口之袋,填进种种榖物,即:稻、粳、绿豆、豆颗、胡麻、糙米,具眼者解开之,得观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绿豆、此是豆颗、此是胡麻、此是糙米。(这是通过两口之袋的比喻,也即是不真实的概念,来解释身体的三十二身分的不真实。)

诸比丘!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上至头发,下至跖底,()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物、排泄物、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黏液、关节液、尿。这是通过列举不真实的种种三十二身分,来显示身体的不真实。

佛以两口袋比喻这个身体,有智慧者能看见它的三十二身分,并且知道它们只是色法,也知道色法是由四大元素组成的。

大念处经里佛指导观照内身,是指自己身内的三十二身分,观照外身是观别人身内的三十二身分,如是交替观内外身,来达到看到它只是身体而已。这是从看到凡夫所执著身体的不真实的概念,以达到见到法的真实的概念。

但这样观照法还是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我们还要观照这身体的因缘生灭法。观生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而生,观灭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死亡,观生灭法是指观照身体一世的因缘生灭,以及从阿毗达摩论所分析的剎那生灭。这样观禅后所得的结论会是它只是一个身而已(于身观为身而住),一个行者才能粉碎身体是我的微细烦恼(随眠),这时该行者才是一个慧解脱的行者,故此他独立而住,不执着于世上的任何物。

同样的,除了于身观为身之外,其次是要于受观为受,于心观为心,和于法观为法。

因此在大念处经里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所以不只是观身,内身,外身,和内外身;还要观生法,观灭法,观生灭法。到这里还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佛说:「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atthi kāyo’ ti vā panassa sati paccupaṭṭhitā hoti.)」‘智识所成’(panassa sati)是指意义概念,而‘忆念所成’(paccupaṭṭhitā)是指名字概念,在这两种概念之下,都应该认识它只是‘身’(‘atthi kāyo’… hoti),而不是我的‘身’。在这阶段才算是破除概念。

同样的,用四界分别观是另一个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见的有效方法,要修四界分别观,首先要在全身各处个别部位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帕奥禅师)

地界的特相:硬、粗、重、软、滑、轻。

水界的特相:流动、黏结。

火界的特相:冷、热。

风界的特相:支持、推动。

对这些特性要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然后尝试在全身各部观察它。若从禅定的境界尤其是四禅定之后,心光明清澈,极容易观察到,但是在其他的定境,甚至是近行定也能观察的到,问题只是在于观照的深浅。比如观察安般念的入出息,入出息是风界。入息是推动,住息是支持(因为气息鼓涨在体内),出息又是推动。因此一个行者能辨识到入出息在身体各部位的鼓涨与推动。修安般念久了,心那时只跟着出息,入息;不会起我在出息,或我在入息之念;或出息,入息是我的邪思惟,这些念会被暂时切断;但是出定之后,‘我’的邪思惟又起了。所以定的境界越高,断烦恼的力量就越强。若观照时,我見仍坚持者,就不能观照到无常、苦、和无我。根据相应部IV.72.摩罗迦经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听、想时,即刻观照,連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就无法生起。」因为不能看到无常,无我的觉知就不会生起。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

当一个行者能在全身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应重复的有次第的观察,直到能迅速的观察身体的各部位的十二种特相。然后普遍的观察四大的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直到见到色聚(犹如细胞),以及色聚的生灭,若能观察到色法的生灭,这样的观禅直接见到真相,去除概念的污染,才能达到见清净(Ditthi-visuddhi[1]。这时我们对诸相的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跟据佛陀的教导,我们要对名色法生起如实的知见,通过修定才能观照,观照不是想象,不能以概念来观照,因此需要有定的修习,才能如实地见到名色法的真相

若是不能,只要继续观察,培育诸善根。

然后观察六根门的四界,以及色聚里的八法聚---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营养素)。以及色聚的生灭,这样才是修观禅。

佛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是为正观。正观者,則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說心解脫。如是观受、想、行、识無常,如是观者,則為正观。正观者,則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证,則能自证,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杂阿含1经》)通过观照名色法的变迁,变易,无常,再深化观照名色法的缘和生灭之法,才能瞭知苦,通过观照无常和苦,才能达到无我与空。因为三相都必须加以观照,才能证得道果。

在《清淨道论Visuddhi Magga18品》里觉音尊者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先要对色法观照是无常、苦、空、和无我,然后对名法观照亦是无常、苦、空、和无我。观照到五蕴是无常、苦、空、和无我者,对五蕴才会生厌离,因为厌离故,所以不会执取,喜贪则断,喜贪断故,心则解脱,心解脫者,心解脫故,则能逐步证取四个圣果。因此佛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 Sutta)这是从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正如海底有着渐缓的浅滩、渐缓的坡度、渐缓的斜度,长久一段之后才有一个陡降,同样,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着次第的修练、次第的成效、次第的进展,长久一段之后才有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的洞悉。(自说经Udana V.5)

比丘们,我不说直觉智的成就一日可得。反之,直觉智成就于次第的训练、次第的行动()、次第的修持。那么,直觉智怎样成就于次第的训练、次第的行动、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当信心升起时,他拜访(导师)。访问之后,他亲近他。亲近时,他注意听。注意听时,他听见了法。听见法,他记住了法。记住法,他洞悉法义。洞悉法义后,他藉思索法义有了认同。有认同,他升起愿望。升起愿望后,他有了决心。有决心,他作辨析。辨析时,他精进。精进之后,他亲身体验法义、又以明辨亲眼洞见法义。(中部MN 70 . 枳吒山邑经)

在《不遍知经》(Aparijanana Sutta),佛陀在经中说:「比丘们!不证知、不遍知、不离贪、不捨断一切(眼、色、眼识、眼触、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耳、声、耳识、耳触、耳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鼻、香、鼻识、鼻触、鼻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舌、味、舍识、舌触、舌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身、触、身识、身触、身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意、法、意识、意触、意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不能有苦的灭尽。」简言之,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一切六根门的名色法或五蕴法,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从凡夫到圣人,一个向须陀洹(初果Sotapanna)道者是佛道的第一个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为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斯陀含(二果Sakadagamin人天一来)与阿那含(三果Anagamin人天不来,上净居天)只是建立在证初果的基础上继续的净化心,断除贪和嗔就能达到。(断除五下分结)

至于阿罗汉果(四果Arahant,涅槃)则要断除五上分结,最难断除的是我慢。佛对阿难说:「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该我慢之弃绝,乃藉我慢。有此一说,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听者为比丘尼],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他想到: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何以我不能?于是后来,他藉此我慢,得弃我慢。」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4.159)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槃的心。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正念强的人,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通过随时观照,就能放下它,所以它是五上分结之一的掉举结,是阿罗汉道的烦恼之一。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续不断。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paccuppanna[2],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觉察(Sikkhati)和正知现象的真实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来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应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名色法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概念其实是在我们的识里,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与识有关,离开不了识。在《杂阿含80经》里佛说:「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佛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无论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检讨一下,若如法则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

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要知道这世上是没有更快速的证果方法。声闻菩提的上首弟子(agga savaka)修习十波罗蜜,需要一大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的时间,才会证菩提。声闻菩提的大弟子(Mah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需要十万大劫的时间,才会证菩提。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pakati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没有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才会证菩提。因此思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以及上述证悟的时期的长短,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所行的是一个易行道,能够在短期之内解脱於生老病死苦。依最保守的估计,一个精勤于要证初果者,大概要花上二十年吧。

为何不能看到三相?

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觉音尊者清净道论二十章讨论时说: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苦无我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怎样思惟呢?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蕴:

(1)是无常’----因为其结果不是常的,而是初后(生灭)之故。
(2)是苦’ ----因为给生灭所逼恼,是苦的基地。
(3)是病’ ----因为由于缘而得维持,是病的根本。
(4)是痈’ ----因为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死的膨胀,成熟,及破坏之故。
(5)是箭’ ----因生逼恼,刺击于内,甚难取出之故。
(6)是恶’ ----因为是可呵责,使无增益,为恶的基地之故。
(7)是疾’ ----因为不生独立性,是疾病的直接之因。
(8)是敌’ ----因为无自由,受支配之故。
(9)是毁’ ----因为被病老死所毁坏之故。
(10)是难’ ----因为招来的种种的不幸之故。
(11)是祸’ ----因为招来意外的广大的不利,是一切灾祸的基础。
(12)是怖畏’ ----因为是一切怖畏的矿藏,是称为苦之寂灭的最上入息(圣果)的对抗之故。
(13)是灾患’ ----因为给种种的不利所追随,为过恶所牵制,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险之故。
(14)是动’ ----因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间法所动摇之故。
(15)是坏’ ----因为被手段及自然的破坏所迫近之故。
(16)是不恒’ ----因为这是可能落于一切地位的,没有坚定性之故。
(17)是非保护所’ ----因无救护,不得安隐之故。
(18)是非避难所’ ----因为不值得去隐藏,不能对避难者尽避难的工作之故。
(19)是非皈依处’ ----因为不能对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
(20)是无’ ----因为无有如遍计的常、乐、我、净的状态之故。
(21)是虚’ ----亦如无,或者少故为虚,如于世间说少为空虚。
(22)是空’ ----因无有主、住者、作者、受者、决意者之故。
(23)是无我’ ----因为非自非主等之故。
(24)是患’ ----因起(轮回之)苦,是苦的灾患之故;或者因为进行至于悲惨故为灾患----与悲惨之人是一同义语,诸蕴亦如悲惨者,因为像悲惨者的悲惨,故为灾患。
(25)是变易法’ ----因为由于老死二种的自然的变易之故。
(26)是不实’ ----因为力弱,如树壳的易于坏之故。
(27)是恶之根’ ----因为是恶的原因之故。
(28)是杀戮者’ ----因为如朋友之间的敌人,破坏友谊之故。
(29)是不利’ ----因无吉利,从非吉利(爱见)而生之故。
(30)是有漏’ ----因为是漏的直接之因。
(31)是有为’ ----因为是因缘所作。
(32)是魔食’ ----因为是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
(33-36)是生法、老、病、死法’ ----因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
(37-39)是愁、悲、恼法’ ----因为是愁悲恼之因。
(40)是杂染法’ ----因为是爱、见、恶、行、杂染的境法之故。如是以这样所说的(四十行相的)区别及以无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此(四十行相之)中,是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于一一蕴,各有这十种思惟,成为五十无常随观

是敌、无、虚、空、无我、于一一蕴,各有这五种思惟,成为二十五无我随观

其余的苦、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不利、有漏、魔食、生、老、病、愁、悲、恼、杂染法等,于一一蕴,各有这二十五思惟,成为一百二十五苦随观

以此无常等二百种思惟而思惟于五蕴者,则他强化了称为方法观的无常、苦、无我的思惟。


注释:
[1] 第三清净的见清净是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十二处、十八界及五蕴而能清楚的见到并确定名与色,从而消除‘我’的邪见,所以叫做见清净。
[2] 当下(paccuppannarom)。身心的实相显現而不与我们的貪欲相應的时刻。比如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我们在修行时就会体验当下。三心:热诚(Atapi)、正知(Sampajanna)、正念(Satima)配合在一起,将我在坐的妄執转变成坐的色身;这就是当下。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theravadins.org/ 南传上座部佛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身体的32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