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除根本的‘我’的烦恼?



《归命彼世尊应供觉》
如何断除根本的’的烦恼
法增法师(Bhikkhu Dhammavaro)

  
  是痛苦的根,是痛苦之源。佛法的本意在于消除众生俱生的我执,执取身体是我,而延伸到一切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去,然后执取也是我,再延伸到一切跟自己有关的感受,想法,看法,观点,思念,计划,策略,意识,灵魂等等去,如是起了这整堆苦。
  
  我们长劫轮回,受苦无量,乃是由於不知苦,不知苦之本际,不思灭除苦,以及不行灭苦的圣道所致。我们具四颠倒,执无常的人、事与物为常,执苦为乐,执非我为我或我所有,执不净为净。因此,由於邪见邪思惟的关系,我们认为身心是我或我所有,五蕴是我或我所有(五取蕴),六根是我或我所有。长久以来,我们执假为真,於三界不知出离,长久受苦。
  
  如何生起?
  
  在《杂阿含80经》中,佛直接指出的根源。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思惟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 若识而生。」它就在我们的根门接触到外境处。一接触,我见就生起。




《相应部22.47经》(《认为经》Samanupassana Sutta)中佛陀指出:
  「诸比丘!一些沙门、婆罗门,有种种我之认为,他们都执取五取蕴,或执取其中一个。诸比丘!这些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见圣人……乃至……不随顺善知识的教法。认为我是色,我拥有色,我中有色,色中有我……认为受………………识是我,我拥有识,我中有识,识中有我。他有这种认为,不离于我。诸比丘!又说不离我者,则有诸根的我,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我。诸比丘!有意、有法、有无明界,因为被无明触后所生的感受接触之愚痴无闻凡夫,思惟我,思惟这是我。思惟有,思惟无,思惟有色,思惟无色,思惟有想,思惟无想,思惟非有想非无想。诸比丘!即是于其处住于五根。然而,有见闻之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这个人离无明而生起明的缘故,他不思惟我,不思惟这是我,不思惟有,不思惟无,不思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三世存在






[相应部.因缘相应20]里佛说:「诸比丘!圣弟子对此缘起及缘生之法,以正慧如实善见故,彼忆起宿世,即:我于过去世有耶?我于过去世无耶?何故于过去世有耶?如何于过去世有耶?我于过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
  
  彼圣弟子!驰思未来:即:我于未来世有耶?于未来世无耶?何故于未来世有耶?如何于未来世有耶?我于未来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
  
    又圣弟子!于今之现世就已有惑。即:有我耶?无我耶?何故有我耶?如何有我耶?此众生来自何处耶?彼将赴何处耶?不知其理。
    
  所以者何?诸比丘!圣弟子如实对此缘起及此等缘生之法,以正慧善见故。」
    
  众生执着于常见,认为生命长存,肉体虽然死了,但是精神与灵魂永远活着,甚至藉由一些宗教师的邪说而相信精神与灵魂可以去到造物主或万能的神那儿的天国而得永生。  
  
  但是佛洞察这身心的真相而告诉我们:「观此粉饰身,疮(九疮:双目、双耳、双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与骨聚,身病心妄想,无常不久存。」([南传法句经新译]147)又说 :
  
  「诸行皆无常,以慧观照时,心厌离于苦(五蕴苦),此道达清净。诸行(一切造作)皆是苦,以慧观照时,心厌离于苦,此道达清净。诸法(五蕴khandhā)皆无我,以慧观照时,心厌离于苦,此道达清净。」([南传法句经新译]277-279) 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出现皆依赖因缘,一切事物的消失与毁灭也皆依赖因缘。在这世上压根儿没有永远不灭的事物或众生。

众生执着于断见,认为人死了就一切都结束了,但是轮回的现象铁证如山,甚至现代的心理医生,还应用催眠的方法来套出病人过去世的痛苦经历,从而为病人作心理治疗。因此说明了轮回的现象而证明断见的错误。
  
  如何断除
  
  现在让我们来看差摩比丘如何被上座长老教导断除根本我见的烦恼。
《相应部22.89经》 (《差摩经》Khemaka Sutta) (庄春江译)

  「有一次,众多上座比丘住在拘睒弥瞿师罗园。
  当时,生病、痛苦、重病的尊者差摩住在枣树园。
  那时,上座比丘们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召唤尊者陀裟:
  「来!陀裟学友!去见差摩比丘。抵达后,请你对差摩比丘这麽说:『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学友!你是否能忍受?是否能维持?是否苦的感受减退而没增加,其减退而没增加被了知?」』」
  「是的,学友!」尊者陀裟回答上座比丘们后,就去见尊者差摩。抵达后,对尊者差摩这麽说:
  「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学友!你是否能忍受?……(中略)其减退而没增加被了知?』」
  「学友!我不能忍受,不能维持,……(中略)其增加而没减退被了知。」
    
那时,尊者陀裟去见上座比丘们。抵达后,对上座比丘们这麽说:
  「学友!差摩比丘这麽说:『学友!我不能忍受,不能维持,……(中略)其增加而没减退被了知。』」
   
「来!陀裟学友!去见差摩比丘。抵达后,请你对差摩比丘这麽说:『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尊者差摩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呢?」』」
  「是的,学友!」尊者陀裟回答上座比丘们后,就去见尊者差摩。抵达后,……(中略)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尊者差摩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呢?」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我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
  那时,尊者陀裟去见上座比丘们。抵达后,对上座比丘们这麽说:
  「学友!差摩比丘这麽说:『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我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
  「来!陀裟学友!去见差摩比丘。抵达后,请你对差摩比丘这麽说:『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如果尊者差摩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那样的话,尊者差摩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了。」』」
  「是的,学友!」尊者陀裟回答上座比丘们后,就去见尊者差摩,……(中略)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如果尊者差摩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如果是这样,那尊者差摩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了。」
  「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我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但我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虽然,学友!我在五取蕴中{已证得}[未离]『我是』,但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那时,尊者陀裟去见上座比丘们,……(中略)对上座比丘们这麽说:
  「学友!差摩比丘这麽说:『学友!这五取蕴为世尊所说,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我确实不认为在这五取蕴中,哪一个是我,或是我所,但我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学友!虽然我在五取蕴中{已证得}[未离]「我是」,但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来!陀裟学友!去见差摩比丘。抵达后,请你对差摩比丘这麽说:『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
  「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你说色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色以外是『我是』吗?受………………你说识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识以外是『我是』吗?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
  「是的,学友!」尊者陀裟回答上座比丘们后,就去见尊者差摩。抵达后,对尊者差摩这麽说:
  「差摩学友!上座们对你这麽说:『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你说色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色以外是「我是」吗?受………………你说识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识以外是「我是」吗?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
  「够了,陀裟学友!为何为此来回地走!学友!请你拿手杖来,我就去见上座比丘们。」
  那时,尊者差摩依靠手杖去见上座比丘们。抵达后,与上座比丘们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上座比丘对尊者差摩这麽说:
  「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你说色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色以外是『我是』吗?受………………你说识是『我是』吗?你说除了识以外是『我是』吗?差摩学友!你说这『我是』,什麽是你说的这『我是』?」
  「学友!我确实不说色是『我是』,我也不说除了色以外是『我是』;不说受……不说想……不说行……我不说识是『我是』,我不说除了识以外是『我是』。虽然,学友!我在五取蕴中{已证得}[未离]『我是』,但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学友!犹如青莲,或红莲,或白莲的香,如果有人这麽说,是『叶的香』,或『容色的香』,或『花蕊丝的香』,那样说时,会是正确地说了吗?」
  「不,学友!」
  「而,学友!依怎样回答时,会是正确地回答?」
  「学友!回答是『花的香』时,会是正确地回答。」
  「同样地,学友!我确实不说色是『我是』,我也不说除了色以外是『我是』;不说受……不说想……不说行……我不说识是『我是』,我不说除了识以外是『我是』,学友!虽然我在五取蕴中{已证得}[未离]『我是』,但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学友!即使圣弟子的五下分结已被舍断了,但确实在那五取蕴上仍有残留的『我是』之慢、『我是』之欲、『我是』之烦恼潜在趋势未根除。过些时候,他在五取蕴上住于生灭随观:『像这样是色,像这样是色的集,像这样是色的灭没;像这样是受……像这样是想……像这样是行……像这样是识,像这样是识的集,这样是识的灭没。』当他在这五取蕴上住于生灭随观时,那在五取蕴上仍有残留的『我是』之慢、『我是』之欲、『我是』之烦恼潜在趋势未根除者,也就走入了根除。



学友!犹如被污染、着垢的衣服,所有人会将它交给洗衣者。那位洗衣者以盐,或以硷,或以牛粪踩踏后,以清水清洗。即使那衣服变得清净皎洁,确实仍有残留的盐味,或硷味,或牛粪味未根除。洗衣者将它交回给所有人。所有人会将它放在香味处理箱中,那仍有残留的盐味,或硷味,或牛粪味未根除者,也就走入了根除。
  同样地,学友!即使圣弟子的五下分结已被舍断了,但确实在那五取蕴上仍有残留的『我是』之慢、『我是』之欲、『我是』之烦恼潜在趋势未根除。过些时候,他在五取蕴上住于生灭随观:『像这样是色,像这样是色的集,像这样是色的灭没;像这样是受……像这样是想……像这样是行……像这样是识,像这样是识的集,这样是识的灭没。』当他在这五取蕴上住于生灭随观时,那在五取蕴上仍有残留的『我是』之慢、『我是』之欲、『我是』之烦恼潜在趋势未根除者,也就走入了根除。」
  当这麽说时,上座比丘们对尊者差摩这麽说:
  「我们提问,并非期待恼害尊者差摩,但愿尊者差摩能详细地告知、教导、安立、建立、开显、解析、阐明那世尊的教说,而这里,尊者差摩详细地告知、教导、安立、建立、开显、解析、阐明了那世尊的教说。」
  这就是尊者差摩所说,悦意的上座比丘们欢喜尊者差摩所说。
  而当这个开示被说时,六十位上座比丘与尊者差摩的心,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
  在这经中,断除我见的方法是从观照五取蕴的因缘生灭来破除。
要断除五上分结,最难断除的是我慢。佛对阿难说:「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该我慢之弃绝,乃藉我慢。有此一说,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听者为比丘尼],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他想到: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何以我不能?于是后来,他藉此我慢,得弃我慢。」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4.159)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槃的心。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正念强的人,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通过随时观照,就能放下它。



马哈希尊者(Mahasi)回答一个问题:您能描述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在究竟意义上证知无我吗?他答道:有的人认为,当你观身体为微粒而失去了身体的形体感的时候,证悟无我就发生了。实际上,不管你修什麽方法,仅仅是失去身体的固态感或形体感不是证知无我。这是因为你清晰地经历能知之心并认它为“我”或“自我”。这类似于无色界的梵天众,他们没有形体,但仍然误以为他们的心是“我”或“自我”。所以仅仅是失去固体形态感并不意味着证知无我。只有当你观照身心发生的刹那,见到它们依其自身因缘生起灭去而没有任何主宰,这才是在究竟意义上证悟无我。 

  愿诸位安乐。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2.12.30
http://theravadins.org/ 南传上座部佛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身体的32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