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除我慢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如何断除我慢
法增法师20157月讲于佛宝寺禅修班,四川佛子笔录

我们都知道佛陀把所谓的我们的这个人,把它分析成五蕴,这是最直接,最简单扼要的一种方法,把它分析成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我们也知道我们所谓的‘我’有20种‘我’,也就是根据五蕴的分类,每一个来分析,‘身体是我’,‘身体是属于我’,‘我在身体里面’,‘身体在我里面’,受、想、行、识也是一样。从意念上我们理解它,这是一回事,但是我们必须要在平常的修行之中一直观察,观照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够破解,不然你是不能够破解的,你一直会认为‘身体是我’,‘身体属于我’,‘我在身体里面’,‘身体在我里面’。所以,我们昨天讲我们要把烦恼断除,断除烦恼你就达到清净的境界,修行就是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是一直把这些烦恼,认为执着是‘我’的这种烦恼把它破解、断除掉,当烦恼没有的时候就清净了,就达到清净的境界。
所以,针对五蕴的第一个色蕴,佛陀就在《大念处经》里面教导,要修安般念,让心定下来。你在修安般念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身体要依靠呼吸才能生存,你继续观察下去,你发现身体其实不是我,因为呼吸是自己进行的,是鼻子和肺在呼吸,它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它也不是我的呼吸,因为这个身体是有生命,因此它能够自己呼吸。所以我们在修安般念的时候,我们必须观察自然的呼吸,而不是人为控制呼吸。如果你去控制呼吸,就是执着,就是对这个呼吸有执着。我们必须要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来看着呼吸,通过观察入息、出息、长短息、全息、慢息,然后我们观察这个呼吸,我们就看到真相了。
但是修定又不一样,如果你通过呼吸来修定,你就通过一个很简单的业处(kammatthana),通过简单的观察呼吸的业处,跟随着呼吸,就能够达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二禅、三禅的时候都还有受,四禅的时候没有了受,四禅的时候也没有了想,这里就讲到另外的两个蕴了,那就是受蕴和想蕴。至于行蕴,当你在修安般念,这个是行蕴,你的心知道入息、出息,这个是识蕴,它也是想蕴,那你知道呼吸的长、短、冷、热,这个是受蕴。所以通过修安般念,我们就观察到其它的几个蕴,就是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到三禅的时候受蕴还在,到四禅的时候受蕴就没了,但是还有什么蕴呢?它虽然没有受、想、行,但是它还有识蕴,它还知道,但是它不会想了。
所以这里又讲到另外一种禅定之界,它叫作无色界。无色界里边就讲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和灭受想定。这边就牵涉到很广泛的修定的范围,包括八解脱。八解脱里第一个解脱就是色观色,内有色想外观色,所以叫色观色。内有色想,里面看32身分,看呼吸,看四界差别,外观色,再看一切外头的色法,包括山河大地、草木动物、鸟、鱼等等,外观色,你就发现所有的色法都是四大,四大所造色,就像我们的身体,32身分是四大所造色,四大差别观是四大,就是地水火风,通过这样的观察,内有色想外观色,我们就这样看,达到第一个解脱的境界。
第二个解脱就是内无色想外观色,你很熟悉了,你不用看里面的,就表示你已经证了初果,你一直在观察外头,因为还会有执着,还会有贪和瞋,所以你一直在观察外头,结果外头的执着你一个个都放下,这就达到第二种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色。这种解脱是二果、三果的境界。
第三种解脱是净解脱,这时候你观察的一切东西纯粹只是物质而已,没有人的存在,你看一切东西纯粹只是地水火风跟四大所造色而已,跟光而已,青黄赤白的光,跟虚空而已,跟识,这就是那天我跟你们提的《六界分别经》,就是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和识界,这时候你发现的只是净解脱,你对一切东西都放下,所以叫净解脱。净解脱应该是属于三果的圣人的境界。
四解脱,空无边处就是在无色界(心,或名法)。
五解脱,识无边处,也在无色界。
六解脱,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是指他的心已经清净了,心中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
第七个解脱就是非想非非想,这四、五、六、七解脱,就是属于无色界,就是一个修行人必须出三界,欲界出来,调伏欲望,放下欲望,厌(nibbidaya),离欲(viragaya),灭(nirodaya),灭就是灭除你心中对这些东西的欲望,厌,离欲,灭,这是修对付欲望的。好了,这个就从欲界解脱了,我们就到了色界净解脱,再到了无色界,就是这四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里边是什么东西呢?都是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全部都是识,就是识界,五蕴里边的识界,对识界你要认识它,它都是缘生的,既然是缘生的,它就会缘灭。就好像色法,色法是缘生的,身体哪里来的?父母的精和卵,所以是缘生的,加上我们的识,我们过去世的执着,结果我们来投胎,投在受精卵里面,结果我们就有了身体,身体长大生出来,靠母亲的奶、食物来维持身体,身体产生温暖,有了生命,有了识,那个识一直执着我,因为还没有修。
有修行的话你就一直观察受、想、行、识,慢慢从色蕴解脱,受蕴解脱,想蕴解脱,行蕴解脱,最后就是识蕴,最后就是要处理那个识,就是五蕴的最后一个。
这里面也包括十二处,眼睛对色相,耳朵对声,眼耳鼻舌身就是身体,色声香味触是我们净解脱的范围,对外界,就是十二处里面的,对外界的执着,就是内无色想外观色,对色声香味触的解脱,这是二解脱。所以解释五蕴,解释十二处。
接下来就是十八界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是无色界,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然后一个人从十八界解脱的话,就走了,就不会回来了。
七解脱就是非想非非想,八解脱就是漏尽身作证,就是他对一切的漏,就是他不小心,没有正念,他失去正念,他对这个东西还有像丝一样细的,还有一点点没有放下的,他都把它斩断了,就达到漏尽身作证解脱。什么叫身作证?用这个身体来修的嘛,你用什么东西来修?你靠菩萨来救你?没有这回事,你靠阿弥陀佛来救你?没有这回事的,这是骗人的,必须要身作证的。漏尽就是漏已经完结了,身作证,自己亲身证果,通过修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放下这些才解脱的,所以叫漏尽身作证。
所以你看佛陀的两个老师,第一个Alara Kalama修到色界定,四禅定,但是他不会观照,结果他没有解脱;第二个Uddaka Ramaputta修到无色界定1,他也没有解脱,因为他不会观照,他没有我刚才所解释的这些东西,结果就没有解脱,两个都去到天上,做什么?做神仙去了,有什么用?你过去世的恶业还会成熟的,你在天上的福报用完了,就掉到鬼道或者地狱里面去了,每个人都有造恶业的,只要在轮回,没有一个人是清净的,不管你怎么有名,什么大法师,都一样的,都是有不清净的东西。那你就要修嘛,修到清净为止。只有那些阿罗汉、辟支佛和佛才是真正清净的,世间任何一个人,包括大法师在内,都是不清净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有一点点的执着。
所以这边就讲到七识住,七种意识住的地方,人跟欲天是第一识住,接下来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没有四禅天,接下来是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加起来七个,叫作七识住2。还有两个处,非想非非想处,无想天,这两个处佛陀说知汝真,这个是南北传的经典都有的,但是没有人理这些东西,不会嘛,二处知汝真3,什么叫知汝真?你要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相,放下它。二处,非想非非想是什么?想来的嘛,无想天是什么?是想灭,把想放下,如何放下想?想是属于识蕴。
识是如何生的?眼识,眼睛看外头的色相而生的识,耳识是怎么生的?耳朵听外头的声音而生起的识,你看都是缘生的,鼻识,鼻子对外头的香味所生起的识,舌识,舌头对外头的食物,饮料所起的识,身识,身体的触觉,不管是冷热,舒服,各种各样的触觉,穿树皮也是一种触觉,穿丝绸也是一种触觉。那些穿树皮的人执着那个触觉,那些人为什么会吸毒?他执着于那种觉受,执着于那种吸了毒之后身体飘飘然的觉受,它还是属于受。因此我们要认识那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全部是缘生的,缘生的东西就会缘灭,最后是什么东西?就剩下意门的识,就研究意门的识是怎么生的,什么是意门?心脏和脑配合起来,这就是意门,心脏是感受,感情,过去世,脑负责记忆和配合眼耳鼻舌身来辨别,就是这样,这是四大所造色。识是无形的,它不是属于四大所造色,它是无形的,就像信号这样,它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这样看,到底我们是谁呢?怎么会认为那个识是我呢?你就看到真相嘛,所以二处知汝真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和受想灭处,我们要知道它的真相,知道真相你就放下,因为它是缘生的东西。
结果我们就讲回最简单的,就是《阿毗达磨》分析的,只是色法和名法而已,名法就是心和心所,这三个:色法,心,心所全是缘生缘灭的东西,放下的话第四个究竟法就是涅槃,涅槃不是身体,它也不是心,涅槃是贪瞋痴没有的时候,涅槃并不是会意,我跟你解释,你明白,就得到涅槃,不是的,你还要修,把贪瞋痴息灭,当你贪瞋痴息灭的时候,你认为我涅槃了,还不是涅槃,那个只是叫作会意,你懂得而已,所以佛陀讲,你还要用我慢来断除我慢,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要明白,就是要生起一个我,我要修行,我要断除这个我慢,你就把这个我慢看得清清楚楚,发现我慢是属于意门,是属于识,你就把它放下,结果你的心就清净清净,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不会再起念头。如果一个人会意了,他就跟另外一个人解释,点点头,他还不是真正涅槃,为什么?它还是属于色法,点头笑是属于色法,他心中明白是属于名法,他还不是真正的涅槃,涅槃的人你讲完他听,静静的,他不会跟你点头,不会跟你笑,他心中明白,他放下所有的贪瞋痴,就是涅槃。这个跟禅宗讲的言语道断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我这么详细的解释,他们到底会不会我也不知道。
总之,我们要明白名色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是我们要修的范围,这些全部都是缘生缘灭的,放下这些东西,明白这些东西的时候是我慢,还要生起我慢,然后你观察我慢,就是观察的心,观察前面观察的心,观察的心是生灭的,这时候你的心放下那个观察的心就清净了,就解脱了,最后真正的解脱是这样的,所以解脱的人他会跟你说吗?他不会说的,他说的话就不是解脱了,明白不明白?他如果说的话就属于识,它是缘生缘灭的东西,所以解脱的人不会说的,到底跟谁说呢?他一说就不对了,他一说的话就生起我慢,他必须观察那个我慢,然后把我慢放下,因为那个我慢是观察的心,把观察的心放下,他的心就清净了,就达到真正的解脱,这是对付我的方法,如何对付那20种我,完整的就是这样解释。

有没有问题?
断除我慢,你观察的心就是我慢,你放下那个观察的心,刚才我观察的心是什么?已经过去了,它是一种生灭的东西,等到你放下那个观察的心,再也不去观察它了,那个心就清净了,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就是涅槃。
          要断除五上分结,最难断除的是我慢。佛对阿难说:「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该我慢之弃绝,乃藉我慢。有此一说,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听者为比丘尼],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他想到: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何以我不能?于是后来,他藉此我慢,得弃我慢。」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4.159)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槃的心。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正念强的人,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通过随时观照,就能放下它。
注释:
1. 中部26经》是说二位外道老师分别是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2. 在《中阿含.大因经》解释:「阿难!有八解脫。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脫。复次,內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证成就遊,是谓第三解脫。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遊,是谓第四解脫。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遊,是谓第五解脫。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遊,是谓第六解脫。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遊,是谓第七解脫。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脫,身作证成就遊,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脫。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顺逆身作证成就遊,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訶,名俱解脫。」

3. 二处指﹕(1)非想非非想处天;(2)无想天。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theravadins.org/ 南传上座部佛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死随念(Marananus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