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觉知的心4

训练觉知的心4



以七清净来讲,它跟十六观智有关系,我解释经行,如果你能观到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三相智,生灭智,如果你能达到这个观智,差不多达到第五清净---‘道 非道智清净’。已超过他们,达到‘道智清净’了,证果时就是达到‘道智清净’。七清净和十六观智有密切关系,到底我应该怎么做?你还要考虑自己的处境,我 通常在最后加两个东西,就是你要想人身是难得,佛法难闻,要得到这个人身是非常稀有的,能够出生做人是非常稀有的,佛出现在人间是非常稀有,世间有佛法是 非常稀有的,在世间要是能够出家非常稀有,世间出家修行能证果的非常稀有,不是这么容易的,要自己下功夫,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的事情,因此,佛陀就跟一个出 家众说:须陀洹果比转轮圣王还要清净,功德还要大,因为转轮圣王,整个世界都是他控制,他的功德有多大?功德和清净是两回事,如果你戒守得清净,那个是功 德还是清净?那是清净。但也是功德,功德无量,但是你一个人如果证了初果,他是断了身见,他会不会去到地狱?不会了。他会不会做鬼去?不会了。他会不会做 畜生去?不会了。他只有两个地方去:人和天上,天上最多也只是忉利天而已,他不会去别的地方,他会去有佛法的地方。转轮圣王跟他有得比吗?没得比的,转轮 圣王可能会下地狱的,可能会做畜生,做鬼,你看有什么好比?所以初果圣人比转轮圣王高,是不是值得我赶快下功夫去修,证初果?向着这个方向走去?为什么一 直在那边犹豫?很多人被这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困住?开始修他偏要想东想西,他非要把这个先弄清楚。就好像佛陀答其中一个居士这样,他说我中了一支箭,然后他要问这个箭是谁射的?什么名字?他的家乡在哪里?他是男是女?几岁?……赶快把箭拔出来嘛,他中了这支箭,还要查那个人的底细,你查出有什么用?跟你中这个箭的苦来比,哪个重要?他说还要查一下这是什么毒?他放的是什么地方长的毒药?药是涂在箭左边还是右边?是黑的还是白的,还是红的?糟糕啦!很多人就是这样,他那个念头太多了,一直被那个念头困住,问的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我还是耐心答他们。已故马哈希禅师曾经说过,认为自己证得初果的人,应该用最少5年的时间,检视自己有没有违反五戒的情况,因为初果圣者是绝对不会犯五戒的。

我们学佛法就是觉知这些身心的现象,这就是佛法。当我们觉知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就认识这些法是无常,是苦,是无我,天天就是这样修,不用看书了,只要你明白这五蕴跟十种过程,这就是佛法,没有良好地修行佛法。你就不可能破色蕴,你若会去研究根、尘、触、识、受、想、思、爱、寻、伺。你若不学它,结果就被贪瞋痴一直包围着在那边增长,结果越来越重。所以我们一生就尽量用法良好地修行佛法supatipanno

你别以为证了初果的人不用觉知色法生灭,照旧看色法生灭的,因为我们的五蕴是连在一起的,就好像我们这个手指,这五个手指跟手掌连在一起的,你不能说我已经断了大姆指,其它的手指跟这个没关系了,还有的,它还是连在一起的,五个手指都是跟手掌连在一起的,这五个蕴就是这样的,色识是在一起的,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这色识是一起在操作的,你不能说这身体可以分出来,这个是身体,这个是受这个是想,这个是行,这个是识,佛陀虽是这样分,但是我们平常的反应是色识一起反应的,你要观察你自己,我们的五蕴怎么样在运作?它们怎么样在操作?当你对五蕴有正确的认识之后,然后你才用正确的方法来破它。一直观照生灭的五蕴是不圆满,是苦的,而且是非我的这三种特征。曾经有一个出家众叫阎浮车(Jambu khadaka),他问舍利弗怎么样证初果,舍利弗就说你看这个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后来他问怎么样证二果?舍利弗还是说你还是看这个五蕴是无常、苦、无我。他再问哪怎么样证三果?舍利弗还是说你还是看五蕴是无常、苦、无我。他再问哪如何证阿罗汉果?舍利弗还是说你还是看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经行是什么?身体是色法,谁在控制这个身体?名法-----受识嘛,所以名色法就是五蕴。一直修到阿罗汉果,我们针对的就是这五蕴,不是别的东西,我们一直针对这个五蕴来破它,你证初果不过是破色蕴而已,就是眼身不是我,所以证初果。但是你还执着是我,里面就有受识,这个才难修,这个需要三个果位来断它。

随时随处维持你的正念,有正念的人,不被欲望所左右,然后就能随时随地觉知,观照境的 无常,根门的无常,五蕴的无常,因为看到无常,所以才会厌倦于五蕴,厌倦故离,离故无欲,无欲故解脱。观照一切名色法,也即是五蕴,一直看到它们是无常, 变易的,快速变化到你看不到有什么可让你抓取的,这时你就会对名色法的的确确的厌,彻底的厌,因为厌倦了,才会离欲,因为离欲故,才会放弃名色法。当你观 照诸色法时,你得到的结论是诸色法是‘无常’,但你对它们还没产生厌倦,你还得对它们生厌,厌了才离,离了就对任何色法不执取了,才是解脱。没有别的路,只有这条路。须陀洹圣者只能知道凡夫与须陀洹道行者之心,不能知道更高的圣者之心,其他的圣位也是一样。

这 边要解释七清净。第一个就是‘戒清净’,一定要把戒守好。接下来是‘心清净’,你有了戒的基础,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就不会乱跑,不会乱说话,不会乱想东 西,不会乱做事情,就不会乱攀缘。然后‘见清净’,第三种,什么叫见?相信有轮回,相信有鬼,相信要靠修行才能断烦恼,这叫见,你的见解是正确的,相信这 个法师讲的用这个方法就能证初果,照着这样做就能证初果了,这不是我发明的,这是佛陀教的,我只是搬出来解释而已,这是‘见清净’。然后‘疑清净’,你修 向初果,那个疑就破了,你就‘疑清净’,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业在操作,你不会说我生病了,到底什么原因?是不是非人还是鬼来弄我?冤亲债主来找 我算帐?你看很多人都这样说,那些人把这个东西推到冤家债主身上,那个疑还没有解决,生病了看医生就是嘛,怀疑鬼、非人来害你做什么?结果请什么道士来念 经,请和尚法师来念咒语啦,做什么法会,烧什么火供,搞什么鬼啊?生病进医院看医生嘛,动手术就动手术,没办法,身体就是这样,就是会病,到处那里都会病,这就是业,你要相信这个身体是我们的业带来的,心生色,业生色,还有食生色和时节生色,这身体是四大,这些是业造出来的,是因缘法,生灭法,就算生病,生病也是生灭法,病是种生灭法,那你就 相信业了,你相信业的话,你就不会相信是什么冤亲债主来找你算帐,你就有正见了,你就不会疑,你就‘疑清净’。破了身见的人,一定会守戒,那怕是五戒,八 戒。他/她不可能去喝酒乱搞的。过去世的恶业,成熟了一定受苦,但还是可以改,改的办法就是尽量修善,天天修各种的大小善,尤其是慈爱,慈爱于自己,慈爱 于他人,慈爱一切众生,愿自己/众生安乐,愿自己/众生无身苦,愿自己/众生无心苦,愿自己/众生无险难。等你善业的份量多过恶业时,苦就少了。

最后才是‘道智断清净’,为什么要道智断?一个证阿罗汉果的人谁 证果?身体不是我,受也不是我,想也不是我,行也不是我,识也不是我,谁是我?他在证果的时候是初果圣人,他证果的时候他检讨为:我把这个五蕴破了,他知 道,他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这个五蕴的身还在,所以他知道,但是他这个五蕴身已经破除无明了,我们都还没破无明,所以我们就达不到七清净的最后一步,这最后 一步只有阿罗汉和佛达到,我们达不到,他们达到是因为他们把我是证果的人的想法都放下了,他连我要去涅槃的念头也放下,不是说没有涅槃,有,如果没有涅 槃,那不是佛陀在打妄语?有涅槃,但怎么样涅槃呢?用什么方法去涅槃呢?八正道!有这条路,这条路可以达到那边,但是终点并不是涅槃,涅槃不是这条路的终点,什么是涅槃?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就是涅槃!那你怎么理解这个涅槃?死了才涅槃吗?不用的,活着的时候没有贪没有瞋没 有痴就是涅槃!这个就是道智断清净的内容,它提示就是舍的意思,就是把你所认为的我证了初果,我证了二果,我证了三果,我证了四果的念头放下,因为那个念 头还是属于识,如果你认为是我在证果,你还执着于识,那个念,那个念是属于识的,你抓住这个念的话,就就不会证果,所以你要把那个念放下,你才是真正的证 果。

焰摩迦yamaka答道:「尊者舍利弗。若有人来问我(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后就一无所有了!),我如是答:漏尽阿罗汉无常,无常是苦,苦则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杂阿含104南传《相应部》22 相 应85 )这苦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五蕴,我们就得受苦,难以逃脱。唯一的办法就是修行达到解脱,当五蕴灭尽时,我们真正脱离苦。

懂得自己学会觉知时,就自己做主,不跟境界跑。这需要长期的观修的,即是维持正念,一遇到境界时,正念正知它是境尘的接触,并且需要即刻观照它是无常的,非我所有无我的,不是我所感触的,这样你就会自在,就能不生烦恼。每一个邪念生起时就是有妖魔进入了你的心。

识是六识,由识而起妄念。你看看,眼识完,马上就转去耳识,或转去其他的识,从早到晚,不知转来转去转个没完,是固定的吗?肯定不是。是不变的吗?肯定不是。是我的吗? 要想想。你看是真还是假?前世识,今生续,今世识,来生续,一直加下去,加个没完。除非你认识它,准备放下它,不然它绝对跟你跟到底,伴随你认识这世界的 是它!而害你的却是它!带你轮回的是它!陪你修行的是它!赞赏你的也是它!证果了之后,舍不得放下的还是它!你看看,难不难!佛说没有一个恒常的。千真万确!在轮回的是一个一直在变的,每一世一直在增加!只有识在轮回,执着于一个有的邪见,所以才有轮回。临终这一刻若已清净,没有任何的执取,就进入不生不死的涅槃。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分辨善与恶,并能修善。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分辨垢与净,并能清净自己。


你如果一直观察无常,你就不会有相,你不会着相,你就‘无相解脱’。若你一直观察,你就不会有愿望。所以我们平常一直要观察,每一个改变身体的姿势都是。如果你一直观察,你就不会有任何愿望再回来,你就‘无愿解脱’,这是第二种解脱的方法,通过观察而达到‘无愿解脱’。你如果一直观察到无我你的慧根很强,你直接看到无我,一个人看到无我,他是‘空解脱’没有人这回事,这种善根强的人直接看到无我,就是‘空解脱’。


一个圣者先脱离了色法或各种色相的迷惑,从内有色想外观色相,到内无色想外观色相,解脱于两者,这能达到三果的圣位;然后进而修习纯的色法---即是地白等禅定而解脱于一切的无意识的色界,进而修习无有色界的意识界,到达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有想非无想处;因为观照心识是根源于眼身而起的而解脱于无色界,就达到解脱于色界与无色界,一个行者达到这个阶段,会观照自己剩余的烦恼而把欲漏(六根所生的欲)、有漏(贪嗔痴的业)、见漏(愚痴的想法)、和无明漏解决(彻底了解苦集灭道四谛),就能达到真正的解脱,达到离相、无分别的智慧状态。

静静的坐着或处于其他姿态,任何身体的感受,心中所起之念,知道它们就是,过后你观照它们,都是无常、不圆满、非我。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最后你对五蕴生厌,厌故离欲,离欲故解脱。解脱时你知道该做的梵行已做,该做的修行已完成,自己知道我还要回来投胎做什麽?

随时随处维持你的正念,有正念的人,不被欲望所左右,然后就能观照,观照境的无常,自己根门的无常,五蕴的无常,因为看到无常,所以才会厌倦于五蕴,厌倦故离,离故无欲,无欲故解脱。佛陀有说过,涅槃是贪痴的息灭。涅槃不是一个地方,它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世间有生死,但涅槃无生死。唯有放下了‘我’才能达到涅槃。若是‘有我’去到涅槃的地方,那‘无我’就不能成立了。

只 要学不断的看着身体、感受、心念、和法;你将会渐渐的修到自然能自动地觉知的境界,那时你见到的身体只是身体,它只是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界,没有一个人; 那时你感受到的只是感受,只是根触外界的感受,没有一个人;那时你知道的心念只是心念,只是根触外界的想念,没有一个人;那时你观察到的‘法’只是 ‘法’,只是身与心的现象,没有一个人!

问答题:
问:我刚才在打坐的时候,有一只苍蝇在我脸上飞来飞去。我就开始观照,苍蝇在我左脸,我就感觉这是触,就造成我一种难受的感觉。
答:那 个难受就是‘我’了,那个难受的感觉就是‘受是我’,‘受是属于我’,‘我在受里面’,‘受在我的里面’。你忍住的时候你要看那个‘我’,你要检讨那个 ‘我’,那个受是怎么样,如果你检讨那个触和那个受的时候,你会发现是六入缘触,触缘受,‘我’就不见了。如果你当下应用法的话,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 那个‘我’就消失掉。你一烦就是瞋恨心,那就是‘想是我’,‘想属于我’,‘我在想里面’,‘想在我里面’,结果还有‘识’,又产生‘行’,又产生 ‘受’,又产生‘想’,又执着‘身体是我’,五个蕴‘二十个我’马上就出来了。苍蝇只是飞两圈,两三秒,那个‘我’就很强地跑出来了。你要应用佛陀讲的两 句话:“你喜欢的不要靠近它,你不喜欢的不要逃掉。”你就靠着它看怎么样,你就在那边修了,苍蝇对你来讲是不喜欢的嘛,你就在那边修,你就忍住它。不会修 的人是修忍,会修的人在那边静静观察,觉知,觉知,看那个‘我’是怎么样生起,来对付那个‘我’。

问:何为身?内身?外身?内外身?心当何止何依才不慌乱惊忧?愿尊者解答。 答:以修出入息或安般念来说。何为身?即是呼吸。内身?即是入息。外身?即是出息。内外身?即是入出息。心当何止何依才不慌乱惊忧?心依止出入息就不会失 念或慌乱惊忧?为啥呢?心依安般念能得定,得定即能见到真相,即是全身只是地大的肺部的膨缩,腹肚皮的伸缩;息只是风大的出入肺部而已;口里的口水是水 大,与及其他的尿、汗、血等是水大;火大是身里的温度,消化的温度等而已。自己只是地水火风四大而已,就再也见不到一个人或众生。我们的慌乱惊忧,不就是 根源于身吗?破了长劫以来的身见,不就是没了源于身的慌乱惊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死随念(Marananus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