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处、界以及门和根?

居士的问题如下:

1.什么是处、界以及门和根?

答:处(āyatana)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ajjhattika āyatana)、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bāhira āyatana)。

界(dhatu)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和色、声、香、味、触、法六所缘(目标alambana)、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vinnanam),这六识都是心。界在阿毗达摩里有五识界和七识界,五识界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和身识界,五识界靠五净色与各自的依处转起。五识界加上意界与意识界成七识界,意界是三意界(一种转向心(五门)和两种领受心,由心脏转起),这意界其实就是意门。意识界是其余的八十九心扣除三意界。七识界就是八十九心,这些善不善唯作或出世间心可以依靠或不依靠心所依处转起。十八界在《阿毗达摩概要》的第七章。色界是指四大界(maha-dhatu)。

门(dvara)是指三业之门,意门、口门、和身门;眼、耳、鼻、舌、身也是门,它是指五净色(pasadarupa): 眼净色(cakkhuppasada)、耳净色(sotappasada)、鼻净色(ghanappasada)、舌净色(jivhappasada)、和身净色(kayappasada),这五净色都是根(indriya);眼净色是眼门心路之门,识知光与外色,其余类推;意门(manodvara)是有分心(bhavanga)。从眼门来说,眼的作用是看,有目标或所缘才能看,看是要有光和色,才能通过眼门,产生眼识,意门才会配和眼门识知目标,由触生受,受生爱、取、造业,如此流转三界。

根(indriya)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根即是门,但要知道意门不是净色。

根也指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包括了六根、性根、受根、修行根。

2.我看《阿毗达摩概要》的时候发现了意根、意处还有意界的分类,但是始终搞不明白。查看了菩提长老以及《法集论》发现意见好像并不相同,观点不一致。在《阿毗达摩概要》当中解释意处就是意根,那么为什么一个是处一个是根呢?他们相同吗?

答:十二处(indriya):即眼、耳、鼻、舌、身、意处,和色、声、香、味、触、法处。 前六处是内六处,后六处是外六处,内六处可以称为根,但是外六处不是根。‘根’是后来的名词。‘处’ (āyatana)比较好。这样不会与二十二根混乱。意界是十八界之一,在《阿毗达摩概要》里的意界是三意界(一种转向心(五门)和两种领受心,由心脏转起),意根是心所依处,心脏是心与心所的依处,所以意根在此。在《阿毗达摩概要》里意处不是意根,意处比意门更广,意处代表整个识蕴。请看下表:经部与论部的分类;


五蕴:-色 境尘 处,门 识 19
色 1 眼 6 眼识 11
声 2 耳 7 耳识 12
香 3 鼻 8 鼻识 13 五识
味 4 舌 9 舌识 14
触 5 身 10 身识 15
意识(一种转向心 18 意识界(86心)
(五门)和两种领受心
五尘 六处 六识

法尘 16

五蕴:- 色 RUPA 受 (VEDANA) 17
1, 2, 3, 4, 5 想 (SANNA) 17
6, 7, 8, 9, 10 行 (SANKHARA) 17

意17 识 (VINNANAM)
11, 12, 13, 14, 15, 18, 19

十八界: 1 - 18
十二处: 外六处bāhira āyatana 1,2,3,4,5,16
内六处ajjhattika āyatana 6,7,8,9,10,17


3.意处是七识界==五识界+意界+意识界。经典当中提到根、尘相触生识。那么意根和法尘相触生意识。那么等于意处与法尘相触,是否等于说五根与五尘相触生起的不是五识而是意识呢?或者说前五识就是意识呢? 意界包含在意根当中,那么意界+法尘=意识,这样对么?意识界也包含在意根当中,那么意识+法尘=意识,这样对么?那么意界怎么划分呢?为什么如此划分呢?意界x(意门√)的作用是什么呢?

答:界有五识界和七识界,五识界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和身识界。五识界加上意界(manodhatu)与意识界(manovinnanadhatu)成七识界,意界是三意界(一种转向心(五门)和两种领受心),这意界其实就是意门。意根是心所依处。意识界是其余的八十九心扣除三意界(意门)。七识界就是八十九心。五根与五尘相触生起的是五识而不是意识,意识是配合五识和意门才生起,因此成第六识。心脏是心与心所的依处,可以说意根在此。

意界不包含在意根当中,意界是三意界(一种转向心(五门)和两种领受心,由心脏转起),法尘也叫法所缘(dhammarammana),它有六种:净色、微细色、心、心所、涅盘、和概念。一切的外界是由六处辨别净色、微细色、心、心所、和概念来识知,出世间的涅盘也是。意界+法尘=意识,这是对的。意识界包含在意根当中,可以这么说。意识+法尘=意识,这不对,这是意识界,七识界就是八十九心。这是阿毗达摩的划分。

意界与意门的作用是什么呢?意门所代表的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五门。意门造业是代表所有的门。口门造业是意门和舌门。身门造业是意门与身门。意界是呈现于意门或意处的各种资料,意门用转向心和领受心接受,显现的就是意界与五识界到意识界的八十九心。

诸识可分别为六:(1)眼识(cakkhu-viññāna)。(2)耳识(sota-viññāna)。(3)鼻识(ghana-iññāna)。(4)舌识(jivha-viññāna)。(5)身识(kaya-viññāna)。(6)意识(mano-viññāna)。末那识(manas)与阿赖耶识(Alaya),这是初期大乘佛法的著名论师无著(Asanga)添加的名词。心的特相是识知目标(vijānana);作用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者,并与诸心所相伴;现起是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sandhāna);近因是名色(nāmarūpa),因心须依靠心所与色法而生起。在巴利文vi是指分析的作用,janam是指知的作用,‘识’在缘起十二支之中,排在无明,行之后的第三位。但以字根的意思来看,它表示‘执着,疑惑的判别,认识’之意。 「识」是认识、认知的作用。它表达根本关键性的问题是:疑惑、不决及无
明所产生的贪、嗔及痴三毒。 名色与识不是主客的关系,而是缘的关系。

从阿毗达摩论的分析看,识专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这识因为有前世的业识,再加上今世的各种善恶业识,它是充满变数的,所以不可能是同一不变的前生识,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它是无常的,凡是变异无常的皆不圆满,皆能产生苦,皆不是我。若是我,应该是一,恒常不变的,不会带来苦。若此识是我,应能有所控制,不应转起于三有、四生、六趣、七识住及八有情居处。识是因缘生的,因缘具足时生起,既然识是因缘生,当因缘不存在时,识就灭了。众生对识的邪见有如嗏帝比丘一样,认为识是自己,三世轮回属于同一个人。( 《中阿含》大品卷五十四《嗏帝经》) 如此推断,此识应非是我。在结生时,欲界及化生、湿生及有性根而具有六处者,在结生的剎那现起眼、耳、鼻、舌、身、心所依、性根等七十法及三非色蕴(受、想、行)的名色法。佛澄清并解释对识正确的真理:「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知我如是说法,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说,识因缘故起,我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己说意识。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如是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若识随所缘而变,随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而变化生识,这识怎么会是我呢? 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世尊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一切有识知相的总括为识蕴。识即是心与意的同义异字,识知相也即是识的自性。心的活动只是纯粹的识知过程,这过程是因缘法,并无一个‘自我’在进行识知的活动,这活动本身是生灭法,是无常的。

《阿毗达摩概要》第三章的解释;界有五识界和七识界,五识界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和身识界。五识界加上意界(manodhatu)与意识界(manovinnanadhatu)成七识界,意界是三意界(一种转向心(五门)和两种领受心,由心脏转起),这意界其实就是意门,意根可说是心所依处。意识界是其余的八十九心扣除三意界(意门)。七识界就是众生所有的心==八十九心。意界只能粗浅的识知目标,加上五识界,能认识得强些,加上意识界,我们对外界的认识就更圆满了。

根据经部的解释,意根和法尘相触生意识、意处与法尘相触生意识。五根与五尘相触生起的是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配合意根而成意识以识知五尘。这是经部的说法。前五识是前五识,意识是意识,前五识不是意识。意界不包括在意根当中,意根是意根,意界是意界,意根认识意界。意界=法尘,意识是意根对意界=法尘的认识。意门(意处,意根)的作用是配合五根认识五尘。

4.在菩提长老的《正见经中十二支缘起》一文中这样解释意处:“什么是「意处」?前五处的作用就如一扇门或基础,能让认识作用产生,而「意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能作为生起六种意识心的基础。我必须强调「意处」不是什么物质性能让心生起的东西,不是物质或色法。后来的佛教文献中,有个名词叫作「心所依处」,但这不是「意处」。「意处」可说是一种功能,让意识心生起的「门」。” 菩提长老似乎认为意处是意门,那么什么是意门呢?它和意根一样么?

答:菩提长老:“什么是「意处」?前五处的作用就如一扇门或基础,能让认识作用产生,而「意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能作为生起六种意识心的基础。我必须强调「意处」不是什么物质性能让心生起的东西,不是物质或色法。后来的佛教文献中,有个名词叫作「心所依处」,但这不是「意处」。「意处」可说是一种功能,让意识心生起的「门」。”这是正确的解释。如我上面回答问题3所示。意门就是意处。

5.法集论提到:“《法集论》:在此时什么是意处?凡是在此时的1心、2意、3有意(意图)、4心脏、5净意、6意念、7意处、8意根、9识、10识蕴、11、相属於的意识界,在此时是意处。(Dhammasangaṇi :Katamam tasmim samaye manāyatanam hoti? Yam tasmim samaye 1cittam 2 mano 3 mānasam 4 hadayam 5 pannaram 6 mano 7 manāyatanam 8 manindriyam 9 vinnānam 10 vinnānakkhandho 11 tajjāmanovinnānadhātu--idam tasmim samaye manāyatanam hoti.)” 这里似乎有人认为意根可以是心脏,即色法。概要当中说意根是名法,这是怎么回事?

答:“《法集论》:在此时什么是意处?凡是在此时的1心、2意、3有意(意图)、4心脏、5净意、6意念、7意处、8意根、9识、10识蕴、11、相属於的意识界,在此时是意处。”这是正确的广释。意根是色法, 心所依处;《清净道论》中指是心脏中的小空洞,收藏着血,意界及意识界得以生起。概要当中说意根是名法,这在第七章,意处包括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和意识界。这是对的。意处就是整个的识蕴。它是八十九心。

6.菩提长老一文当中这样写道“据我的了解,经典中并没有非常清楚地解释「意处」。文献中提及或说明「意处」时,好像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已经明白知道,所以并无明确的解释。因此,至阿毘达磨时代,「意处」就被解释、探讨、分析。不同阿毘达磨学派的论师对「意处」有不同的解释、分析,有不同的讲法,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南传上座部中对「意处」的看法也不同:有的认为「意处」是「有分识」,也就是识潜伏的心相续流,总之说就是「意门转向心」,在心尚未生起的意门,与心在一起,就叫做「意处」。” 菩提长老这个说法对么?

答:菩提长老这里的解说我不同意。《法集论》的说法比较可取。阿毘达磨的论师对「意处」的看法是认为「意处」是‘有分识’,也就是识潜在的心相续流,细说就是「意门转向心」。

7.似乎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答案,那么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么? 可能我的问题有一些混乱,经典明明提到了意处,但是我却不知道意处是什么。因为我也没有搞清楚根、处、门、界以及意、意界、意根、意处、意门、意识界他们具体是什么,表示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划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希望Bhante能够慈悲给予详细的开示。

答:你的问题已予解答如上。

8.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帕奥禅师似乎引用过净饭王在家证得了阿罗汉的经文,那么在家人证得了阿罗汉一定要当天出家吗?这个问题佛友之间一直在争论,到底有没有经典的依据说必须当天出家不出家就会当天般涅槃呢??

答:我还没找到在家人证得了阿罗汉一定要当天出家的经文根据。不能回答,还请见谅。

不过马来西亚的摩悟陀长老在他的“南北传的差别”一文中说:「在南传教义中,一位在家众,最高也只可以证到第三果位(阿那含),而且一位菩萨是不能证果位的众生(证了果位的菩萨,就是佛,生死已了,入大涅盘后也不受后有)。如果一位在家众证到阿罗汉果位,他就要出离世间,在一天之内成为一位比丘或比丘尼,不然他的色身就要入灭 (可能他或她了解到成为一个在家众对他来说再也无意思)。证据可从阁玛 (Khema) 皇后证阿罗汉果位中说明,而且佛陀告诉她应该马上受比丘尼戒不然就要入灭了。这也可从米玲拉邦哈 (Milinda Panha) 中的阿罗汉那嘎杜那 (Nagasena) 也有证明这些。」

或者你可以採纳这种解释。佛的父亲净饭王在临死时也被佛帮助而证得阿罗汉果位,不过他很快就涅盘了。

法增比丘29/12/2010于台湾台北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身体的32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