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离欲、与灭尽---3




厌离、离欲、与灭尽---3

4.3七种断烦恼法

在《中阿含》的《漏尽经》里佛陀教导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如下:

(1)有漏从见断:由於正知正见的缘故才能断烦恼。遇到善友善知识,听闻圣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实践正法,如实的知苦、苦之因、苦之灭、苦灭的方法。断除我见、疑(佛法僧三宝)和对戒律与道法的戒禁取三结。并且断除常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见解)、与断见(死了就没了的见解),消除对三世的疑虑,如:我有过去世吗?我无过去世吗?我有来世吗?我无来世吗等?自疑我是谁呢?众生那儿来呢?有灵魂吗?无灵魂吗等等的邪见?

(2)有漏从护断:由於防护、收摄自己的六根来断除烦恼。当我们的六个根门对着外头的六境(色相、声音、香气、味道、身触之境、法)时,能对心加以防护,修持不净观来断除对六境所生的欲贪。

(3)有漏从离断:远离险恶的环境来对付烦恼。远离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等;远离恶道、深坑、沟涧、深泉、山岩等;这些是比喻远离恶知识、恶友、恶外道、恶邻居、恶居住处。若与恶伴党相处,不坏也学坏,对圣道不疑也会生疑。

(4)有漏从用断:当穿用衣服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妆扮身体,只是为了防止蚊虫、风雨、寒热的缘故,及为了遮羞。当受用饮食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使身体肥壮,只为身体能够长期健康,去除烦恼忧愁,旧病痊愈,新病不生,而为了修习清净梵行。当使用房舍、床褥、卧具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装饰身体,只是为了身体疲倦时,得以用它休息及静坐。当服用汤药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不是为了使身体肥壮,只为去除病恼,而能保住命根。

(5)有漏从忍断:由於忍受苦楚来断除烦恼,常想精进修习断除恶法,修习善法。遇到有恶境磨练时,如饥渴、寒热、蚊蝇、蚤虱、风日所逼,恶人的恶声、捶杖、拳头所辱,乃至身遇诸病,极为苦痛,乃至命欲断绝时,种种极苦不乐之事皆能忍受。若不能忍受,烦恼忧愁就会生起,若能忍受苦恼,烦恼不会生起。

(6)有漏从除断:由除去、断除、舍离来断烦恼。当烦恼生起时,思惟该如何舍离或除去这烦恼,观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缘,断除烦恼之因与缘,就不会再受烦恼来困扰我们的心了。并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攀取外缘外境;因此靠思惟无常、苦、无我三法印的法则,来断除根本的攀缘和执取(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除去心中对外境所生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使忧恼不生。

(7)有漏从思惟断:由修习培养七种觉悟的因素来断除烦恼。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为主要的原则修习七觉支。修习四念处来培养念觉支、修习决择善恶法来培养择法觉支、修习精进断恶修善来培养精进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喜悦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轻安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定觉支、修习观照来培养舍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灭尽诸烦恼结使,而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

灭尽的思惟

灭尽是指对五取蕴的灭尽无馀。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因为如此的执取,才会生起欲。

在《杂阿含109经》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

(1)云何见色是我?得地(地遍定)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把内色外色当做我。)

(2)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我所有)。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把受、想、行、识当做我。)

(3)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色在受、想、行、识中。)

(4)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受、想、行、识在色中。)

(5)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把六受身当做我。)

(6)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把色、想、行、识当做我,受是我所有。)

(7)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受在色、想、行、识中。)

(8)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色、想、行、识在受中。)

(9)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把六想身当做我。)

(10)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把色、受、行、识当做我,想是我所有。)

(11)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想在色、受、行、识中。)

(12)云何见想中我?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色、受、行、识在想中。)

(13)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把六思身当做我。)

(14)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 。(把色、受、想、识当做我,行是我所有。)

(15)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行在色、受、想、识中。)

(16)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色、受、想、识在行中。)

(17)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把六识身当做我。)

(18)云何见识异我?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 。(把色、受、想、行当做我,识是我所有。)

(19)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识在色、受、想、行中。)

(20)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色、受、想、行在识中。)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生,不取,不着,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教导说:「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这一段是以三法印的无常、苦、无我来观照五蕴而生起观智的阶段。这在《五阴譬喻经》里佛比喻色如泡沫聚,因为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还要依十一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如此思惟,如实地观察五蕴,以离于五蕴之摆布。

修行道的次第浓缩的是破除无明;再详細的说是止观兼修;再详细的是修戒定慧三学;再详细的是修上述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步骤,或是四念处;再详细的是修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再详细的是修七觉支的正念、择法、精進、喜悦、輕安、禅定、慧捨;再详细的是修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再详细的是修三十七菩提分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们的善根都很差,要学习的内容是很多的。

四双八辈

四双八辈是谁呢? 他们是: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良好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直接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正确的修持佛法以求脱离苦,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适当的依教奉行,修习清净梵行;他们即是四双八辈行者(CATTĀRI PURISAYUGĀNI ATTHAPURISA-PUGGALĀ),(向须沱洹,须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罗汉,阿罗汉[四果])那才是世尊的追随者僧伽,应当虔诚礼敬,应当热忱欢迎,应当布施供养,应当合什敬礼,是世间的无上福田。(《南传佛法朝暮课诵》)

佛在《大涅盘经》里对须跋(Subhadda)说:「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无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因此这四双八辈是佛圣道的圣者。这是指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magga cittā)和四果智(Phala citta)。‘余漏智’(Paccave-kkhaņañāņa)是指四道向的圣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根据《清净道论》与《阿毘达摩概要精解》所述:

(1a) 须陀洹道智──它即是须陀洹道智,须陀洹义入流,即必趣向涅盘之流,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它是在行舍智之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他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犹如一位要跳过大水沟而站在彼岸的人,快快跑来,握住挂悬在河水此岸的树枝上的绳子或木杖,而跳跃过彼岸,到达彼岸之上时,便放弃它(绳或杖),仍动摇其身体于彼岸,然后才渐渐站稳。如此这瑜伽者亦欲住于有、生、趣、(识)、(有情)居的彼岸涅盘,以生灭随观等急速而行,以随顺转向(心)而把握住挂悬在树枝上的色绳或受等的任何杖为无常苦无我,不即刻放弃它,而以第一随顺心跳跃,以第二(随顺心)倾向于涅盘,犹如那人倾身赴于彼岸,以第三(随顺心)而成就将近于当证的涅盘,犹如那人到达彼岸的上方,由于彼心(第三心)之不放弃了那自己的所缘,以种姓心而证离(有为)行的彼岸涅盘。因为对一(涅盘)所缘是未曾修习过的,所以不即刻善住,犹如那人依然动摇其身,此后以道智而得善住。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即家家(Kolankola)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和一种(Ekabījī)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

(1b) 须陀洹果智──在行舍智之后,于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须陀洹得果后会生起两三个剎那的果心,在七个速行心里,二个随顺心,第三是种姓心,第四是道心,最后三个是果心,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第四是种姓心,第五是道心,最后两个是果心。果智之后再以‘返照智’(思惟余漏智)作五项观察:观察道、果、已断的烦恼、残余的烦恼及涅盘。在此(须陀洹道)智之后,生起其(须陀洹道的)异熟或二或三(剎那)的(须陀洹)果心。证果之后,他的心便落入有分。自此既断有分,为观察于道而生起意门转向心。此(心)灭时,次第的(生起了)观察道的七速行心。于是再落入有分,同样的为了观察果等而生起转向等。

由于它们的生起,他(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盘。即是他(一)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二)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三)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四)‘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五)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他是第二圣者。同样的斯陀含、阿那含亦如须陀洹(也各有这五种观察)。

(2a)斯陀含道智──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在种姓之后生起斯陀含道,与彼相应的智为斯陀含道智。斯陀含道是向二果的第三圣者﹐此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瞋与痴,烦恼虽还会生起,但困扰力弱。如是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斯陀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

(2b)斯陀含果智──如前所说,它有两三个果心(速行心),至此就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斯陀含有五种,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是第四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3a)阿那含道智──斯陀含圣弟子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行道者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阿那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3b)阿那含果智──它有两三个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或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他是第六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佛说:「诸比丘!若不断此六法,则不能证不还果。诸比丘!若断六法,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无慧等。诸比丘!若断此六法者,则能证不还果。」(《增支部》6.65)

(4a)阿罗汉道智──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yasam-yojana),但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而在‘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与彼相应之道智。

佛说:「诸比丘!若断此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以何为六耶?即:慢、卑慢、过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增支部》6.76)佛又说:「诸比丘!若断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以何为六耶?即:失念(掉举)、不正智、不守护根门、于食不知量、诡诈、虚谈(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增支部》6.76)

(4b)阿罗汉果智──他也有两三个果心,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供者。阿罗汉(Arahant)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是第八圣者。四种观察如前述,但没有 ‘余漏智’。

在三界里,欲界的众生都有六根或六门,心路过程与造业依六门生起,心与心所法则依六依处的色法生起,所以我们有视、听、嗅、嚐、触及想的感觉。在色界的众生无鼻、舌、身三依处,虽然他们有这些根门的外形,但无净色,所以不能作嗅、嚐、及触的依处,因为这三门的体验比眼、耳为粗,所以他们只有眼、耳、及意的感觉,而无嗅、嚐、及触的感觉。在无色界的众生则完全无根门与依处,这些众生虽有意识,但是无依处。由此可知,根门多,欲望就多,修行出离于三界,是在认识三界的过患,欲望由六根门与六所缘依六依处生起,因此不断造业(kamma),累积的业随其轻重而在死时产生业相(kammanimitta)与趣相(gatinimitta),随人所作业,则各受其报。三界如火宅,为欲所烧,根门与依处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合成,无常变易,而我们却错误的当成是我或我所有,随业受报,又能怪谁?由此可知,四双八辈圣者确是了不起。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证能证。我们的污染这么重,又如何能与彼等相比呢?为了希求圣人的境界,我们只有尽快去修习正确的法门。

用正确的修法争取成果

人生极短暂,几十年一下子就完了,我们绝对不能浪费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几时会死,而我们的善业极少,平常都在造贪瞋痴的恶业,这一世只是侥幸让我得到人身,若不珍惜这难逢的机会修行,我要更待何时呢?下一世若去到恶道,而这种机会很大,在那里无法修行,只有受苦而已。因此我应珍惜今生的机缘,在修行路上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修行要能够成功,会有成果,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果,不能胡里胡涂盲修瞎练。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许多人学了很多年,还在那团团转,有些贪瞋痴比以前还严重,根本找不到正道,也不能证果,因此一定要应用头脑,常正思惟,检讨方向与成果,南传的佛法是原始的佛陀教法,着重回归佛陀的正法与律来引导修行,请问一问你自己,我修了这些年,有进步吗?我比六个月前是进步还是退步了?问题出在那里?我能找谁来讨论一下吗?若能常常这样如理思惟,修行就会进步,才会有成果。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0年3月18日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学习南传佛法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人中之狮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