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知究竟真实法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自觉》
如何认知究竟真实法

法增法师 (Bhikkhu Dhammavaro)

在三界和或宇宙里所有的现象都是色法或心法。色心二法是究竟法Paramattha是实相,涅盘也是究竟法。色法通常指物质,心法通常指心和心所,这些都是行法。我们天天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若是没有修持的好,一定被迷惑,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

概念法

我们对这世界的认知,都是以观念或概念来进行,它是我们心的想象或构想。概念是我们的意识对名色法的定义。

概念可以分为很多种;有‘意义概念’(attha- paññatti),又分为‘形状概念’(santhana- paññatti),如山岳河川等;‘组合概念’(samuha- paññatti),如屋子、车子、村落、人等;‘方向概念’(disa- paññatti),如东、西、南、北等方向;‘时间概念’(kala- paññatti),如早晨、中午、下午、星期、月等;‘空间概念’(akasa- paññatti),如井、山洞等;‘相概念’(nimitta- paññatti),如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相等。‘名字概念’(nama- paññatti),又分为‘真实(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如我们对五蕴以「色」、「受」、「想」、「行」、「识」、等说明究竟存在之法;‘不真实(a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如我们以「地」、「山岳」、「河川」等名词来说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因它们是四大假合的因缘法;‘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如说「拥有六神通的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但「拥有者」只是由心所想象构成的;‘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如「女人的声音」,声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则不是;‘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如「眼识」,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真实究竟存在的;‘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如「国王的儿 子」,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这些是世俗谛里的概念(paññatti)或观念,都不是真实的,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因为这些现象是组合的,构成的,缘起的,它是可以被分解开,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真实法。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构想而生起的,它们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从究竟法来看,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不过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这一切全是色蕴。因此根本没有一个人,或众生。宇宙星系山河大地也不过是四大种的元素色。

相应部5.10佛教导说因它们是机件的组合,故名为;同样的道理,因为是五蕴的组合,故名为

我们如何能够不通过概念化的思维而能认识到究竟法呢?

首先我们须认识概念如何生起。

在十二缘起支里: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当我们的六根门开着时,它们会自动的去缘取相应的境,眼会去缘取相应的色相,耳会去缘取相应的声等等,概念在触时就生起了。

在阿毗达摩里,它分析五门心路过程如下:

有分心》过去有分心》有分波动》有分断》五门转向》五识》领受心》推度心》确定心》七速行心》二彼所缘心》有分心

当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接触五门而产生五识后,我们对境尘的概念就在心里生起。

意门心路过程则是:

有分心》有分波动》有分断》意门转向》七速行心》二彼所缘心》有分心

意门转向之后,概念就生起。

这些心路过程都是快速的生起和灭去。一天之中我们经历了千千万万个概念。然后我们就认为它们是我的,于是它们就占有并扰乱了我们的心。

如何认知究竟法

1.依正念觉知

在《相应部IV.72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听、想时,即刻观照,連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就无法生起。」

因为不能看到无常,我们会执着概念并落入五蕴的魔掌,无我的觉知就不会生起。

佛对弥醯(Meghiya)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

佛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 sutta)这是从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在《婆醯经里婆醯尊者在听闻佛陀简短的开示:婆醯迦(Bahiya)!你应修习,在看时,只有看;在听时,只有听;在觉触时(嗅、尝)也只有觉到;在思时也只有想到。」他听完后观照五蕴无我,就证悟了阿罗汉道果。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精勤于修习好身念处,以及自身的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止观俱修。

大念处经长部22里佛陀教导说: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受,心,法),观身(受,心,法)而住,精勤(巴ātāpī),正知正念(巴sampajāno satimā),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在日常生活里,精勤,依正知正念,修习身念处,正念觉知四威仪乃至一切所有仪态,和修习安般念(出入息念),这样就会成就戒与定。

2.破除整体想,坚固想

大念处经长部22里佛教导说:诸比丘!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上至头发,下至跖底(足),()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物、排泄物、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黏液、关节液、尿。

这是修习三十二身分,用来破除我们对自身是‘我的’邪见(Sakayya ditthi),破除整体想,和坚固想。平常我们观照自身从头到脚可能已做了百千次,但都是以观念或概念进行着,有时还模模糊糊的,各个部位及形状还不清楚。要是先以安般念清净心,让心明净,再来观照自身从头到脚的三十二身分,绝对会很快,而且很清楚,并且让我们清明的知道,这身不是‘我的’。这就破除了对身的观念或概念,见到真实的‘色’究竟法。

四界分别观是另一个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见的有效方法,要修四界分别观,首先要在全身各处个别部位辨识四界的八种特相:地界的特相:硬、粗。水界的特相:流动、黏结。火界的特相:冷、热。风界的特相:支持、推动。

3. 生灭法破除连续想

大念处经里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所以不只是观身,内身,外身,和内外身;还要观生法,观灭法,观生灭法。到这里还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佛说:「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智识所成’是指意义概念,而‘忆念所成’是指名字概念,在这两种概念之下,都应该认识它只是‘身’,而不是我的‘身’。

虽然在这阶段算是观照,但还是不能彻底破除概念,唯有观照到生灭的‘身’,知道这色身是父母因缘和其他缘而出现的,然后在世上一段时间,依四食而住世,最后身体坏了死去,就能破除对自己身体的连续想,才会对这不断出现的色身感到厌倦,而舍弃它。

4.断除‘想’和‘识’

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与识有关,离开不了识。触境后断识就除去概念。

在《杂阿含80经》里佛说:「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佛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

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我们的想或识是根植于六个根门,当根与尘接触时,识就生起,想接踵而来。如何断想或断识呢?不是去睡觉,睡时人还会做梦。而是平时靠正念,正知根尘的接触的过程,它们只是‘过程’,不是我的识或想,以这样的正知(samapajañña),通过长期的观照,你会厌倦于想,在想一生起时就停止它,并且马上知道它并不是我或我的,这样你就能自在于念迹,不让想左右你的心。于是想才能停止。‘不想’不会变成白痴,而是变得‘醒觉’,达到寂靜

佛陀在《界分别经MN 140 Dhatuvibhanga Sutta》里卜库沙地比丘(Pukkusati)说:「心安住者,诸想之流不奔驰诸想之流不奔驰者,牟尼称为寂靜。不放逸于慧(pañña),护持於真谛(sacca),增长捨(caga)力,如实学寂靜(upasama) 。」当想不生时,心就静下来,犹如定一样,观念或概念不生,观照时就会生起慧,再以四圣谛印证,就知想的业是苦,想灭就苦灭,苦灭就老死灭。这种情况下,唯有‘捨想’而已,这就是八正道的‘正思维’。

马哈希尊者(Mahasi)回答一个问题:您能描述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在究竟意义上证知无我吗?他答道:有的人认为,当你观身体为微粒而失去了身体的形体感的时候,证悟无我就发生了。实际上,不管你修什麽方法,仅仅是失去身体的固态感或形体感不是证知无我。这是因为你清晰地经历能知之心并认它为“我”或“自我”。这类似于无色界的梵天众,他们没有形体,但仍然误以为他们的心是“我”或“自我”。所以仅仅是失去固体形态感并不意味着证知无我。只有当你观照身心发生的刹那,见到它们依其自身因缘生起灭去而没有任何主宰,这才是在究竟意义上证悟无我。



法增比丘谨识,佛历二五五五年七月十二日于佛宝寺。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www.theravadins.org/ 南传上座部佛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死随念(Marananus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