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十结与结的生起与灭尽

法增法师

十结是烦恼(kilesa)的同义词或另一种分类法。佛陀要我们了知缘内六处(根)与外六处(尘、境)这二者而生起的结(Samyojanāni)。这些结有十种:贪欲、瞋恨、我慢、邪见、疑、戒禁取、有爱(继续存在之欲)、嫉、悭、无明。结生起除了根与尘之外,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把无常当常,视苦为乐,无我为有我,不净为净。根据佛经十结的解释是五下分结有:疑,戒禁取,身见,欲贪,瞋恚;一个行者破前三结证须陀洹果(sotapanna初果),消弱后二结证斯陀洹果(sakadagamin二果),破后二结证阿那含果(anagamin三果)。五上分结有: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一个行者破五上分结证阿罗汉果(arahant四果)。以下依论藏的看法个别解释:

(1) 贪欲结(lobh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一个不善因。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的境,这执着是因为它在触后能生起乐受的缘故。这个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贪欲结。它生起的过程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贪爱、缘贪爱有取。若从四圣谛来看,应该观照它的现起是苦,并去寻找它的的原因,然后决心断除苦及依八正道的方法除苦。若从心路过程来研究,有分心在境色撞击根门后,有分心就中断。进入五根门转向的阶段,五门转向就是心在接触时以相应的根门去面对外境,比如眼门对外色,耳门对声等等,根门在领受,推度,确定后,意念的贪欲结起速行心七次,这速行心中的名法根据个别的情况可从十九到廿二个1。在修行时,是要观照它的生起,及它生起的相应名法。它的对治是观照无常,不净等特性。

(2) 瞋恨结(dosa)

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二个不善因。若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之境,并执着于它在接触后所生的苦或可厌性,于是瞋恨结就在心中生起。若从十二因缘的解释亦如上述,若从四圣谛来看,亦如上述。这是由不正思惟所产生的。它的对治是修慈悲。

(3) 我慢结(māna)

慢是一种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己称赞自己,现起是虚荣,近因是生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极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会使一个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于自我评估,自认比别人优越,不如或相等。它的对治是以无常观,不净观和正思惟来消除。

(4) 邪见结(sakkaya ditthi)

邪见是肯定出现在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它是一种对五蕴执着的不善心所,阿毗达摩论解释它是一种错误见。其特相是不明智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是乐,是有我,是净。它的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等。它的对治也与慢一样。关于邪见的详细分析请看下方戒禁取结。

(5) 疑结(vicikīcchā)

这是指对宗教的疑,从佛法看是不相信三宝,不相信三世,不信缘起,也不会对戒定慧学加以修持。它的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疑不决及有多种立场,它的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它的对治是培育信,以及亲近善知识,靠多闻、多思、多修来消除这些疑惑。

(6) 戒禁取结Sīlabbataparāmāsa

若人相信并执着于宗教的仪式或某种形式的修行法,认为这样做能有力量排除障碍并净化一个行者,戒禁取结就于此生起。印度教徒在这方面尤为显著。佛在《经集》小品第二章《荤腥经》中说:「鱼、肉(指以鱼肉祭拜)、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戒禁取结的对治主要是靠正思惟,依正思惟生起正见。

邪见是许多学佛者的要害,这是当他们的心转向求道时,他们依世俗的想法来行道,不是依圣道的正见与正思惟配合来行圣道,因此生起诸多不正见不正思惟,以邪精进而执取某种外表形式的邪道法来修行。

根据《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里佛提出的六十二见,其中十八见属于过去事,四十四见属于未来事。一个戒禁取者至少执取一半以上(即三十见以上)。

那是执取我是有色或无色的常见、亦不有色亦不无色为有我见、天为常人间为无常见、我与世界有限无限见、亦不有限亦不无限为有我见、有后世见无后世见、一想为有我见、少思想为有我见、种种思想为有我见,无量思想为有我见、乐为有我见、苦为有我见、苦乐为有我见、不苦不乐为有我见、有善恶之殃福或无善恶之殃福见、何所善何所恶见、当行何等不当行何等见、何所恶道何所善道见、当作何等行为苦见、当作何等行为乐见、教某人当如是见、教余人当如是见、当如是不如是见、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不如是亦当如是亦不如是见、执着于死后四大碎败灭尽无后世的断见、死后更有我在欲天或色界天后世不复生死之见、死后去色无意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虚空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量识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无所有处后世不复生死见、死后住非想非无想处后世不复生死见、现在世俗的涅盘见如以各四禅定为灭尽之境后世不复生死之见等常见。因此装着金银珍宝、食失其时(过午食),受男女奴婢,受鸡羊猪,受树果菜园自取食之,受人信施复共诤讼,杂香涂身,作畜生业,作咒说,作鬼神事,预卜吉凶,不离五盖尘劳,为诸恶不善法乱其志,少知不多闻,诽谤如来,执持邪道。就像诸鱼于少水小泉中,为捕鱼人以罗网捕捉不得出生死。诸异道人,佛在世时能善为解说,诸天及人民悉能开解;在佛灭后,不能得见。若能断得戒禁取,至少可以消除一半以上的这些邪见。

(7) 有爱结(色爱Rūparāga,无色爱arūpa-rāga)

爱有三种:即欲爱、有爱、无有爱。这是对继续存在于世间的执取,这世间有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对于还未开始修行的凡夫来说,他们在欲尘里生存,日以继夜的在造作不善业与少许的善业,依十二因缘法,贪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凡夫一直随着他们的业流转,这有就是业,这是欲爱。有爱有三种:第一是常见俱生的爱,认为有一常恒的灵魂,在世界里生生世世的流转着;第二是对色界与无色界生命的爱;第三是对禅定的爱。这里谈的有爱结是第二种爱。

无有爱是与断见俱生的爱,认为死后就没有了,这是极严重的邪见。

对于已开始修行的行者来说,要是他们对佛法没有深刻的了解,由于不正见及不正思惟的关系,他们可能会执着成佛是去到一种清净的国土,或者因为执着于定的境界,而想常留在定境的色界或无色界,这依十二因缘法也是贪爱、取、有、生、老死。都是不能脱离三界,陷身于囹圄。上面所举的《梵网经》已经给予说明。

故此佛教导常要离欲,要对三界生起出离心,要勤修断烦恼,要正观诸行,不要再造新业(尤其是恶业),以及要舍。

阿罗汉道的色爱与无色爱两结,指的就是对色界与无色界的执著,除了对定境的执著外,对一切色相的执取,以及起心动念都会产生。对治的方法就是舍。

下面引《杂阿含536经》:「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云何名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言: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指不执取和执取的)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内身是自已体内的四大变化,外身是指体表感觉、别人或身外诸色相,内受是心受、外受是指身受,内心是心里的思惟、外心是指心向外攀缘的情形、他人因自已而起的心念,内法是自己的五盖、七觉支、五蕴、八正道等法、外法是指这些法的外缘。

这一段经文讨论的就是修舍,这是最高的修持,全面性的投入修持,一直修到把名色法都舍尽,无明破尽为止。

(8) 嫉结(issā)

这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且有厌恶之相,嫉的特相是对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现起是厌恶(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四无量心的随喜。

(9) 悭结(macchariya)

这也是一种与瞋恚相应的心,它是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它的特相是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现起是躲避(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它的对治是修布施。

(10) 无明结(avijjā)

它与痴(moha)是同义词。它的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ññāna)不能如实的知见究竟法,作用是覆蔽或不能澈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无明是属于痴心所。无明是对苦的现象不知晓,不观察苦生之因,不明白缘起的道理,以及不想办法脱离于苦。一起了无明就产生行,就会有业有的积集,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它的对治是培育慧(pañña)与智(ñāña),或心常无痴(amoha),慧能如实知见究竟法,作用如明灯照亮目标,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或定。

无明是对苦集灭道等四圣谛的无智;对前际、后际、前后际的无智;对于缘性与缘生法的无智;由于无智,把无常的身心名色法作常想,把轮回的痛苦作乐想而造作轮回的因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它有蒙昧的作用,障蔽的障蔽的现起,以漏为近因。于无始的轮回,使众有情在三有、四生、六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中徘徊不知出离。名色法的生,诸蕴的现前,由于无明集而有蕴集,妄计为有情的生。色法的破坏,诸蕴的破坏,妄计为有情的死。有情的生视为出现了新的身体,有情的死视为转移到另一个身体去。因为不了解蕴(khanddha)、处(āyatana)、界(dhātu)的缘生缘灭的关系而妄计有情从这一世界去到另一世界,或从他界来此界等。因此无明是轮回的根本。若能听闻法,通过修持与思惟,禅观于四圣谛,那无明就会渐次消减,破灭而证入涅盘,如此由于无明灭而蕴灭。行除了上述的福、非福、不动三行之外,还有身行、语行和心行三种合共六种是无明之缘而有行的说法。这些行共有二十九种思、八种欲界善思和十二种不善思共二十思起身行与语行。意行有色界禅(五思)和无色界禅(四思)共二十九思。这一切都以无明为缘而行生起。

关于无明结者,更与我们根本不知道苦与缘起有关,佛说:「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杂阿含710经》)。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而在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智。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在《杂阿含347经》里须深(Susima)和佛的问答提到的法住智和涅槃智,根据《大毘婆沙論》(卷110)中提到的法住智是指知苦、集、道智和缘起智。而涅槃智(破无明)是指知滅智和缘起滅智。所以若以《阿含经》的说法,一个行者具有法住智   即是“我生已尽,梵行未立,所作未办,自知不受后有。这是因为他还没真正的达到涅槃智,因为达到涅槃智是知苦、集、滅道智和缘起智。

杂阿含270里佛说:「譬如庵罗果着树猛风摇条果悉堕落。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是的,我们常为色相所困,为相继的假相所骗,忘了观照,不勤修习,以至怠慢於断除对三界的系缚。

这无明结是要渐次消减,破灭而证入涅盘的。在《杂阿含263经》里佛陀指出:「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复不欲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所以者何?以勤修习故。……譬如大舶,在于海边,经夏六月,风飘日暴,藤缀渐断。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一切结缚,使,烦恼,缠。渐得解脱。所以者何? 善修习故。」

结的灭尽

经文里说:「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知道结的生,然后思惟如何断除已生的结。

如是在观修十二处时,是要常常以正念观照根门与色尘接触后所生的结,以及它们如何生起,也知道(以正思惟)用方法来对治这已生的结,并灭除它们。须陀洹道是断灭五下分结前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也包括嫉和悭),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贪欲与瞋恨(五下分结的后两结)的灭尽,细的欲界贪欲与瞋恨则在阿那含道才灭尽,阿罗汉道则把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 (也叫有或有欲) 掉举恶作,我慢和无明灭尽。

在灭除这些结的修道的过程中,有时这些结是被暂时舍断(tadańga pahāna),有时是被镇伏舍断(vikkhambhana pahāna),若结永灭尽不再生起,才是正断舍断(samuccheda pahāna)。暂时舍断结是比如一个行者以守戒或修定使心中生起的结可以被暂时灭除,但过后因不正思惟等原因又生起结,镇伏舍断是以定力使心中的结能长久地镇伏而不出现。

注:
1. 《正念之道》,二六五页。根据《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它有五十五种执行速行心,其中十二是不善心。(一一四页)


法增比丘
澳洲佛宝寺
2013.2.20

评论

Unknown说…
您好 末學有一疑問
在無明結的部份 您文中提到阿含經說
“我生已尽,梵行未立,所作未办,自知不受后有。”
但我在別處看到的都是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跟您所寫的不一樣 請問是筆誤還是有不同的解釋?

謝謝
Unknown说…
您好 末學有一疑問
在無明結的部份 您文中提到阿含經說
“我生已尽,梵行未立,所作未办,自知不受后有。”
但我在別處看到的都是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跟您所寫的不一樣 請問是筆誤還是有不同的解釋?

謝謝
佛陀中道说…
因为一个行者具有法住智 即是“我生已尽,梵行未立,所作未办,自知不受后有。这是因为他还没真正的达到涅槃智。”
达到涅槃智是知苦、集、滅、道智和缘起智。那样达到涅槃智 即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身体的32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