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概念的方法

破除概念的方法

礼敬世尊,应供,等正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什么是概念paññatti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Dhamma),第一个是色法(rupa);从天空到山河大地,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动的和不动的,见的到与见不到的,和我们色身的色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美,丑,远,近的种种色法,无不是色法。第二个是名法(nama);我们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美,丑,远,近的种种四种名法,以及涅盘(nibbana),共五名法,无不是名法。

概念是我们的意识对名色法的定义。概念两种:所知概念panna-piyatta paññatti),和令知概念panna panato paññatti。虽然概念是属于世俗谛,而不是究竟谛,但是我们若不对这概念认识清楚,我们将会为概念长期所困,不能脱离。所知概念也叫做意义概念(attha- paññatti,比如我们对人体与其特相的认识,人有头,头发眉毛眼耳鼻咀,身体和两手两脚。令知概念也叫做名字概念(nama- paññatti,当我们见到人时即刻能生起人的概念,这概念名为‘人’。当我们见到人时,这两种概念是一起生起的,眼一见,意念马上就辨别。除非是从来没遇过的,眼见到时,那时只是形状概念,没有名字概念,等我们问清楚之后,才有名字概念

人从小孩子开始,就一直的在让翻滚变化的世界,愚弄得神魂颠倒。当见到新奇的事物,就会记存,然后自己给它命名,等得到正确的名字时就改正它,你只要看小孩子游戏的态度就知。这好比电脑记存资料在硬碟一样,记存资料在硬碟是意义概念,位置也是意义概念方向概念),给它命名的号码或名字是名字概念

众生被四颠倒所愚弄,因此就被邪(Ditthi, micchā-ditthi)稠林所重重困住把世间的无常事物看成是常,这叫常颠倒;甚至要把涅想象成是一国土境界,修行完后去那儿享受长生不死的快乐。把世间苦的事当成快乐,这叫乐颠倒天到处见得到的生老病死苦都视若无睹。把身体与种种不净之物看成是净,这叫净颠倒;天天洗啊扮啊抹啊扫啊,要把身体与地方整理干净,却忘了思惟这身的本质是不净。把无我的事物当成有我,这叫我颠倒;这邪见(六十二邪见)把我们紧紧地束缚在三界里,不得出离,也无能证悟涅

概念的分类

所知概念有以下六种概念:
1. 山岳河川等被称为‘形状概念’(
santhana- paññatti),因为它们与事物的形状相等。
2. 屋子、车子、村落、人等被称为‘组合概念’(samuha- paññatti),因为它们同事物的组合相等。
3. 东、西、南、北等方向被称为‘方向概念’(
dis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4. 早晨、中午、下午、星期、月等被称为‘时间概念’(kal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5. 井、山洞等被称为‘空间概念’(
akas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无可触 及物的空间。
6. 遍相等被称为‘相概念’(
nimitta- paññatti),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相。

令知概念有以下六种概念:
1. 真实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当我们对五蕴以「色」、「受」「」、「」、「」、等来说明究竟存在之法时,这是‘真实的直接概念因为色、受、等是究竟法,因此命名它们的概念是真实的直接概念。
2. 不真实a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当我们以「地」、「山岳」、「河川」等来说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时,这是;不真实的概念因为「地」、「山岳」、「河川」等词并不是究竟法,而是由心想象构成的世俗法。虽然这些概念是基于究竟法而有,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本身不是究竟法,因为它们不是真实的拥有自性地存在。而是四大假合的因缘法。
3.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说「拥有六神通的人」是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因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但「拥有者」只是由心想象构成。
4.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女人的声音」是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因为声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则不是如此。她是三十二身分四大组合的因缘法。
5.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眼识」是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因为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6.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国王的儿 子」是‘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因为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真实与不真实法

如何分辨是真实或是不真实的呢?可以这么说,佛所宣示的五蕴四谛十二因缘法是真实的,四究竟法是真实的,涅盘是真实的,而世间的一切,即是世俗谛里的概念(paññatti)或观念(paññatti),都是不真实的,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它们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我们所认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没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实的。若是真实的,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要它那样就那样,(相应部,无我相经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与不死,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我的;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当一个男人见到一个美女时,他不只是看,他会欣赏她的美貌,乃至生起非分之想,这从缘起来分析,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说:「痴之有情,依痴行恶,胜观之人,正知断痴,断于此世,决不再来」(《如是语十一经》)「他无一法,有覆群生,日夜流转,如为痴(无明,所)覆,然如舍痴,破除闇聚,更不流转,亦无他因。」(《如是语十四经》)「爱为第二,长夜流转。生此生彼,不超轮回,知此轮回,知此灾祸,爱之生时,无执爱心,比丘游行。」 (《如是语Itivuttaka十五经》)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这一切是色蕴没有一个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会放下执取。同样的道理,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到饿鬼,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所以它们是真实的概念

佛陀说: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烦恼魔与五阴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丢一团棉线不能穿过木门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拿一块湿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一个盛满水的水盆不能再装入水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中部,身念处经MN.119经》)

凡夫起心动念的执著

对色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这里我所说的,要是一个人不具足善根的话,第一他不会遇到善知识,第二若是见到也不会认识,第三若是遇到善知识,会听会看佛书,也不会明白。因此佛法的 修持特征是∶
1.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善说,佛善解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2. 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自见,自觉Sanditthiko)
3. 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无时的,不待时节,实时效应,时无间断Akāliko)
4. 是可奉行,可得成果(来见,可寻思,极善安立Ehipassiko)
5. 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诱导)(引导的,导引涅盘,见者不空Opanāyiko)
6.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智者各自证知的,智者自明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

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我,我所有,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是如何生起造作呢?佛陀说:「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南传法句经Dhamma-pada 1,2偈》 一切的造作皆始于意念的发动,随着引来口业与身业的造作。

爱欲的生起是因为当六个根门接触六境后,生起对境界乐受的爱恋,从缘起看:名色缘六入(六根),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业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在《杂阿含752经》里佛说:「佛告迦摩: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

爱欲的生起也可以从四识住来解释。在《杂阿含64经》中解释心()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攀缘执著(四识住):「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受、想、行、识)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

我们要认清四个识住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与结缚,对受想行识的爱与结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如何破除概念?

破除概念的方法是先分辨它是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一般上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全是意义概念。要辨别名字概念还要深入,必须靠正念与正思惟。

佛在《杂阿含265经》中将五蕴比喻为:「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燄,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为什么这样比喻呢?佛说:「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別。谛观分別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來、若现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远、若近。

比丘!谛观思惟分別,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这是通过认识种种不真实的概念,即聚沫、水上泡、春时燄、芭蕉、幻等等,来解释五蕴法是真实概念

相应部5.10佛教导说因它们机件组合,故名为;同样的道理,因为是五蕴的组合,故名为这是通过車的比喻,即是不真实的概念,来解释 是不真实的。

在观照的部分,大念处经长部22佛开示说:「诸比丘!犹如两口之袋,填进种种榖物,即:稻、粳、绿豆、豆颗、胡麻、糙米,具眼者解开之,得观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绿豆、此是豆颗、此是胡麻、此是糙米。这是通过两口之袋的比喻,也即是不真实的概念,来解释身体的三十二身分的不真实。)

诸比丘!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上至头发,下至跖底,()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物、排泄物、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黏液、关节液、尿。这是通过列举不真实的种种三十二身分,来显示身体的不真实。

佛以两口袋比喻这个身体,有智慧能看见它的三十二身分,并且知道它们只是色法,也知道色法是由四大元素组成的。

大念处经里佛指导内身是指自己身内的三十二身分,观外身是观别人身内的三十二身分,如是交替观内外身,来达到看到它只是身体而已这是从看到凡夫所执著身体的不真实的概念,以达到见到法的真实的概念。

但这样观照法还是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我们还要观照这身体的因缘生灭法。观生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而生,观灭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死亡,观生灭法是指观身体一世的因缘生灭以及从阿毗达摩论所分析的剎那生灭。这样观禅后所得的结论会是它只是一个身而已(于身观为身而住)一个行者才能粉碎身体是我的微细烦恼(随眠),这时该行者才一个慧解脱的行者,故此他独立而住,不执着于世上任何物。

同样的,除了于身观为身之外,其次是要于受观为受,于心观为心,和于法观为法。

因此在大念处经里佛说: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所以不只是观身,内身,外身,和内外身;还要观生法,观灭法,观生灭法。到这里还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佛说: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智识所成’是指意义概念,而‘忆念所成’是指名字概念,在这两种概念之下,都应该认识它只是‘身’,而不是我的‘身’。在这阶段才算是破除概念。

同样的,用四界分别观是另一个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见的有效方法,要修四界分别观,首先在全身各处个别部位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

地界
特相:硬、粗、重、软、滑、轻。

水界
特相:流动、黏结。

火界
特相:冷、热。

风界
特相:支持、推动。

对这些性要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然后尝试在全身各部观察它。若从禅定的境界尤其是四禅定之后,心光明清澈,极容易观察到,但是在其他的定境,甚至是近行定也能观察的到,问题只是在于观照的深浅。比如观察安般念的入出息,入出息是风界。入息是推动,住息是支持(因为气息鼓涨在体内),出息又是推动。因此一个行者能辨识到入出息在身体各部位的鼓涨与推动。修安般念久了,心那时只跟着出息,入息;不会起我在出息,或我在入息之念;或出息,入息是我的邪思惟,这些念会被暂时切断;但是出定之后,‘我’的邪思惟又起了。所以定的境界越高,断烦恼的力量就越强。若观照时,我見仍坚持者,就不能观照到无常、苦、无我。根据相应部IV.72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听、想时即刻观照連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就无法生起。」因为不能看到无常,无我的就不会生起,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

当一个行者能在全身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应重复的有次第的观察,直到能迅速的观察身体的各部位的十二种特相。然后普遍的观察四大的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直到见到色聚(犹如细胞),以及色聚的生灭,若能观察到色法的生灭,这才叫做观禅,才能达到见清净(Ditthivisuddhi[1]。这时我们对诸相的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跟据佛陀教导我们要对名色法生起如实知见,通过修定才能观照,想象,不能概念因此需要有定的修习,才能如实地见到名色法的真相

若是不能,只要继续观察,培育诸善根。

然后观察六根门的四界,以及色聚里的八法聚---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营养素)。以及色聚的生灭,这样才是修观禅。

佛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是为正观。正观者,則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說心解脫。如是观受、想、行、识無常,如是观者,則為正观。正观者,則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证,則能自证,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杂阿含1经》)通过观照名色法的变迁,变易,无常,再深化观照名色法的缘和生灭之法,才能瞭知苦,通过观照无常和苦,才能达到无我与空。因为三相都必须加以观照,才能证得道果。

在《清淨道论Visuddhi Magga18品》里觉音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先要对色法無常、苦、空、无我,然后对名法照亦無常、苦、空、无我到五蕴是無常、苦、空、无我者,对五蕴会生厌离,因为厌离,所以不会执取,喜贪则断,喜贪断故,心则解脱,心解脫者,心解脫故,则能逐步证取四个圣果。因此佛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 sutta)这是从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修习彼向次法

佛在《杂阿含636经》中说:「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正其身行(不杀,不盗,不邪淫),护口四过(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

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

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盖。」

贪欲心的生起是对乐受的执取,因此从缘起法观察执取的原因和缘,放下或远离对它的执取就能成功对付贪欲心。佛说「思量取因(执取的原因),取集(执取的缘),取生(执取的生起),取触(执取由接触而生起)。若彼取灭无余(若那些执取完全消灭无余),众苦则灭,彼所乘(他所修习)苦灭道迹(灭苦的正道)如实知(如实知晓),修行彼向(向灭苦的正道)次法(依循着修法的法第),是名比丘向(朝向)正尽苦(正确灭尽),究竟苦边(到了苦的边缘)。所谓取灭(那即是执取的消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正确灭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取何因(执取的原因)?何集(执取的缘)?何生(执取的生起)?何触(执取的接触的生起)?思量彼取(执取)爱因(是贪爱的原因),爱集(贪爱的缘),爱生(贪爱的生起),爱触(贪爱由接触而生起)。彼爱永灭无余,取亦随灭,彼所乘(他所修习)取灭(执取的消灭)道迹(正道)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爱灭(那即是贪爱的消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则思量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爱(贪爱)受因(因感受而起),受集(感受的缘),受生(感受的生起),受触(感受由接触而生起)。彼受永灭无余,则爱灭,彼所乘爱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受灭。」(《杂阿含292经》)

贪欲心生起的过程是六根乐受贪爱执取,而根门与触与乐受的生起是被动的,只有贪爱是我们内心主动的思择,那是主动的,因此思惟执取的原因,执取的缘,执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贪爱,贪爱由接触而生起,感受由接触而生起,一个修行人,认真的思惟贪爱与执取所产生轮回,与长期遭受苦难的后果,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舍弃,这就是贪爱灭除道,如实地知晓,不是书上看的到处听来的,而是实际修习达到的。其它的烦恼如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等也如是有层次的,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舍弃。

在《杂阿含27经》里佛说:「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因此对于这五蕴法要善于认识,它们与六根的关系,及因它们而起的贪爱与执取,这些是苦的因,对它们因澈底的认识而厌离,离开贪爱与执取,灭尽,才能达到业的灭尽。

佛说:「凡任何由身业,语业,意业之灭尽而解脱者,诸比丘!此即称为业之灭尽。」(《相应部》第五新旧品。)

「以何者为达业灭尽之道?此乃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诸比丘!此者称为达业灭尽之道。」(《相应部》第五新旧品。)

要达到业灭尽之道,那即是苦的灭尽之道,这唯有八支圣道。依修习止观,观照五蕴的生灭,以及生灭的业,只是一连串因缘连系的精神(心理,或名法)与物质(物理,或色法)的现象,只有业的运作,并无造业者与受报者。

正如海底有着渐缓的浅滩、渐缓的坡度、渐缓的斜度,长久一段之后才有一个陡降,同样,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着次第的修练、次第的成效、次第的进展,长久一段之后才有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的洞悉。(自说经Udana V.5)

比丘们,我不说直觉智的成就一日可得。反之,直觉智成就于次第的训练、次第的行动()、次第的修持。那么,直觉智怎样成就于次第的训练、次第的行动、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当信心升起时,他拜访(导师)。访问之后,他亲近他。亲近时,他注意听。注意听时,他听见了法。听见法,他记住了法。记住法,他洞悉法义。洞悉法义后,他藉思索法义有了认同。有认同,他升起愿望。升起愿望后,他有了决心。有决心,他作辨析。辨析时,他精进。精进之后,他亲身体验法义、又以明辨亲眼洞见法义。(中部MN 70 )

随缘自在

《杂阿含1025经》里有一则一个未证的年轻比丘在死前证阿罗汉果的故事:

「彼病比丘遥见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息卧勿起。

(佛言:)云何比丘,苦患宁可忍不?如前差摩迦修多罗(Sutra)广说。如是三受(苦乐不苦不乐),乃至病苦但增不损(病比丘答病苦有增无减)。

佛告病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无变悔耶?

病比丘白佛:实有变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汝得无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实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为变悔﹖

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对于超越凡夫的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终之时,()知生何处?故生变悔。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眼识都是概念)

()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眼触眼触生内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概念)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云何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识耶﹖(人死后无眼,破身见;无眼识,破我见)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复问比丘:  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若无眼触,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死后无眼触无眼触生内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概念。死后没意识,即无概念)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故比丘,当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后世亦善。

尔时世尊,为病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坐起去。

时病比丘,世尊去后,寻即命终,临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病比丘明白了佛的说法,当下就正思惟,放下病死的色身之后,思惟名法的受想行识依色身,所以亦是无常,识不再思念执著于世间任何物,识无所住,因此就没有了识,证得涅盘)

(佛言:)诸比丘!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于法无畏,得般涅盘。」。

从凡夫到圣人,一个向须陀洹(初果Sotapanna)道者是佛道的第一个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为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

斯陀含(二果Sakadagamin人天一来)与阿那含(三果Anagamin人天不来,上净居天)只是建立在证初果的基础上继续的净化心,断除贪和嗔就能达到。(断除五下分结)

至于阿罗汉果(四果Arahant,涅盘)则要断除五上分结,最难断除的是我慢。佛对阿难说:「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该我慢之弃绝,乃藉我慢。有此一说,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听者为比丘尼],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他想到:他们说,名为某某的比丘,经由终结心漏,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已进入、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何以我不能?于是后来,他藉此我慢,得弃我慢。」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4.159)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盘的心。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正念强的人,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通过随时观照,就能放下它,所以它是五上分结之一的掉举结,是阿罗汉道的烦恼之一。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语》, 《中部MN卷一》)

杂阿含490(相应部. 阎浮车相应1)中阎浮车(Jambukha-daka)问舍利弗:「云何为涅盘者?舍利弗言: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盘。」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就是涅盘。「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麤、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小部Khuddaka Nikaya.感兴语》)

一个修行者不要问几时会证初果,但要问自己在佛法的修持,下了多少功夫。在《杂阿含827经》里佛陀举了二个绝妙的譬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种作田,随时善作。何等为三?谓彼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诸比丘,然彼长者耕田、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长,果实,成熟,若明日若复后日,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如是比丘于此三学随时善学。谓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若明日若后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后日,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彼已,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随彼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譬如,比丘,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稳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稳得生,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我们对五取蕴的执著是极强大的,我们要偏知它们,要偏尽它们,要精进遍修八支圣道才能成就。

结语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续不断。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正知现象的真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名色法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概念其实是在我们的识里,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与识有关,离开不了识。在《杂阿含80经》里佛说:「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佛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无论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检讨一下,若如法则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

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更快速的证果方法。声闻菩提的上首弟子(agga savaka)修习十波罗蜜,需要一大阿僧祗劫加十万大劫的时间,才会证菩提。声闻菩提的大弟子(Mah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需要十万大劫的时间,才会证菩提。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pakati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没有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才会证菩提。因此思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以及上述证悟的时期的长短,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所行的是一个易行道,能够在短期之内解脱於生老病死苦。依最保守的估计,一个精勤于要证初果者,大概要花上二十年吧。


注释:
[1] 第三清净的见清净是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十二处、十八界及五蕴而能清楚的见到并确定名与色,从而消除‘我’的邪见,所以叫做见清净。

参考书:
1. 清净道论第八章,觉音著。
2.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著。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五五日台中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http://q.163.com/therabuddhism/  南传佛法论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死随念(Marananus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