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般念到涅盘
从安般念到涅盘
法增比丘
安般念(anāpānasati)也叫作入出息随念,是十随念之一,随念(anussati)是随适而念,数数起念,对于十随念,在应随念处就随念。安般念也是四十业处之一。修安般念得定之后,心意纯净,就能观照。
安般念
佛陀教導罗睺罗(Rahula)修習安般念的十六次第([大罗睺罗经] Maha-Rahulovada Sutta,以下括号内的是从[大罗睺罗经]引的。):
(1) 正念入息,正念出息。
(2) 知長息, 知短息。
(3) 知入息的全部过程, 知出息的全部过程。
(4) 知緩慢入息, 知緩慢出息 (觉知寂止身行出息,身行入息)。
(5) 体验喜入息, 体验喜出息 (知喜)。
(6) 知念生灭入息, 知念生灭出息 (知乐)。
(7) 知念止息入息, 知念止息出息 (知心行)。
(8) 有全知觉 (受与想) 入息, 有全知觉出息 (知寂止心行)。
(9) 知乐入息, 知乐出息 (知心我将出息,我将入息)。
(10) 知定入息, 知定出息 (令心喜悦)。
(11) 知心解脱入息, 知心解脱出息 (令心等持)。
(12) 知幻化入息, 知幻化出息 (令心解脱)。
(13) 知欲解脫入息, 知欲解脫出息 (观无常)。
(14) 知滅入息, 知滅出息 (观离欲)。
(15) 知寂滅入息, 知寂滅出息 (观灭)。
(16) 最後一息的入息, 最後一息的出息 (观舍)。
修安般念,能得定,尽诸漏,能由初禅修到第四禅,然后再由第四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到四无色界禅,乃至四禅八定具足。依自己观修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而证初果,再削弱贪、瞋二结而证二果,再灭除贪、瞋二结而证三果,然后断除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掉悔、我慢、无明,得诸五神通力,修至漏尽而证阿罗汉果。
从四色界定出来后才能入四无色界定,然后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无想定者则是以强大的正念,使意门不起想(不去识知目标或法尘)而达到心定。入灭尽定者是想也息灭、知也息灭,修灭尽定者心里确定入定时间然后把有分心(Bhavanga生命流)切断,因此不会造业。能修到灭尽定者一定能入涅盘。
五执取蕴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五蕴是我们所常执著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並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並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並且会继续到未來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見’。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
同样的当我们在听时、嗅时、嚐时、身动时、思惟时都有这五蕴的运作。观照是要能夠观见五蕴,並能观见这‘我’只是五蕴,或色法(色蕴)与名法(受想行识蕴)而已。
「我们已聆听了此法,故知生是苦;衰老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与失望是苦,怨憎相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执取蕴是苦,它们如下:
色执取蕴(Rūpūpādāna kkhandha)
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na kkandha)
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 kkhandha)
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 kkhandha)
识执取蕴(Viññanū pādāna kkhandha)
为使追随者肯定通晓这五蕴,世尊住世时,常如是教诲追随者,于追随者间,世尊常对他们如是教诲,提醒与强调:
色是无常,
受是无常,
想是无常
行是无常,
识是无常,
色是无我,
受是无我,
想是无我,
行是无我,
识是无我,
一切因缘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我们全体,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失望之所支配困扰着,为苦所困,为苦所障,怎么做才能知悉此苦聚之完全止息?」([南传佛法朝暮課诵])
四食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何谓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段食应言色摄,余三食应言名摄。」
在[嗏帝经]里提到四食,也即是四种住世的因素∶「一曰抟食粗细(指食物);二曰更乐(指根门触境);三曰意念;四曰识也。此四食何因、何习,从何而生?由何有耶?彼四食者,因爱、习爱(习气是贪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
这四食即是:抟食(段食kabalinkarahara),是指食物;触食(phassahara),意为对触受的染着;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为对境,尘的思想爱取等的造作;以及识食(viññanahara),因为识缘名色,一个人若不能了解名色法,就有识食,在临死时,意念不能寂灭,所以识又再轮回去了。因这识在死亡时,最后一念或称死亡心又会去缘名色,结生心是名,羯罗兰(kilala受精卵)是色,新的一世又开始了。
色身从贪爱而生,由贪爱而有(存在于三界)。这色身靠食物而得以住世,以及其他的因素如衣服,住所,以医药,保安,父母师长亲友俯助等等。一世死后,又再跑去投胎。
定境
(一) 四色界禅
色界是有别于欲界和它之上的无色界,此界众生无男女相,已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以光明作为食物和语言,已无憎恚之心﹐但是仍贪着于清净微细的色法。依照他们入定的程度可分为四禅天。[俱舍论]详分为十七天,[大毘婆沙论]则详分为十八天,[《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则分为十六色界地。[杂阿含464经]也是如此強调:「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終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脫界。」
在初禅时有寻(Vitakka)与伺(Vicara)两禅支,一个禅修者应以正念与正知观察禅支,在修安般念时,因对同一相「出入息」数数作意而寻、伺生起,并使似相增大,避免常作观察,以致使禅支变弱,不过要对禅定的五自在明了和掌握它。从初禅出定之后,再以正念与正知观察禅支,因寻、伺粗,禅支弱,而为了使喜、乐、心一境性寂静现起,因而要舍弃粗起而使寂静现起,为了要止息和超越寻、伺的干扰与动摇,心要继续的净化,依赖信与定,使心更为清净,故继续以地遍为所缘,生起意门转向心,对所缘速行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二禅心。
证得第二禅时,二禅的禅支是喜心(Piti)。要从第二禅出定,因为喜心是粗的,有激动,所以禅支亦弱,为了继续净化心,当以正念和正知观察喜的粗起,以及乐与心一境性的寂静现起,为了舍弃粗支和获得寂静,再对「出入息」数数作意,断了有分,对所缘速行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三禅心。
三禅的禅支是乐(Sukha)。在第三禅里有舍念乐住,舍有八行舍(即证得八定相应的八行舍,以及十行舍是与四道、四果、解脱及解脱知见相应的。),在三禅里,主要有乐与心一境性禅支。从三禅出定之后,因为三禅中仍有乐为心所受用,因为乐粗,是以禅支亦弱,为了证得四禅,故乐禅支也放弃。从三禅出定时,以念及正知观察禅支,为了舍断粗支获得寂静支,再对「出入息」数数作意,断了有分,同样对所缘起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四禅心。
四禅的禅支是一心不乱(samadhi)。在四禅时必须生起不苦不乐受,因后者是与舍受相应的。这舍念是极清净的,遍净的,一切与念相应之法亦得清净。第四禅具备了舍念与心一境性。这是「出入息」的四禅。
这四禅那依[大集法门经]卷上所说如下:
「复此四禅支,是佛所说﹕
谓若苾刍,已能离诸欲不善法,有寻有伺,此名第一离(诸欲)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止息寻伺,内心清净,安住一想,无寻无伺,此名第二定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不贪于喜,住于舍行,身得轻安妙乐,此名第三离喜妙乐定。
若复苾刍,断除乐想,亦无苦想,无悦意,无恼意,无苦无乐,此名第四舍念清净定。
如是等名为四禅定。」
(二) 四无色界禅
四无色(arūpavacara)是无色界禅,依果报的胜劣,可分为四处: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寿量很长,《长阿含》里记载四处各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和八万四千劫。众生皆是男性,但无男根。在定中的众生对欲、色等都不起念头。在十遍(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里,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色界,只有空及识。
(三)四梵住---四无量
四无量(appamañña),即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它的禅修对象是十方的无量众生,它被称为梵住(Brahmavihara)是因它为诸梵天神心所常安住之境。
1。慈梵住──慈的特相是利益有情,味(作用)是利益有情,现起是调伏恼害,近因是见有情之可爱。慈无量的目的在于破除瞋恚,它的近敌是贪,远敌是瞋恚。慈无量不仅对一部分有情而修习,它是对无量之有情境修习,但它只能修到第三禅,因它与喜相应。如何修到遍满慈及修慈的利益与功德等是法念处里讨论的。
2。悲梵住──悲的特相是拔除有情众苦,味(作用)是不忍见他人受苦,现起是不害,足处或近因是见到受苦者无所依怙。它的目的是破除害心;世俗的忧为其近敌,害为其远敌,是故应以无恐怖心而修悲愍。它的修习,它能引申的十一种功德亦如修慈一般。它只能修到第三禅。
3。喜梵住──喜的特相是喜悦他人成就,味(作用)是无妒嫉,现起是去除厌恶或不乐他人成就,近因是见他人的成就。它修习的目的在于去除厌恶或不乐,若见世俗的喜或忆念它是其近敌,远敌是不乐。它只能修到第三禅。
4。舍梵住──舍的特相是对有情维持中立的态度,味(作用)是平等的对待有情,现起是瞋恨与爱着的止息,近因是见业为所有(业为各个有情自己所有)。它修习的目的是断贪,贪的出离,即舍心解脱。愚痴无闻凡夫不见执着的过患,只会口说他们见到色而起舍,但仍不能超越于色,这种世俗无智的舍是它的近敌,远敌是贪与瞋。它能修到第四禅。
在[如是语]七十三经中说:「诸比丘,由色,无色胜;由无色,灭尽胜。」
以上是修定的境界。
学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
观照(Vipassana),Vi指分离,Passana指观照世间現象无常、苦、无我的真理。旧译为毗钵舍那。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屬於慧学的部分。一个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备戒清淨的基础,進而修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而达到定(由观而止),或進而修定(Samatha Bhavana)而达到修习观照(由止而观)的目的。
每一个修习者都必需通过七清净法戒清淨的階段,持戒能清淨我们的身心,这是培养正念和生起定根的首要工作,除了五戒之外,每一位禅修者都会被鼓励自願受持增上戒,活命八戒或布萨八戒,这两者的戒條都一样,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梵行),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歌舞娛乐香鬘飾身,不坐睡高广床座。活命八戒可以天天受持,而布萨八戒只在六斋日,即陰历初八,十四,十五,卄三,卄八,卄九或卄九,卅日受持。八戒是能修到阿罗汉果的。
戒的修习调御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正念提升时,我们就能以正念检讨我们的心意,言行举动,驯服心不再攀缘,防止贪、瞋、痴等诸烦恼的生起。
修习观照是以正念观照所谓的‘我’。‘我’有两部份:即是身体与心。要出离三界先要破除身体是‘我’的身见;然後才破除心是‘我’的我見。在佛法里身体是色法(Rupa),心是名法(Nama)。这是观照智慧的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 观照的修习是要观照身心的真相,达到解脱於执取身心是‘我’的众多苦恼。
在佛法上这执取身心是我的有五部份,即是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即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为了有效的断除执取,我们必须检讨所有执取为我的现象。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受’、‘想’、‘行’、‘识’;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在[善戒行经Silavanta Sutta]有一位比丘问舍利弗如何证初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二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三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四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此可知,唯有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解脫。
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佛又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sutta])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修习观照的最重要工具是正念(sati),正念的修持是直接的面对着观注的目标,它是对当下的境从名法与色法作观照,正念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训练。
佛在[长部.22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戒住品卅三经中佛又说:「若有得于此四念处者,乃正得于顺苦尽之圣道。」
正念的培育,有四个业处,业处(kammatthana) 即是修习之处。四念处即身体念处,感受念处,心意念处和法念处。正念是指心能跟着,不游于外。‘正念’是以忆念为相,不忘失为味,守护为现起。我们在这四个业处作止或定的修习(止禅)与观照修习(观禅)。佛陀教导四念处,是为了不同的有善根的众生的利益來指示的。贪欲強者(tanha-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身念处,因身体各态粗显。贪欲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受念处。見解強者(ditthi-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心念处。見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法念处。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或‘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业処,知道在做什么。‘正知’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ñāna),它们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
一个没有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以过去的经验,生起分别心思惟它是好是坏,在佛法上这叫做作意(manasikāra)。这个人於是对喜好的境生起贪爱,对不喜好的境生起瞋恨,因而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反应。
一个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他以正念和正知心对着业処,不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的反应。
当一个行者修习观照一段日子,因为重複地在观照生灭,他心中将得到结论,那即是现象是不停地在生灭,他会生起正见,知道生起的现象无可避免的趋向消灭,已消灭的现象已经坏灭,坏灭之後就不再生起。
他会发现所谓现在,只存在短暂的一刹那而已,很快的就会成为过去,而未來的也会成为现在,並会在不久之後成为过去。他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之後,他会生起正见,对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无常现象,认为实在是不园滿,是属於苦,因此他会对这些无常的现象生厌,捨棄。他的心对这些无常的现象不会生起贪爱,因为他看到这些现象的虚幻不实。
凡夫因为没有观照现象的真性,整天在众多的现象中团团转,回想消失的过去,凭着不足夠的经验策劃未來,嘗试控制变幻不定的现象,就算他们能夠如愿的暂时获得成功,不久就栽在自己错误所得的结论中。这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现象无常的真理。
四念处
1.身念处
身念处是对自己身体各个姿势的正念和正知,诸如正念出入息的安般念(anapana sati),正念行住坐卧的四威仪,其他姿态的念住,正念组成身体的四大元素,正念体內的地大和水大的三十二部分,死屍腐化过程的观照等等。这些身体物理的现象,是不停地在变化的,吃了食物,地大就变化了,上厕所小解,水大就变化了。实际上,它们的变化比我们所能知道的还要快,我们身体里各个组织的细胞,是在一直不停的生灭,新陈代谢進行着的。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低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不淨來捨棄贪欲。
在《杂阿含282经》对阿难说:「阿难! 若有于此五句: (1)心善调伏,(2)善关闭,(3)善守护,(4)善摄持,(5)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对六根修习到知如真,真真实实的知道六根是色法,意门是色心混合法,当六根以戒调服时,心就能安定下来,接受并应用佛陀其他的法门。
在[杂阿含570经]中长者质多罗(Citta)问尊者利犀达多言:「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对色蕴的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日日为生活而忙,他不会明白。因此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精勤者与智者才能证知。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为我,我所有,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为色相所蒙骗,为外色所迷,为自身的身体所迷惑,为相续相所害,不能破解色相为四大所造,长久以来,不去观照。因而以身见为本(根本)、身见集(起因)、身见生(生起)、身见转(徊转)。为什么?因为我们见色是我(身体是我)、色异我(身体属于我)、色中我(身体内有我)、我中色(我在身体内)。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只有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以及不见受是我。不见受异我、不见我中受、不见受中我。不见想是我。不见想异我、不见我中想、不见想中我。不见行是我。不见行异我、不见我中行、不见行中我。不见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不见识中我。这是要经过长久的观照才会成功的。
在[杂阿含60经]里佛说∶「善哉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善哉比丘!不乐于受、想、行、识,不赞叹(受、想、行)识,不取于(受、想、行)识,不着于(受、想、行、)识。所以者何?若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则于色不乐,心得解脱。」
2.受念处
受念处是对自己身心的感受,诸如身体的冷热饱饿痛苦愉快,及心灵的苦乐等感受的观照等等。这是在完成身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能夠感受是因为身体的四大还和合着,还有生命在延续着,若四大崩离,生命断绝,感受也就消失了。修习观受的行者虽然眼、耳、鼻、舌、身接触境界,但是心中清楚触所生的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能以正念观照,只是念住那些感受,不生贪瞋痴等烦恼。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高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感受,观照是苦來捨棄贪欲。
3.心念处
心念处是心念的观照修习,这是在完成受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的心不停地在想,这是因为根门都在超作的缘故。正念观照心念时,若是意门被一个新的境尘衝击时,心很容易转向新的目标去,这时观照心就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对新目标的认识和想,若行者警觉力不夠強时,他不知自己已经失去观照力,所以必须保持很高很强的正念才能观照心,在平时要一直以正念守住心。在[大念处经]里佛陀开示了十六种心念处的修习法。这种心念处的观照必需在完成身念处与受念处之後才有可能开始的,因为心念很细很快,初学者是没有可能掌握的。心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低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各种心念的无常來破除常见。
[大念处经]里佛开示的十六种心念处是:诸比丘!
(1) 比丘心贪着,知“心贪”。
(2) 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3) 又心瞋者,知“心瞋”。
(4) 又心离瞋者,知“心离瞋”。
(5) 又心痴者,知“心痴”。
(6) 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
(7) 又心集中(收缩)者,知“心集中(收缩)”。
(8) 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
(9) 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
(10) 又心狭小者,知“心狭小”。
(11) 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12) 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
(13) 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14) 又心无定者,知“心无定”。
(15) 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
(16) 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在[清淨道论18品]里觉音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4.法念处
法念处是对法的观照修习,佛陀教导修习的法念处有五法∶五盖(贪欲盖(kamacchanda)、瞋恚盖(vyapada)、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掉举恶作盖(uddhaccakukkucca)、疑盖(vicikiccha));五取蕴(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 kkandha)、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 kkhandha)、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 kkhandha)、识执取蕴(Viññanū pādāna kkhandha) );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七觉分(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和舍觉分);和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
法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心意的法尘的无我來破除我见。
这四个业处只是在培养起正念,並以正念面对所接触的境,维持心在当下,不起任何思惟与分别。我们要时时刻刻地以正念观照诸现象的生灭,並以正勤培育正念,減少不善念、杂念、与妄念的入侵。
正念观照
一切身心的现象,不论是过去,现在,未來,内,外,粗,细,美,丑,远,近;都是在不停地生灭,没有一刻是固定的。观照者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後,如实地知道这些身心现象的无常(anicca)和不实,实在是不园滿,是屬於苦,没有一絲毫可以称为是‘我’或‘我的’,这种观智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ņa)。现在的坏灭了,就成为过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现在。它们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灭的物理与心理现象。
一个观照者在明白了这些教法之後,依上述的四念处培养正念,安般念是最基本的业处,以正念专注在鼻尖的入息与出息,任何杂念或妄念來时,以正念看住它,並放下它。直至达到止(samatha)或更深的定(samadhi)。这个部分是正定的修习或止禅的修习(奢摩他samatha bhavana)。止,巴利文samatha 奢摩他,意义是止,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不再散漫,代表心的宁静。定,巴利文samadhi 三摩地,三昧,义为定,等持,依业处修习而得定,指心的高度专注。
修定的前方便是调服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而後修业処。修安般念以断散漫、愁忧之想。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修慈心以除尽瞋恚。修悲心以除尽害心。修淨戒、多闻与正思惟以除疑。修喜心以除尽嫉心。修光明想以除睡眠。修护心(舍心)以除尽憍慢。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而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续不断。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正知现象的真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身心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无论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检讨一下,若如法则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要常念:「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向内返照,智者皆能各自证知。」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
在修习时必需认知我们心中的五种主要障碍,在[相应部.觉支相应 第33烦恼(1)经]里佛说道:「金的随烦恼有五种 (铁、铜、锡、铅、银)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金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堪正用…….心的随烦恼有五种 (欲贪、瞋、惛眠、掉悔、疑等五蓋)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心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能正尽诸漏。」
这些障碍尤其是以欲贪为主要的烦恼,世尊指出,若要正确地修习四念处,开发我们的心意,应当注意心里的欲(kama),设法解决心中的欲念。在《杂阿含913经》里这么记载:「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狎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
如何调伏对世间的贪欲呢?我们要知道心无厌足,所以应多观照‘无常’,人、事与外物皆不久長,就算你现在滿足了你的欲望,心还是会生起其他的欲想,那时心还是被欲所纏住,还是不自在。因此要趕快以正确的方法对付我們心里的贪欲。对人的执著应以不淨观來断除,对事与外物的执著应以无常观來断除,若是对人的瞋恚或害念则要以慈心观來调服。
四谛八正道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佛肯定说∶「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灭苦八正道,导至苦寂灭。」([南传法句经新译190,191偈])苦圣谛是针对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 、死是苦、忧、悲、苦、恼、闷是苦、求不得是苦、五取蕴是苦(对色、受、想、行、识的错误执取而生起的烦恼)来说的。苦集圣谛是指爱,此爱能引导再生,有俱喜、贪,到处为追求满足,即欲爱、有爱、无有爱。苦灭圣谛是对爱于内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的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苦灭道谛即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正道是中道,是导致苦息灭的道路。
八支圣道是所有的修行人要走的道路,在诸众多的修道中,八支圣道 (Ariya atthāngika magga)是最殊胜的,在[相应部.道相应]里佛陀举出修习八正道的八种理由:(1)为了远离贪欲;(2)为了断诸结;(3)为了永断随眠;(4)为了遍知行路 (行路指的是修道);(5)为了灭尽诸漏;(6)为了现证明解脱果;(7)为了智见;(8)为了无取般涅盘。
在[相应部。道相应]里佛陀举出七个有利的修习八支圣道的条件:(1)善友;(2)戒具足;(3)志欲具足;(4)我具足;(5)见具足;(6)不放逸具足;(7)如理作意具足。
在[大般涅盘经]中佛说∶「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第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Subhada) 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则无真正沙门。然,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这正道就是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
在[自说]里,佛说∶「像大海之水,只有一咸味;此法亦复如是,唯一解脱味。」依这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修习,断除苦,就能证果达到解脱。
甘露法
[杂阿含804经]∶「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甘露,究竟甘露。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甘露,究竟甘露?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繫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身念处)念於内息,繫念善学,念於外息,繫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得甘露,究竟甘露。」由於时常修习安般念,得于通过四念处,渐渐趣向涅盘。
趣向涅盘
在[杂阿含490经](同[相应部.阎浮车相应1经])中阎浮车(Jambu khadaka)问舍利弗:「云何为涅盘者?舍利弗言: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盘。」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就是涅盘。
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他要破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须陀洹是第二圣者,他已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斯陀含是第三圣者,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斯陀含是第四圣者,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斯陀含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他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阿那含是第六圣者,名为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那含圣者的五种观察。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 yasamyojana)。
向阿罗汉是第七圣者,他要用七清净法与十六观智的道智或余漏智,审察他所剩余的烦恼,并致力断除它们,以达到漏尽而证果。这个工作即是法住智。佛以各种名词解说,完全看听的人的根性而定。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 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阿罗汉果是第八圣者,当一个行者明白自身不是我或属于我的时候,他所剩下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切断对三界的连系,那就是心对世间所起的一切念。这唯有靠修定才能清楚看到,那时念来就舍,一直修到定为止。以正念开始,一步一步的择法对治,依精进、喜、身觉乐、一心,最后入四禅定,心中清清楚楚的知道这念法的心(执持证果与涅盘)也要舍。他再也不会回到三界来了。阿罗汉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供者。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阿罗汉已断除五上分结,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罗汉圣者的四种观察。
法增比丘19/12/2009于马来西亚沙登(Serdang)佛教会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42224818639#/group.php?gid=42224818639 The Taste of Dhamma
http://www.facebook.com/inbox/?drop&ref=mb#/group.php?gid=35770357307 Young Buddhist Fellowship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73746084157 ANAPANASATI 安般念
法增比丘
安般念(anāpānasati)也叫作入出息随念,是十随念之一,随念(anussati)是随适而念,数数起念,对于十随念,在应随念处就随念。安般念也是四十业处之一。修安般念得定之后,心意纯净,就能观照。
安般念
佛陀教導罗睺罗(Rahula)修習安般念的十六次第([大罗睺罗经] Maha-Rahulovada Sutta,以下括号内的是从[大罗睺罗经]引的。):
(1) 正念入息,正念出息。
(2) 知長息, 知短息。
(3) 知入息的全部过程, 知出息的全部过程。
(4) 知緩慢入息, 知緩慢出息 (觉知寂止身行出息,身行入息)。
(5) 体验喜入息, 体验喜出息 (知喜)。
(6) 知念生灭入息, 知念生灭出息 (知乐)。
(7) 知念止息入息, 知念止息出息 (知心行)。
(8) 有全知觉 (受与想) 入息, 有全知觉出息 (知寂止心行)。
(9) 知乐入息, 知乐出息 (知心我将出息,我将入息)。
(10) 知定入息, 知定出息 (令心喜悦)。
(11) 知心解脱入息, 知心解脱出息 (令心等持)。
(12) 知幻化入息, 知幻化出息 (令心解脱)。
(13) 知欲解脫入息, 知欲解脫出息 (观无常)。
(14) 知滅入息, 知滅出息 (观离欲)。
(15) 知寂滅入息, 知寂滅出息 (观灭)。
(16) 最後一息的入息, 最後一息的出息 (观舍)。
修安般念,能得定,尽诸漏,能由初禅修到第四禅,然后再由第四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到四无色界禅,乃至四禅八定具足。依自己观修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而证初果,再削弱贪、瞋二结而证二果,再灭除贪、瞋二结而证三果,然后断除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掉悔、我慢、无明,得诸五神通力,修至漏尽而证阿罗汉果。
从四色界定出来后才能入四无色界定,然后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无想定者则是以强大的正念,使意门不起想(不去识知目标或法尘)而达到心定。入灭尽定者是想也息灭、知也息灭,修灭尽定者心里确定入定时间然后把有分心(Bhavanga生命流)切断,因此不会造业。能修到灭尽定者一定能入涅盘。
五执取蕴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五蕴是我们所常执著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並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並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並且会继续到未來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見’。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
同样的当我们在听时、嗅时、嚐时、身动时、思惟时都有这五蕴的运作。观照是要能夠观见五蕴,並能观见这‘我’只是五蕴,或色法(色蕴)与名法(受想行识蕴)而已。
「我们已聆听了此法,故知生是苦;衰老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与失望是苦,怨憎相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执取蕴是苦,它们如下:
色执取蕴(Rūpūpādāna kkhandha)
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na kkandha)
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 kkhandha)
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 kkhandha)
识执取蕴(Viññanū pādāna kkhandha)
为使追随者肯定通晓这五蕴,世尊住世时,常如是教诲追随者,于追随者间,世尊常对他们如是教诲,提醒与强调:
色是无常,
受是无常,
想是无常
行是无常,
识是无常,
色是无我,
受是无我,
想是无我,
行是无我,
识是无我,
一切因缘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我们全体,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失望之所支配困扰着,为苦所困,为苦所障,怎么做才能知悉此苦聚之完全止息?」([南传佛法朝暮課诵])
四食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何谓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段食应言色摄,余三食应言名摄。」
在[嗏帝经]里提到四食,也即是四种住世的因素∶「一曰抟食粗细(指食物);二曰更乐(指根门触境);三曰意念;四曰识也。此四食何因、何习,从何而生?由何有耶?彼四食者,因爱、习爱(习气是贪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
这四食即是:抟食(段食kabalinkarahara),是指食物;触食(phassahara),意为对触受的染着;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为对境,尘的思想爱取等的造作;以及识食(viññanahara),因为识缘名色,一个人若不能了解名色法,就有识食,在临死时,意念不能寂灭,所以识又再轮回去了。因这识在死亡时,最后一念或称死亡心又会去缘名色,结生心是名,羯罗兰(kilala受精卵)是色,新的一世又开始了。
色身从贪爱而生,由贪爱而有(存在于三界)。这色身靠食物而得以住世,以及其他的因素如衣服,住所,以医药,保安,父母师长亲友俯助等等。一世死后,又再跑去投胎。
定境
(一) 四色界禅
色界是有别于欲界和它之上的无色界,此界众生无男女相,已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以光明作为食物和语言,已无憎恚之心﹐但是仍贪着于清净微细的色法。依照他们入定的程度可分为四禅天。[俱舍论]详分为十七天,[大毘婆沙论]则详分为十八天,[《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则分为十六色界地。[杂阿含464经]也是如此強调:「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終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脫界。」
在初禅时有寻(Vitakka)与伺(Vicara)两禅支,一个禅修者应以正念与正知观察禅支,在修安般念时,因对同一相「出入息」数数作意而寻、伺生起,并使似相增大,避免常作观察,以致使禅支变弱,不过要对禅定的五自在明了和掌握它。从初禅出定之后,再以正念与正知观察禅支,因寻、伺粗,禅支弱,而为了使喜、乐、心一境性寂静现起,因而要舍弃粗起而使寂静现起,为了要止息和超越寻、伺的干扰与动摇,心要继续的净化,依赖信与定,使心更为清净,故继续以地遍为所缘,生起意门转向心,对所缘速行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二禅心。
证得第二禅时,二禅的禅支是喜心(Piti)。要从第二禅出定,因为喜心是粗的,有激动,所以禅支亦弱,为了继续净化心,当以正念和正知观察喜的粗起,以及乐与心一境性的寂静现起,为了舍弃粗支和获得寂静,再对「出入息」数数作意,断了有分,对所缘速行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三禅心。
三禅的禅支是乐(Sukha)。在第三禅里有舍念乐住,舍有八行舍(即证得八定相应的八行舍,以及十行舍是与四道、四果、解脱及解脱知见相应的。),在三禅里,主要有乐与心一境性禅支。从三禅出定之后,因为三禅中仍有乐为心所受用,因为乐粗,是以禅支亦弱,为了证得四禅,故乐禅支也放弃。从三禅出定时,以念及正知观察禅支,为了舍断粗支获得寂静支,再对「出入息」数数作意,断了有分,同样对所缘起了四或五个速行心,最后速行心即是第四禅心。
四禅的禅支是一心不乱(samadhi)。在四禅时必须生起不苦不乐受,因后者是与舍受相应的。这舍念是极清净的,遍净的,一切与念相应之法亦得清净。第四禅具备了舍念与心一境性。这是「出入息」的四禅。
这四禅那依[大集法门经]卷上所说如下:
「复此四禅支,是佛所说﹕
谓若苾刍,已能离诸欲不善法,有寻有伺,此名第一离(诸欲)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止息寻伺,内心清净,安住一想,无寻无伺,此名第二定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不贪于喜,住于舍行,身得轻安妙乐,此名第三离喜妙乐定。
若复苾刍,断除乐想,亦无苦想,无悦意,无恼意,无苦无乐,此名第四舍念清净定。
如是等名为四禅定。」
(二) 四无色界禅
四无色(arūpavacara)是无色界禅,依果报的胜劣,可分为四处: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寿量很长,《长阿含》里记载四处各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和八万四千劫。众生皆是男性,但无男根。在定中的众生对欲、色等都不起念头。在十遍(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里,没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色界,只有空及识。
(三)四梵住---四无量
四无量(appamañña),即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它的禅修对象是十方的无量众生,它被称为梵住(Brahmavihara)是因它为诸梵天神心所常安住之境。
1。慈梵住──慈的特相是利益有情,味(作用)是利益有情,现起是调伏恼害,近因是见有情之可爱。慈无量的目的在于破除瞋恚,它的近敌是贪,远敌是瞋恚。慈无量不仅对一部分有情而修习,它是对无量之有情境修习,但它只能修到第三禅,因它与喜相应。如何修到遍满慈及修慈的利益与功德等是法念处里讨论的。
2。悲梵住──悲的特相是拔除有情众苦,味(作用)是不忍见他人受苦,现起是不害,足处或近因是见到受苦者无所依怙。它的目的是破除害心;世俗的忧为其近敌,害为其远敌,是故应以无恐怖心而修悲愍。它的修习,它能引申的十一种功德亦如修慈一般。它只能修到第三禅。
3。喜梵住──喜的特相是喜悦他人成就,味(作用)是无妒嫉,现起是去除厌恶或不乐他人成就,近因是见他人的成就。它修习的目的在于去除厌恶或不乐,若见世俗的喜或忆念它是其近敌,远敌是不乐。它只能修到第三禅。
4。舍梵住──舍的特相是对有情维持中立的态度,味(作用)是平等的对待有情,现起是瞋恨与爱着的止息,近因是见业为所有(业为各个有情自己所有)。它修习的目的是断贪,贪的出离,即舍心解脱。愚痴无闻凡夫不见执着的过患,只会口说他们见到色而起舍,但仍不能超越于色,这种世俗无智的舍是它的近敌,远敌是贪与瞋。它能修到第四禅。
在[如是语]七十三经中说:「诸比丘,由色,无色胜;由无色,灭尽胜。」
以上是修定的境界。
学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
观照(Vipassana),Vi指分离,Passana指观照世间現象无常、苦、无我的真理。旧译为毗钵舍那。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屬於慧学的部分。一个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备戒清淨的基础,進而修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而达到定(由观而止),或進而修定(Samatha Bhavana)而达到修习观照(由止而观)的目的。
每一个修习者都必需通过七清净法戒清淨的階段,持戒能清淨我们的身心,这是培养正念和生起定根的首要工作,除了五戒之外,每一位禅修者都会被鼓励自願受持增上戒,活命八戒或布萨八戒,这两者的戒條都一样,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梵行),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歌舞娛乐香鬘飾身,不坐睡高广床座。活命八戒可以天天受持,而布萨八戒只在六斋日,即陰历初八,十四,十五,卄三,卄八,卄九或卄九,卅日受持。八戒是能修到阿罗汉果的。
戒的修习调御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正念提升时,我们就能以正念检讨我们的心意,言行举动,驯服心不再攀缘,防止贪、瞋、痴等诸烦恼的生起。
修习观照是以正念观照所谓的‘我’。‘我’有两部份:即是身体与心。要出离三界先要破除身体是‘我’的身见;然後才破除心是‘我’的我見。在佛法里身体是色法(Rupa),心是名法(Nama)。这是观照智慧的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 观照的修习是要观照身心的真相,达到解脱於执取身心是‘我’的众多苦恼。
在佛法上这执取身心是我的有五部份,即是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即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为了有效的断除执取,我们必须检讨所有执取为我的现象。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受’、‘想’、‘行’、‘识’;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在[善戒行经Silavanta Sutta]有一位比丘问舍利弗如何证初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二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三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四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此可知,唯有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解脫。
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佛又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sutta])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修习观照的最重要工具是正念(sati),正念的修持是直接的面对着观注的目标,它是对当下的境从名法与色法作观照,正念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训练。
佛在[长部.22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戒住品卅三经中佛又说:「若有得于此四念处者,乃正得于顺苦尽之圣道。」
正念的培育,有四个业处,业处(kammatthana) 即是修习之处。四念处即身体念处,感受念处,心意念处和法念处。正念是指心能跟着,不游于外。‘正念’是以忆念为相,不忘失为味,守护为现起。我们在这四个业处作止或定的修习(止禅)与观照修习(观禅)。佛陀教导四念处,是为了不同的有善根的众生的利益來指示的。贪欲強者(tanha-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身念处,因身体各态粗显。贪欲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受念处。見解強者(ditthi-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心念处。見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法念处。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或‘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业処,知道在做什么。‘正知’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ñāna),它们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
一个没有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以过去的经验,生起分别心思惟它是好是坏,在佛法上这叫做作意(manasikāra)。这个人於是对喜好的境生起贪爱,对不喜好的境生起瞋恨,因而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反应。
一个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他以正念和正知心对着业処,不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的反应。
当一个行者修习观照一段日子,因为重複地在观照生灭,他心中将得到结论,那即是现象是不停地在生灭,他会生起正见,知道生起的现象无可避免的趋向消灭,已消灭的现象已经坏灭,坏灭之後就不再生起。
他会发现所谓现在,只存在短暂的一刹那而已,很快的就会成为过去,而未來的也会成为现在,並会在不久之後成为过去。他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之後,他会生起正见,对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无常现象,认为实在是不园滿,是属於苦,因此他会对这些无常的现象生厌,捨棄。他的心对这些无常的现象不会生起贪爱,因为他看到这些现象的虚幻不实。
凡夫因为没有观照现象的真性,整天在众多的现象中团团转,回想消失的过去,凭着不足夠的经验策劃未來,嘗试控制变幻不定的现象,就算他们能夠如愿的暂时获得成功,不久就栽在自己错误所得的结论中。这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现象无常的真理。
四念处
1.身念处
身念处是对自己身体各个姿势的正念和正知,诸如正念出入息的安般念(anapana sati),正念行住坐卧的四威仪,其他姿态的念住,正念组成身体的四大元素,正念体內的地大和水大的三十二部分,死屍腐化过程的观照等等。这些身体物理的现象,是不停地在变化的,吃了食物,地大就变化了,上厕所小解,水大就变化了。实际上,它们的变化比我们所能知道的还要快,我们身体里各个组织的细胞,是在一直不停的生灭,新陈代谢進行着的。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低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不淨來捨棄贪欲。
在《杂阿含282经》对阿难说:「阿难! 若有于此五句: (1)心善调伏,(2)善关闭,(3)善守护,(4)善摄持,(5)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对六根修习到知如真,真真实实的知道六根是色法,意门是色心混合法,当六根以戒调服时,心就能安定下来,接受并应用佛陀其他的法门。
在[杂阿含570经]中长者质多罗(Citta)问尊者利犀达多言:「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对色蕴的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日日为生活而忙,他不会明白。因此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精勤者与智者才能证知。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为我,我所有,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为色相所蒙骗,为外色所迷,为自身的身体所迷惑,为相续相所害,不能破解色相为四大所造,长久以来,不去观照。因而以身见为本(根本)、身见集(起因)、身见生(生起)、身见转(徊转)。为什么?因为我们见色是我(身体是我)、色异我(身体属于我)、色中我(身体内有我)、我中色(我在身体内)。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只有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以及不见受是我。不见受异我、不见我中受、不见受中我。不见想是我。不见想异我、不见我中想、不见想中我。不见行是我。不见行异我、不见我中行、不见行中我。不见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不见识中我。这是要经过长久的观照才会成功的。
在[杂阿含60经]里佛说∶「善哉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善哉比丘!不乐于受、想、行、识,不赞叹(受、想、行)识,不取于(受、想、行)识,不着于(受、想、行、)识。所以者何?若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则于色不乐,心得解脱。」
2.受念处
受念处是对自己身心的感受,诸如身体的冷热饱饿痛苦愉快,及心灵的苦乐等感受的观照等等。这是在完成身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能夠感受是因为身体的四大还和合着,还有生命在延续着,若四大崩离,生命断绝,感受也就消失了。修习观受的行者虽然眼、耳、鼻、舌、身接触境界,但是心中清楚触所生的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能以正念观照,只是念住那些感受,不生贪瞋痴等烦恼。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高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感受,观照是苦來捨棄贪欲。
3.心念处
心念处是心念的观照修习,这是在完成受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的心不停地在想,这是因为根门都在超作的缘故。正念观照心念时,若是意门被一个新的境尘衝击时,心很容易转向新的目标去,这时观照心就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对新目标的认识和想,若行者警觉力不夠強时,他不知自己已经失去观照力,所以必须保持很高很强的正念才能观照心,在平时要一直以正念守住心。在[大念处经]里佛陀开示了十六种心念处的修习法。这种心念处的观照必需在完成身念处与受念处之後才有可能开始的,因为心念很细很快,初学者是没有可能掌握的。心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低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各种心念的无常來破除常见。
[大念处经]里佛开示的十六种心念处是:诸比丘!
(1) 比丘心贪着,知“心贪”。
(2) 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3) 又心瞋者,知“心瞋”。
(4) 又心离瞋者,知“心离瞋”。
(5) 又心痴者,知“心痴”。
(6) 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
(7) 又心集中(收缩)者,知“心集中(收缩)”。
(8) 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
(9) 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
(10) 又心狭小者,知“心狭小”。
(11) 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12) 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
(13) 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14) 又心无定者,知“心无定”。
(15) 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
(16) 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在[清淨道论18品]里觉音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4.法念处
法念处是对法的观照修习,佛陀教导修习的法念处有五法∶五盖(贪欲盖(kamacchanda)、瞋恚盖(vyapada)、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掉举恶作盖(uddhaccakukkucca)、疑盖(vicikiccha));五取蕴(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 kkandha)、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 kkhandha)、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 kkhandha)、识执取蕴(Viññanū pādāna kkhandha) );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七觉分(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和舍觉分);和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
法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心意的法尘的无我來破除我见。
这四个业处只是在培养起正念,並以正念面对所接触的境,维持心在当下,不起任何思惟与分别。我们要时时刻刻地以正念观照诸现象的生灭,並以正勤培育正念,減少不善念、杂念、与妄念的入侵。
正念观照
一切身心的现象,不论是过去,现在,未來,内,外,粗,细,美,丑,远,近;都是在不停地生灭,没有一刻是固定的。观照者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後,如实地知道这些身心现象的无常(anicca)和不实,实在是不园滿,是屬於苦,没有一絲毫可以称为是‘我’或‘我的’,这种观智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ņa)。现在的坏灭了,就成为过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现在。它们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灭的物理与心理现象。
一个观照者在明白了这些教法之後,依上述的四念处培养正念,安般念是最基本的业处,以正念专注在鼻尖的入息与出息,任何杂念或妄念來时,以正念看住它,並放下它。直至达到止(samatha)或更深的定(samadhi)。这个部分是正定的修习或止禅的修习(奢摩他samatha bhavana)。止,巴利文samatha 奢摩他,意义是止,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不再散漫,代表心的宁静。定,巴利文samadhi 三摩地,三昧,义为定,等持,依业处修习而得定,指心的高度专注。
修定的前方便是调服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而後修业処。修安般念以断散漫、愁忧之想。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修慈心以除尽瞋恚。修悲心以除尽害心。修淨戒、多闻与正思惟以除疑。修喜心以除尽嫉心。修光明想以除睡眠。修护心(舍心)以除尽憍慢。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而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续不断。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正知现象的真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身心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无论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检讨一下,若如法则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要常念:「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向内返照,智者皆能各自证知。」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
在修习时必需认知我们心中的五种主要障碍,在[相应部.觉支相应 第33烦恼(1)经]里佛说道:「金的随烦恼有五种 (铁、铜、锡、铅、银)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金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堪正用…….心的随烦恼有五种 (欲贪、瞋、惛眠、掉悔、疑等五蓋)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心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能正尽诸漏。」
这些障碍尤其是以欲贪为主要的烦恼,世尊指出,若要正确地修习四念处,开发我们的心意,应当注意心里的欲(kama),设法解决心中的欲念。在《杂阿含913经》里这么记载:「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狎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
如何调伏对世间的贪欲呢?我们要知道心无厌足,所以应多观照‘无常’,人、事与外物皆不久長,就算你现在滿足了你的欲望,心还是会生起其他的欲想,那时心还是被欲所纏住,还是不自在。因此要趕快以正确的方法对付我們心里的贪欲。对人的执著应以不淨观來断除,对事与外物的执著应以无常观來断除,若是对人的瞋恚或害念则要以慈心观來调服。
四谛八正道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佛肯定说∶「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灭苦八正道,导至苦寂灭。」([南传法句经新译190,191偈])苦圣谛是针对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 、死是苦、忧、悲、苦、恼、闷是苦、求不得是苦、五取蕴是苦(对色、受、想、行、识的错误执取而生起的烦恼)来说的。苦集圣谛是指爱,此爱能引导再生,有俱喜、贪,到处为追求满足,即欲爱、有爱、无有爱。苦灭圣谛是对爱于内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的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苦灭道谛即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正道是中道,是导致苦息灭的道路。
八支圣道是所有的修行人要走的道路,在诸众多的修道中,八支圣道 (Ariya atthāngika magga)是最殊胜的,在[相应部.道相应]里佛陀举出修习八正道的八种理由:(1)为了远离贪欲;(2)为了断诸结;(3)为了永断随眠;(4)为了遍知行路 (行路指的是修道);(5)为了灭尽诸漏;(6)为了现证明解脱果;(7)为了智见;(8)为了无取般涅盘。
在[相应部。道相应]里佛陀举出七个有利的修习八支圣道的条件:(1)善友;(2)戒具足;(3)志欲具足;(4)我具足;(5)见具足;(6)不放逸具足;(7)如理作意具足。
在[大般涅盘经]中佛说∶「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第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Subhada) 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则无真正沙门。然,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这正道就是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
在[自说]里,佛说∶「像大海之水,只有一咸味;此法亦复如是,唯一解脱味。」依这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修习,断除苦,就能证果达到解脱。
甘露法
[杂阿含804经]∶「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甘露,究竟甘露。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甘露,究竟甘露?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繫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身念处)念於内息,繫念善学,念於外息,繫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得甘露,究竟甘露。」由於时常修习安般念,得于通过四念处,渐渐趣向涅盘。
趣向涅盘
在[杂阿含490经](同[相应部.阎浮车相应1经])中阎浮车(Jambu khadaka)问舍利弗:「云何为涅盘者?舍利弗言: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盘。」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就是涅盘。
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他要破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须陀洹是第二圣者,他已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斯陀含是第三圣者,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斯陀含是第四圣者,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斯陀含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他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阿那含是第六圣者,名为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那含圣者的五种观察。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 yasamyojana)。
向阿罗汉是第七圣者,他要用七清净法与十六观智的道智或余漏智,审察他所剩余的烦恼,并致力断除它们,以达到漏尽而证果。这个工作即是法住智。佛以各种名词解说,完全看听的人的根性而定。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 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阿罗汉果是第八圣者,当一个行者明白自身不是我或属于我的时候,他所剩下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切断对三界的连系,那就是心对世间所起的一切念。这唯有靠修定才能清楚看到,那时念来就舍,一直修到定为止。以正念开始,一步一步的择法对治,依精进、喜、身觉乐、一心,最后入四禅定,心中清清楚楚的知道这念法的心(执持证果与涅盘)也要舍。他再也不会回到三界来了。阿罗汉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供者。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阿罗汉已断除五上分结,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涅盘。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罗汉圣者的四种观察。
法增比丘19/12/2009于马来西亚沙登(Serdang)佛教会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42224818639#/group.php?gid=42224818639 The Taste of Dhamma
http://www.facebook.com/inbox/?drop&ref=mb#/group.php?gid=35770357307 Young Buddhist Fellowship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73746084157 ANAPANASATI 安般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