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要务与清净之道---3


人生的要务与清净之道---3


清净三业的道路

正信的佛法,不论那一教派,必有戒、定、慧三学;戒律是指:在家戒有五戒、八戒;出家戒有十戒、二百五十戒。禪定是指:四色界定,四无色界定,无想定,灭尽定。智慧是指:透彻认识四諦智,十二因缘顺逆智,十六观智等,而得三解脱门。

正信的佛法,必有四圣諦、十二因缘法、三十七菩提分法。这是佛教的教法核心。

佛陀教导我们依三宝,四圣谛和八正道,戒定慧学,相信因果的法则,来寻求方法解决烦恼苦疼,而不是依靠迷信的方法来解决。

《阿含经》 还提到四个修行的步骤∶一是亲近善知识,二是听闻善知识的教导,三是如理思惟,四是法次法向。

1.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独自无师自证,断除一切烦恼缠结,意识完全净化,无有任何污垢,值得人天的崇敬。他完全觉悟三界众生轮回的真相,自证无上正等正觉。我们的导师具足八种自在(世间、法、名声、福严、欲、精勤、变大、变小),明行具足,三学圆满。善逝度过轮回苦海,到达无忧的彼岸。佛陀具足正语,善巧开导众生。世尊透澈明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真相,自调御并善于调伏具善根者。他是人天的无上导师,福德圆满。佛的智慧广阔无涯,慈悲于一切众生,他的一切美德无以伦比。佛陀展示给我们知道的是,他从凡夫修习十波罗蜜圆满而成正觉,他慈悲教化一切,引导众生同证圆满菩提。佛的化身已不可思议,他无上智慧证得的法身更匪人所思。

[清净道论]指出:瑜伽者随念佛陀之德,(世尊亦即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时则不被贪所缠之心,不被瞋所缠之心,及不被痴所缠之心,他的心是只缘如来而正直的。因他这样没有了贪等所缠,故镇伏五盖,因向于业处,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寻、伺倾于佛德;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于喜的足处(近因)而轻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息;不安的得安,则亦得生起身心二乐;有乐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得心定(心一境性);在这样次第的一剎那中生起了五禅支。因为佛德甚深或因倾向于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禅。此禅是依于随念佛德而生起,故称佛随念。

由于善知识的教授、帮助与引导,我们才能趣入正道,修习梵行(戒行清净),守持禁戒,定成就,慧成就,完成道业,自己度脱轮回,复能度脱无量众生于轮回,免除众苦。故在《增壹阿含》卷四十第十经佛说:「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 (指宝藏佛)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复此,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与善知识共从事,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犹如月欲盛满,光明渐增,倍于常时,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亲近善知识,信、闻、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光佛(Dipamkara Buddha) 所见授决也。以与善知识从事故,得为提和竭罗佛(灯光佛)所见授决。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当,阿难,世间无善知识者,则无尊卑之叙,父母师长,兄弟宗亲。则与彼猪犬之属与共一类,造诸恶缘,种地狱罪缘。」因此亲近善知识能成就圆满梵行。

2.听闻佛法

在《增一阿含经卷第28听法品》里佛说:「随时听法有五功德:随时承受不失次第。云何為五?(1)未曾闻者,便得闻之。(2)以得闻者,重讽诵之。(3)见不邪倾。(4)无有狐疑。(5)即解甚深之义。随时听法有五功德。」

佛说∶「闻为今世利,妻子昆弟友,亦致后世福,积闻成圣智。」(北传法句经65偈)闻法不止於今世获得大利益,并影响兄弟妻子及朋友,亦将於后世因闻法的缘故,生起正解脱知见。

闻法是七圣财之一,在《增壹阿含经》里提道:「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这是佛指出修行人所拥有的七种财富。因这些圣道之财富而得度生死的苦海。

在《杂阿含25经》里佛说:「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多闻是要多听如何消除对五蕴的执著,生厌离,欲灭尽的寂静之道,使人得到究竟的安乐与解脱於生老病死苦,这才是无量的功德。

在《增一阿含经卷第33等法品1》里佛说:「比丘。复有二人。云何为二。彼有一人。闻法解其义。彼第二人。闻法不解其义。彼人闻法解义者。於此人最尊第一。比丘。复有二人。云何为二。彼有一人闻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闻法。法不成就。彼人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比丘。复有二人。云何为二。彼一人闻法能堪忍修行。分別护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诸人最尊第一。犹如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最为第一。无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为第一。无能及者。」

3.如理思惟

若是我们知道是无常,是苦,心生出离,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

「诸比丘,苦圣谛者,即是此,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恼苦,遇怨憎者苦,与所爱者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

诸比丘,苦集谛者,即是此,谓后有起,喜贪俱行,随处欢喜之渴爱,谓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渴爱)是。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是此,谓于此渴爱无余,离灭弃舍,定弃,解脱而无执着。

诸比丘,顺苦灭道圣谛者,即是此,所谓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见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8

这离苦之道,就是八支圣道,从生活中实践它,持戒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修定就是正念和正定,修观慧就是正见和正思惟,而正精进则贯通三学。详细的说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法;四正念有戒定慧三学;四正断是精进;四神足有出离心与菩提心,精进和定慧学;五根五力是培育证果的五种根与五种力量,里面含有信、精进、念、定、慧;七菩提分有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就如上说。

佛陀告诉询问的婆罗门伤歌逻说∶「假使有一个水盆,若水染有红色或青色,就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贪欲所染,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若水被烧开而沸腾,也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瞋恚所烧,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若水盆浮满水草,也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愚痴所盖,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 同样的,人心若不为贪欲所染,不为瞋恚所烧,不为愚痴所盖,随时都能把真相反映出来。」([相应部46.55]伤歌逻)要能对诸现象有正见,我们必须消除内心的污垢。

根据[相应部IV.72经](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听、想时,即刻观照,連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就无法生起。」由正念的生起,才能对意门所引起的执著,依正法来对治,才能舍弃执著与烦恼。

正见是指能正确地见到苦,苦生起之因、苦之灭和苦灭之道。要是不能如实见到苦,因此就不知苦,也就不能见到苦生之因,更遑论苦之灭与苦灭之道了。

佛说:「诸比丘!愁、悲、苦、忧、恼由何而生?由何而现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以观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于色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色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观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观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观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彼人于识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识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在巴利经典中佛陀还提到:
「瞿赏弥,这些你所知道的法的特质,‘这些法引导向清净,不是引导向热情;是向往解脱,而不是向往束缚;是能除去自我的贡高,而不是增强自我的贡高;是朝向歉虚,而不是朝向野心;是朝向满足,而不是朝向不知足;是朝向独自的闲居,而不是朝向人们的缠缚;是向精力,而不是向懒惰;是向无烦恼,而不是向烦恼’:由此你就可以知道,‘这就是经文,这就是戒律,这就是导师的教导’。」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陷入无明的‘烦恼’中;可能是外境不顺我们的意愿,但我们不能改变物理的自然现象;可能是自己陷入内心苦闷的感性的枷锁中,内心不解,烦闷不堪。因此我们常感身心不平衡,及失去和谐。在我们能够灭苦(灭谛)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能够分辨出苦的根源(集谛),然后让自己认清苦及寻找解除苦的方法。但是我们多半不关怀内心世界的状况,并视它為理所当然。若我们想要成為一位更快乐、更喜悦而且理智的人,那麼探究我们内心世界的修行,则成為最重要的课题,这就是慧学,而且我们将终生奉行。

世人皆愿获得快乐,但人生中的快乐短暂而依赖他缘才能得到,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愚昧地盲目追求,每一次享受完短暂的快乐之後,他们可能滿足,也可能感到失望,跟着又生起欲望,希望能再次得到这种快乐,因此他们陷入惯性的感官欲乐的追逐中,不能自拔。

这种心态在佛法里称为贪欲(kamacchanda)。修习观照能帮助行者以正念认清我们心理的真相,观照它如何生起,依赖什么助缘,心中对欲乐贪求的強度。在认清这些自己的烦恼的真相後,才能应用正确的佛法來断除贪欲的烦恼纏结。除了贪欲,我们心里还有瞋恚,妒忌,悭吝,懒惰,愚痴等众多的烦恼纏结。这些不善心(akusala citta)使我们一直地在久远的轮回中造作许多恶业,並陷在三界之中,继续受苦,无法出离。

修习观照能使我们仔细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对自己的身心现象及它们相依的关係,正确而有效地认识它们。这样将有助於我们对治不善心,而培养起善心。

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不外是断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烦恼纏结。因此我们要认清苦,要断除苦必须要靠智慧,以持戒达到戒清淨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当我们的正念通过持戒而提昇时,我们才会认识苦,並将会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对身心现象的愚昧的执取和根本的无明。但是我们必需感受到苦的压迫,在这无休止的苦的压迫之下,我们才会生起离苦的愿望。

修习观照一段时间之後,一个行者将能通过烦恼纏结的減少而逐渐证取道果。所有的正等觉佛,辟支佛,阿罗汉等都是以智慧断除一切的烦恼纏结而得以离苦。每一天,我们敞开的六个根门都无选择地受到六境的侵蝕,智慧能筛选並隔离那些使我们心灵混乱不安的六境,因此我们的心灵得以不受到干扰。我们培育的正念能察觉心灵不善念的生起,並以正思惟和择法控制这些不善念,通过观照的修持,这种正念的察觉心才会加强,而有效地对治不善念,达到智慧的园滿,证取道果,因而终止了苦。

修行是在修自己,老是看别人或是与别人比较,对自己是像泥菩萨过江一样,自身尚且难保,如何能帮到别人。你若看到别人修行差,心里不滿,那是你的烦恼,不是他的。别人修的好或坏,是他们自己的事,不需要你来判断。智慧的开发是从断除自己的烦恼产生,不是从挑剔别人的缺点产生。持戒修定和观照是我们个人的修行工具,不是用来批评别人的工具。更何况修行是自个的事,没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别人用功。禅宗有句名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样的道理,若是你生病,你应该吃你的药;若他生病,那他吃他的药就行了。重要的是,常常照顧自己的心,常常观照,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一切的现象是无我的,根本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我。杂念的生起是意门不安於宁靜,攀缘於与现在修定无关的境尘,而开始打妄想,它是意门境尘和意识三者的混合作用,根本没有我。因此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让心自然,维持警觉,观照它们,认识自己,就是这么简单,一切无所挂碍。这好比你走在街上,你看屋子車子等从身旁轻轻溜过,你不需把它们带着走。当遇到烦恼时,只要看着它、放下它,越过它就是了。别留恋已经历过的烦恼,也别期待尚未出现的困难。专注心於当下,一切都是在生灭变化之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要执著於它。如此的修行,心灵就会趋向於它自然的平靜和谐状态,一切境界都将只是生起和消灭,与我无关。

4.法次法向

修行的次第是要有信、有正见、依正思惟、修习三学(戒、定、慧学)、十二甘露门、得三解脱门。

在[中阿含]的[惭愧经]里举出修行的次第是:有惭有愧→爱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涅盘。

在[中阿含.食经]里举出修行道的次第是: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护戒→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明解脱展转具成。

在[杂阿含346经]里佛举出修行的次第是:惭愧→不放逸→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生信,顺语,精进→不掉,住律仪,学戒→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起贪恚痴→断老病死。

佛在三个不同的场合讲解略有不同内容的修行法,事实上它们都是向涅盘与解脱的方向朝进。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佛陀说法的一致性,那就是:亲近善知识→信三宝→正思惟业报、苦→学戒→惭愧→护根→修定→修慧。

修行道的次第浓缩的是破除无明;再详細的说是止观兼修;再详细的是修戒定慧三学;再详细的是修上述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步骤,或是四念处;再详细的是修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再详细的是修七觉支的正念、择法、精進、喜悦、輕安、禅定、慧捨;再详细的是修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再详细的是修三十七菩提分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们的善根都很差,要学习的内容是很多的。

法增比丘谨识,新加坡佛教显密研修院。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buddhism.sampasite.com 佛教之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 佛陀中道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42224818639#/group.php?gid=42224818639 The Taste of Dhamma
http://www.facebook.com/inbox/?drop&ref=mb#/group.php?gid=35770357307 Young Buddhist Fellowship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身体的32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