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淫欲的有效方法



对付淫欲的有效方法

法增比丘

目录

(1)作母、姊妹、女想

(2)三十二身分想

(3)守护根门

(4)不淨观

(5)死观

(6)注意四识住

(7)观察‘我’的生起



贪淫是许多修行人最烦恼的事,对这与生俱来的淫欲,是要用心理的方法来调服它,纯靠厌制它不会耐久,也不得力。在《杂阿含1165经》中尊者宾头卢与婆蹉王优陀延那的对话中提到三种对治的方法:



「婆蹉王优陀延那问尊者宾头卢: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极安乐住,诸根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尊者宾头卢答言:如佛所说,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



(1)作母、姊妹、女想

汝诸比丘,若见宿人(年长的),当作母想。见中间者(同年纪),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以是因缘。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诸根敷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言:今诸世间贪求之心。若见宿人,而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而作女想。当于尔时,心亦随起,贪欲烧燃,瞋恚烧燃,愚痴烧燃,要当更有胜因缘不 ?」



(2)三十二身分想

「尊者宾头卢语婆蹉王优陀延那:更有因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

发、毛、爪、齿;尘垢、流唌(口水)、皮、肉、白骨、筋、脉(血管)、心、肝、肺、脾、肾、肠、肚(胃)、生藏、熟藏、胞(子宫)、泪、汗、涕、沫、肪(腰部的油脂)、脂(皮下的油脂)、髓、痰、癊、脓、血、脑、汁(胆汁)、屎、溺(尿)。」











「大王!此因此缘故,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人心飘疾,若观不净,随净想现,颇更有因缘,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不?」



在《大念处经》中是以对三十二身分的‘厌恶’来说的;在《大象迹喻经》、《大教诫罗候罗经》及《界分别经》中是以四界的‘界’来说的。但在《身至念经》中则以三十二分中每分的色所显现而分别修四禅的。以‘界’说的是毗钵舍那(观禅)的业处,以‘厌恶’说的是奢摩他(止禅)业处。



这三十二身分,分为八组:

(1)发、毛、爪、齿、

(2)皮、肉、腱(筋)、骨、

(3)骨髓、肾脏、心脏、肝脏、

(4)肋膜、脾脏、肺脏、肠、

(5)肠间膜、胃、粪、脑。这五组是地大(地界)。

(6)胆汁、痰、脓、血、

(7)汗、脂、泪、膏、

(8)唾、鼻涕、关节滑液、尿。这三组是水大(水界)。

先以安般念修到定(初、二、三、四禅)后,就修观。每一座都得止观双修。



根据《清净道论》里所教的方法,分为七种:(1)背诵,(2)忆持,(3)观颜色,(4)观形状,(5)观方位,(6)观处所,(7)观界限。



观照要点:

(1)破除整体想,观身体是多块组成的。

(2)观照它们每块是独立的,无自性的。

(3)观它每块是无思念的,无意识的。

(4)觉知并观照它们的界的特征是地界(硬、软)、水界(流、粘)、火界(冷、热)、风界(支持、推动)。

(5)观它的生灭。





观照男女根只是无意识的生殖器官而已,我们之所以会执取於它是我或我所有,乃是因为我们对它不如理作意,以颠倒之心意看待它;若以观照力來看它,它只不过是皮、肉、筋、血或四大的地、水、火、風四大界而已。若身体会衰败,更何况不到身体百分之一的皮肉生殖器。此外,我们对它的执取是因为淫欲的乐受,就是因为它,我们才久陷轮回,因此佛说要远离生欲之境,代之以有意义的善念,以如理思惟的方式來对治淫欲,它不是一次可以遣除的,要用欲愿成佛之欲,要勤断,要常抓住追向淫欲之心,要用正确的方法静下心來观照,这样才会得力。



(3)守护根门

「尊者宾头卢言:大王,有因有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告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尔时。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善哉!善说法。乃至受持诸根律仪。尊者宾头卢!我亦如是。有时不守护身,不持诸根律仪,不一其念,入于宫中,其心极生贪欲炽燃,愚痴烧燃;正使闲房独处,亦复三毒烧燃其心,况复宫中;又我有时善护其身,善摄诸根,专一其念,入于宫中,贪欲、恚、痴不起烧燃其心,于内宫中尚不烧身,亦不烧心,况复闲独;以是之故,此因此缘,能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以上的三种对治法都能有效的对付一个行者心中所起的淫念,可以个别用或一起用。



世尊说:é对可爱可喜的目标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贪欲生起之因,也是使生起的贪欲增长及增强之因。û (《相应部》觉支相应)若一个行者能观察心中的贪欲,通过如理作意与正思惟,就能知道耽欲会带来苦,知苦就会想断苦。



世尊所教的对治的方法就是要知道心中有贪(知贪) ;然后去找生起贪欲的原因,也即是知贪。不过更深一层进去找它生起之因,对一个局中人来说,他自己知道他要的是什么,爱的是什么,放下它,离开它,那就行了,不过说是容易做却难。因此佛说(若对象是人)以不净观对治,这并非要你喜欢的人死去,而是一种对治法门。



若思惟深一点,贪欲帶來苦,你将发觉这是四圣谛的第一谛:苦。进一步就会思惟它产生贪欲的原因,而会追根究底地找到它,这是四圣谛的第二谛:苦因。接下来就会想去消除它,以及寻找灭除它的方法,这就是其它两个圣谛。如理作意与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也是修慧的一种。



此外,下面再提供以下佛陀教导的有效方法。



(4)不淨观

修习不净观是根据佛陀教导的十不净(死尸)相,用来观修以灭除贪欲;这十不净相是:



(i) 膨胀 (尸体)相; (ii) 青瘀 (尸体) 相;

(iii) 脓烂 (尸体) 相; (iv) 断坏(尸体) 相;

(v) 食残(尸体) 相; (vi) 散乱(尸体) 相;

(vii) 斩斫离散(尸体)相; (viii) 血涂相(不一定是尸体);

(ix) 虫聚(蛆虫聚生尸体)相;(x)骸骨(尸体变为骸骨)相。









根据《清净道论》指出﹔若以贪行的差别来说,膨胀相是适合于贪行的人;青瘀相适合于贪身色的人;脓烂相适合于贪着花香装饰身体起香味的人;断坏相适合于贪念自身坚厚的人;食残相适合于贪着乳房等肌肉部位的人;散乱相适合于贪着肢体美的人;斩斫离散相适合于贪着身体完整的人,血涂相适合于贪着装饰美丽的人;虫聚相适合于贪着身体为我所有的人;骸骨相适合于贪恋牙齿美丽的人。修不净相要配合修慈以防沮丧而产生厌世的念头。



(5)死观

念死(maranānussati),死是指一个有情命根的断绝。它有时节死和非时节死两种。时节死是指因福尽或寿尽或两者俱尽的死,非时节死是因为宿业的因缘致死,在其时其地生命断绝。念死有二法:



第一是如理作意「死将来临,命根将断」,以镇伏五盖,得证近行定。



第二是钝根者得以以下八法念死:

(一)杀戮者追近;

(二)死之必然;

(三)将自己与有大名誉、大福报、大力、大神变、大智慧、辟支佛、和正等觉者等比较,他们皆会死,何况是我;

(四)身为诸多虫类所共居,死缘甚多;

(五)身命无力无主,因须赖出入息,四威仪平衡、冷热平衡、四大平衡、适当食物维持生命;

(六)寿命不定,因时间、疾病、时刻、死处、生趣都不定;(七)寿命不长;

(八)寿命剎那相续。如是就能不放逸,殷勤修习断除诸漏,死时不陷于恐惧与昏昧。



在《南传法句经》 147偈有如下的偈:「观此粉饰身,疮(九疮﹕双目、双耳、双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与骨聚,身病心妄想,无常不久存。」它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比丘暗恋王舍城(Rajagaha)的一位漂亮的妓女施蕊玛,有一天施蕊玛因病死了,佛陀要求频婆娑罗(Bimbisara)王三天不要埋葬她,第四天佛陀带了众多比丘去看施蕊玛,这时她的尸体已肿胀生虫,国王宣布谁肯出一千铢,就可与她过一夜,但没人出价,最后免费送都没人要,那会暗恋她的年轻比丘也明白了真相。



世尊对梵行者马干地亚(Magandiya)说:「通过我自己亲身体会了解,我知道欲的生,欲的灭,欲的乐着,欲的过患,从而生起对欲乐的出离,我舍离对欲乐的渴爱,我心住于无贪爱,我住于内心的平静。我见到别的众生不能解脱于对欲乐之贪爱,为欲乐之贪欲所吞没,我不羡慕他们(的享乐),我也不欣喜于他们所在之境。为何如此呢?马干地亚!因为我知道有一个比这欲乐的欣喜,比这凡夫的不净之境,更为快乐的境界,超越梵行的喜悦。因此我住于它,我的心再也不会羡慕那下劣的,更不用说欣喜于他们所在之境」(《中部》1经)



凡夫縱容自己,贪欲久习的结果就形成习气,比如贪色,贪淫,贪吃,贪玩乐,贪饮酒,贪钱财,贪利得,贪名,贪赞许等等;它再加强我慢之心。这些贪欲以许多不同的形态和方式生起,众人往往不能察觉,而不知不觉地已经落入贪欲的魔爪中。



(6)注意四识住

培养时时注意“攀缘四识住”。我们的心是不停的跑去注意色相、感受、想念、造作(行为)。然后识就支持着它们,停留在它们之上。心随着起烦恼,思维,造作贪嗔痴的业。四识住一生起,就增进,增长,广大。心能觉知到,马上就观照它是四识住,然后看它的生起的缘,放下时就灭了,舍弃。

男女性的淫念,它的诱惑性从联想的色相、语言、文字、表情、气味、自身的触觉等等的所缘而引起,它的范围广泛,以佛的语言是“意识停留在对色相之上、意识停留在对感受之上、意识停留在对想念之上、意识停留在对造作之上。

认识它们,提高自己的觉知,提昇自己的正念,在攀缘的那一刻,悬崖勒马,停止造作。



(7)观察‘我’的生起

我们会生起淫心,或任何的行为,完全是内在的‘我’的念头所致,这叫‘我慢’。它有二十种。这种我慢在我们心里产生种种想法、念头、观念、思维;想法比如好与坏、善与恶、优与劣、错与对、是与非、黑与白、明与暗、有与无、强与弱、上与下、尊与卑、高与低等等想。一步步的破除它们就能渐次证得圣果。



色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识是我。破了前五个“我”就是初果。接下来,色是属于我,受是属于我(色是我所有),想是属于我,行是属于我,识是属于我。減弱它们就证二果。破了它们就证三果。色在我中,受在我中,想在我中,行在我中,识在我中,(无形的我很大)。我在色中,我在受中,我在想中,我在行中,我在识中,(无形的我很小)。破了它们就是破除我慢,向四果的烦恼,就证阿罗汉。



淫的念是欲望,是烦恼,它狡猾的隐藏在”我“里面,认清它将有助于使我们脱离欲望的魔爪,走向自由自在的人生。





世人执着于有众生,有有情,认为自己不灭,是堕于常见;或有些人认为死了就没了,灭绝,是堕于断见。正观的人,如实的知道我们是五蕴的组合,便精勤地厌离于贪欲之境,为寂灭而努力行道,佛陀称这种人为具眼者。





法增比丘写于澳洲新南威尔斯州问哲楼定慧学舍

佛历二五六四年(阳历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八日)修订于野林浦佛宝寺结夏圆满。

佛历二五四七年(阳历二零零三年) 修订在结夏于澳洲新州问哲楼定慧寺安居圆满日。

二零零六年三月润饰于台北永吉路三十巷佛教显密中心。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qq.com

http://theravadins.org/ 南传上座部佛教

https://user.qzone.qq.com/1745132505/infocenter 南传佛法空间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 澳洲佛宝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人中之狮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