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4的博文

训练觉知的心4

图片
训练觉知的心4 以七清净来讲,它跟十六观智有关系,我解释经行,如果你能观到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三相智,生灭智,如果你能达到这个观智,差不多达到第五清净 --- ‘道 非道智清净’。已超过他们,达到‘道智清净’了,证果时就是达到‘道智清净’。七清净和十六观智有密切关系,到底我应该怎么做?你还要考虑自己的处境,我 通常在最后加两个东西,就是你要想人身是难得,佛法难闻,要得到这个人身是非常稀有的,能够出生做人是非常稀有的,佛出现在人间是非常稀有,世间有佛法是 非常稀有的,在世间要是能够出家非常稀有,世间出家修行能证果的非常稀有,不是这么容易的,要自己下功夫,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的事情,因此,佛陀就跟一个出 家众说:须陀洹果比转轮圣王还要清净,功德还要大,因为转轮圣王,整个世界都是他控制,他的功德有多大?功德和清净是两回事,如果你戒守得清净,那个是功 德还是清净?那是清净。但也是功德,功德无量,但是你一个人如果证了初果,他是断了身见,他会不会去到地狱?不会了。他会不会做鬼去?不会了。他会不会做 畜生去?不会了。他只有两个地方去:人和天上,天上最多也只是忉利天而已,他不会去别的地方,他会去有佛法的地方。转轮圣王跟他有得比吗?没得比的,转轮 圣王可能会下地狱的,可能会做畜生,做鬼,你看有什么好比?所以初果圣人比转轮圣王高,是不是值得我赶快下功夫去修,证初果?向着这个方向走去?为什么一 直在那边犹豫?很多人被这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困住? 不 开始修 , 他偏要 想东想西 ,他非要把这个先弄清楚。就好像佛陀答其中一个居士这样,他说我中了一支箭,然后他要问这个箭是谁射的?什么名字?他的家乡在哪里?他是男是女?几岁?……赶快把箭拔出来嘛,他中了这支箭,还要查那个人的底细,你查出 了 有什么用?跟你中这个箭的苦来比,哪个重要?他说还要查一下这是什么毒?他放的是什么地方长的毒药?药是涂在箭左边还是右边?是黑的还是白的,还是红的?糟糕啦!很多人就是这样,他那个念头太多了,一直被那个念头困住,问的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我还是 很 耐心答他 们。 已故马哈希禅师曾经说过,认为自己证得初果的人,应该用最少5年的时间,检视自己有没有违反五戒的情况,因为初果圣者是绝对不会犯五戒的。 我们学佛法就是 觉知 这些 身心的现象 ,这就是佛法。当我们 觉知 这些 现象 的时候,我们就认识这些法...

训练觉知的心3

图片
训练觉知的心3 7.  认清真相 什么是苦( dukkha )? 它不只是身心的苦,凡是一切依缘而起的,无常的,不圆满的现象都是苦。包括乐的或好的状况。我们的苦有两种:即是身体的苦和心灵的苦。只要我们还活着,身 体的苦,生老病死苦等是难以逃避的。即使佛陀本身也没有例外。心灵的苦才是我们要努力调服的,它千变万化,简单的归纳为:爱别离苦、怨 瞋 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这些要靠正思维,观照无常,修习慈爱,观照因缘法,修习中舍等方法,才能慢慢消减它的强度,渐渐达到自在的境界。一个内心追求欲乐的人,是绝对没有可 能离开贪欲、贪欲之想、贪欲之觉的。 --- 《中部 . 蛇喻经》 我 们生出来一定有生老病死苦,这是没法子的,每个人都会老,都会病,都会死,但是我们心的苦是可以想办法解除。佛陀比喻说好像一个人,他要是中了一支箭,这 个是生老病死苦的箭,他的心又再中多一支,那就不是中了两支箭?但是这第二支箭你可以不要给它中,那就是我们要懂得用佛法把这第二支箭防止它射过来,我们 已经中了一支,正在那边流血,痛,为什么你要给自己再中第二支箭呢?我们这种第二支箭是什么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 蕴 盛苦。 不要迷失在生活里,那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只有智慧能灭除苦,在观照时,不要粘住观察的目标,而是在旁边观察目标,这样智慧才能生起。要知道, 我 是主导者, 我 将要为自己的一切负责,没人害 我 ,是 我 自己害自己。 认识它就够 我们 知道的,等苦受 够 了,自会找苦的原因,它不在别处,是在 我们这 里!等找到苦的原因,要断啊还挺费劲,因为 我们 的手指会一直往外指,不会往自己心里指。知道心里有苦,就得找心药医,这心药就是修安般念让心平静,修慈爱让心平和,快则半载,慢则半生。 不论身体或心是处于何种的状况,我们 应该只是觉知它,我们应该做一个离尘绝垢的观察者就够了。对于心,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虽然内外的心态我们都觉知到,但在调服我们内在的烦恼时,我们要学记取佛陀的教诲,那即是我们只调服自己的心,别人的心是别人的事:「 假使有后世,因善恶之业会得到果实或成果,那么在身坏命终之后,将 ( 因善业 ) 生 于天界,享受极乐。这是此人能得的第一种利益。假使无后世,因善恶之业也不会得到果实或成果,即使在此世间,此时此地,无有瞋心,无有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