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归命彼世尊,应供,等正觉》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佛说∶「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具足定与慧,彼近于涅盘。」(《南传法句经372偈》)要到达涅盘就须对四谛法三转十二行,故此佛能适当的被称为正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o)。

在《杂阿含464经》中上座答阿难说:「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終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脫界。」一个行者先得修习定的业处,而後修习观照;或者选择先修习观照,而後达到定境,这是个人的选择。但要达到解脫界,则需要定与慧兼修的。

一切身心的现象,不论是过去,现在,未來,内,外,粗,细,美,丑,远,近;都是在不停地生灭,没有一刻是固定的。观照者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後,如实地知道这些身心现象的无常(anicca)和不实,实在是不园滿,是屬於苦(dukkha),没有一絲毫可以称为是‘我’或‘我的’,而了知身心现象的无我(anatta),这种观智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ņa)。现在的坏灭了,就成为过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现在。它们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灭的五蕴现象。

我们所认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没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实的。若是真实的,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要它那样就那样,(《相应部,无我相经》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与不死,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证智abhiññā)。所以当我们见到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时,应只是如理作意它们是五蕴现象或名色法。

防碍我们开悟的原因

是什么障碍住我们的心念去认识无常呢?佛陀解释一切现象,一切依著因缘而生起者,不论它会留在世上多久的时间,最终还是要消失的。因此凡是会变迁的现象,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我们身心的现象,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不停在生灭的。色蕴的身体长大,衰老,死去,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现在的坏灭了,就成为过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现在,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aniccam khayatthena)。身心只是一组不停地在生灭的物理与心理现象。这些现象的无常、苦、无我的三种特性在佛法上叫做三法印。但是我们常被身心现象的连续性所迷惑,不能觉察到身心现象的生灭与坏灭,不过因为这个过程发生得太快,以致我们无法体会到心理与身体状态的生起与消灭,因此我们误以为心理与身体的状态是不变的,连续的。

是什么障碍住我们的心念去认识苦呢?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注意身体姿势的变化,若是我们冷静的去观察身体,我们将会察觉身体里的地水火风的变化,变化就是苦。我们也没有冷静的去观察心理状态的变化,心态的生灭快得我们误以为它是恒常的。这些身心变化的苦是不停地在压迫我们,但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个事实,错误的见解立即生起,因此我们才会以为这身体,生命、心理状态是美好的,会带来快乐的,我们对快乐的境界的贪求立即随之生起,而去造业,但快乐的境界很快的过去,以致我们得再去追求另一个快乐的境界,我们被自心这样逼迫着,但我们不曾觉察到这些行法的可畏而苦的相(dukkham bhayatthena),因而继续造恶业,轮回再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苦。

是什么原因障碍我们无法证取无我呢?我们的身体与心理状态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综合体,因为不能观察它们的无我,无实质,无主宰者(anattā asārakatthena),我们常误以为身体与心理状态自己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生起是美好的概念,五蕴的生灭非常的迅速,因此佛陀才教导我们有次第的去观照五蕴,经过长期的观照,我们才能体会五蕴的无常,苦和无我。

我们应以无常随观断常想。了解有为法的无常,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诸法实无实相,而以‘无相解脱门’,证得道果。

我们应以苦随观断乐想。了解有为法的苦,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对诸造作的厌倦,而以‘无愿解脱门’,证得道果。

我们应以无我随观或空随观断我想。了解诸法的空性,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对诸法的空性的智慧,而以‘空解脱门’,证得道果。

五蕴法

五蕴: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色蕴里有二十八种色,这一切都是色蕴。与八十一种世间心共生的受是受蕴。与这些心相应的‘想’是想蕴。行蕴是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心所。八十九心是识蕴。我们当知色蕴是‘色’,四非色蕴是‘名’。或者也可以简单地把四大种及所造色确定为‘色’,意处及法处的一部分的名法确定为‘名’。对五蕴的正确认识是培育起名色分别智的必经道路。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这一切全是色蕴。没有一个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会放下执取。同样的道理,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到饿鬼,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它们只是属于概念。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是我,我所有,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众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里轮回不能解脱。

一切色是“有缘”的,它是业生、心生、时节生和食生的,也即它是由业、心、时节、与食四法而等起。业生色(kamm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离色、八根色、心色与空界十八种。心生色(citt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离色、五变化色、声音与空界十五种。时节生色(utu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离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声音与空界十三种。食生色(āhār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离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与空界十二种。

有情众生依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的方式,从结生的那一刻开始;胎卵生有情的色相续流依业生从结生那一刻开始;心生从第二个心识剎那开始;时节生的从结生心住时开始;食生的从食素传到时开始;有如油灯或河水之流似的不断相续,直到生命结束。在死亡时,在死亡心的第十七个心识剎那住时开始,业生色不再生起,业生色,心生色与食生色会存在至死亡然后灭尽,之后尸体内只有时节生色的色相续流。

一切诸受可分别为二:(1)身受。(2)心受。圣者可有身受,但无心受。(见《杂阿含470经》)诸受也可分别为三:(1)乐受(sukha);(2)苦受(dukkha);(3)中性受(upekkhā)。诸受也可分别为五:(1)身乐受(sukha, kāyikā sukhā vedanā);(2)身苦受(dukkha, kāyikā dukkhā vedanā);(3)心乐受(somanassa, cetasikā sukhā vedanā);(4)心苦受(domanassa, cetasikā dukkhā vedanā);(5)中性受(upekkh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受的生起是身心接触外境而起,受蕴的生起依五个过去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受的灭是离所接触外境,当阿罗汉入涅盘时五蕴灭尽,受也灭尽。

诸想可分别为三:(1)善(kusala);(2)不善(akusala);(3)无记(abyākata)。诸想也可分别为六:(1)色想;(2)声想;(3)香想;(4)味想;(5)触想;(6)法想。

想的生是当根门触境后意门所起的认识与思(cetanā)。从阿毗达磨论的分析,想的过去因也是无明、爱、取、业与行。它的现在因是触、目标、依处与相应名法。想也同样与受、行、识互为因果。比如想蕴是因,则受、行、识蕴是果;或受、想、行蕴是因,识蕴是果。

在《增支部IV.189经》里佛言:“比丘 ! 此世间为 " 想 " 所引导,此世间为" 想 " 所牵。" 想 " 生之后,此世间为" 想 " 所支配而行。”由此可见 “见漏” 的严重性,这世间的一切都被" 想 " 所支配控制着。想的灭是当境消失时或转去新的境时,想就灭了。当阿罗汉入涅盘时五蕴灭尽,想也灭尽。

诸行可分别为三:(1)身行(kāya);(2)口行(vacī);(3)意行(mano)。诸行也可分别为六:(1)依色起行;(2)依声起行;(3)依香起行;(4)依味起行;(5)依触起行;(6)依法起行。诸行也可分别为五十:(1)善(sobhana-cetasika)-----有二十五:即是信、念、惭、愧、无贪、无瞋、无痴、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心轻快、身柔软、心柔软、身适业、心适业、身练达、心练达、身正直、心正直、悲、随喜、正语、正业、正命。(2)不善(akusala-cetasika)-----有十四:即是痴、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慢、瞋、嫉、悭、恶作、昏沉、睡眠、疑。(3)无记(aññasamānā) -----有十一:即是触、思、定、命、作意、寻、伺、胜解、喜、精进、欲。

行的产生是根门(五门及意门)触境所生的造作(造业),它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东西(根、境、及意)组合而生起的。行的灭尽唯有在阿罗汉果才能完成。

诸识可分别为六:(1)眼识(cakkhu-viññāna);(2)耳识(sota-viññāna);(3)鼻识(ghana-viññāna);(4)舌识(jivha-viññāna);(5)身识(kaya-viññāna)。
(6)意识(mano-viññāna)。诸识可分别为八十九心,若加上修行者的心而有更细的一百廿一心:

(1) 欲界心 (kāmāvacaracitta):欲是指(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乐;(二)所欲,指境,包括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五欲对象。欲地是欲生存地,有十一界,即四恶道,人间与六欲天。共有五十四心。(善心)(24),不善心 (12),无因心 (18)。

(2) 色界心(rūpāvacaracitta):这是指与色地相关的心,或与色界禅相关的禅那(jhāna)心。色界禅是以专注于色法目标而得的,比如安般念(呼吸),或白遍,或地遍等,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色界心。共有十五心。色界善心(5),色界果报心(vipāka cittāni)(5),色界唯作心(kiriyā cittāni)(5)。

(3) 无色界心(arūpāvacaracitta):这是与无色地相关的心,或与无色界禅相关的禅那心。无色界禅是以专注于无色法目标而得的,比如无边虚空等,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无色界心。共有十二心。无色界善心(4),无色界果报心(4),无色界唯作心(4)。

(4) 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上面的三种是世间心。世间是指情世间(sattaloka),器(物质)世间(okāsaloka)和行法世间(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蕴);超越这些有为的法界的心,以涅盘为对象的是出世间心。共有八心。若依寻、伺、喜、乐、舍心各分四道与四果就有四十心。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识蕴生起的现在因是“名色”,名是指与识相应的受、想、行三蕴;色是指依处色及目标(内色与外色)。识蕴的灭是离所接触之境或触境不动心,当阿罗汉入涅盘时五蕴灭尽,识也灭尽。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世尊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 《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烦恼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六个根门一直是开着的,每一天外头有千千万万的六尘或六境接触这六个根门,我们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时喜,有时忧,有时愁,有时嗔恨,有时贪著,有时又痴的可笑。这种种心态佛陀在《长部22,大念处经》里把它们归纳为触、受、想、思、爱、寻、伺。

三学

为了要永断投生到四恶道的危机,修行的人,在现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时代,应努力于证悟须陀洹果(sotāpanna),致力于使未稳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稳定(niyāma),然而只有证到阿罗汉果(arahant)的圣者才会有稳定的戒、定、慧的修持。从八正道来说,修习正语、正业与正命以致圆满证悟须陀洹果。正语(sammā-vācā)的实践在家众在于不妄语(Musāvādā virati),不恶口(Pharusavācā virati) ,不两舌(Pisunavācā virati) ,不绮语(Samphappalāpa virati)。出家众保持神圣的沉默,除了问法解答。正业(sammā-kammanta)的实践在家众在于不杀(Pānātipāta virati),不盗(Adinnādāna virati) ,不邪淫(Kāmesumicchācārā virati)。出家众守持波罗提木叉(Patimokkha),八正行。 正念正知于诸触,诸念,与诸识。正命(sammājíva)的实践对在家人在于不邪命(Duccarita micchājiva virati) ,不做伤害他人的职业,包括贩卖人口,烟酒,毒品,睹博,毒药,武器,饲养生畜,贩卖鱼肉,经营妓院,走私逃税等非法行业。对出家人要求不对在家人献花果讨好(Anesana micchājiva virati),不显现神通(Kuhanadi micchājiva virati),不说吉凶星象梦兆(Tiracchāna vijja micchājiva virati)。这犹如《大智度论卷三》所说的(1)下口食,又作下邪,係以和合汤药、种谷、植树等不淨方式活命者。(2)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作为生計者。(3)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4)维口食,又作四维口食、维邪,以学习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不淨方式活命者。初学者应致力于持好戒。

正定的实践是四色界定(rupa jhana)与四无色界定(arupa jhana)。善巧于六法:入定自在, 住定自在,出定自在,欲定自在,熟悉定境,熟悉应用。(《增支部6.24》)这八定或九出世间定【1】,若要修习的好,必须证到阿那含果(anagamin),而只有阿罗汉果才有稳定的定力。定力的培育是要清除贪、瞋、邪精进、邪念等不善根,若贪与瞋根消除后,它们甚至在梦里都不会生起。这种定力的培育只有在有佛陀教法的时代才有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我们要争取时间与修定的机会,培育正念,正定,并以正精进贯穿他们。正念的实践是四念处,身身观念处(Kāy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受受观念处(Vedan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 ,心心观念处(Citt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 ,法法观念处(Dhamm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长部22,大念处经》)。正精进的实践是四正勤,恶未生不令生(Anuppannānam akusalānam dhammānam anuppādāya vāyāmo),恶已生令断(Uppannānam akusalānam dhammānam pahānāya vāyāmo),善未生令生(Uppannānam kusalānam dhammānam uppādāya vāyāmo),善已生令增长(Uppannānam kusalānam dhammānam bhiyyo bhāvāya vāyāmo)。

智慧的修持能够彻底的消灭我见(萨迦耶见sakkaya ditthi)以及每一蛛丝马迹的邪见,邪思惟,恶业与邪命等。正见(Sammāditthi) 的实践有世间正见,在于知业的运作,知十恶业,知四食,知十事(Dasavatthuka Sammāditthi ),正见的出世间正见在于知四圣谛,于圣谛三转十二行。正知正见于名色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故得舍弃四食。对业果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欲界的世间智慧,有修慧的人甚至在很多世后,都具有对业果的正见,正法的认识(如四圣谛法),与修法的宿世智,所以我们要以正精进来策励自己去修行。正思维(sammā-sankappa)的实践在于正思出离欲和苦(Nekkhamma sankappa ),正思无怨,于众生生起慈心(abyapada sankappa ),正思无害, 于众生生起悲心(avihimsa sankappa )。故得舍弃为噉众生肉而杀生,在家众不为饮食而杀生,出家众随缘托钵维生。

在《相应部2.2》里佛陀说:「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灭了整堆苦。」当我们不再对触六境时生想,生起贪爱,就不会去执取,无执取就不造业,没有业就不会轮回,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就灭了。

八正道与戒定慧学的关系如下表∶



戒学: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定学: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慧学: 正见, 正思惟, 正精进

戒定慧学与七清净,十六观智等的关系如下表∶



观照的要点是必须很澈底的去观照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色法须从内外远近等十一种情况,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然後转去观照名法,观照名法须先确定名法的种类,如受、想、行、识四蕴,诸烦恼结使等,然後观照它们生起的因缘,配合十八隨观与十六观智,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是现象普遍的特性;即无常,苦,无我。观照无常,对色法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等的十一种情况,都要观照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照它们皆是不圆滿,是苦;再观照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照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每个人虽有不同的习性,但是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是一致和必需做的,最后视观照的深度,而入不同的解脱门。每个人的行舍智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

三种遍知(世間Lokiya & 出世間Lokuttara pariñña)



表源自马来西亚沙巴州寂静禅林(Santavana)

我们对这些四圣谛法必须遍知,遍断,遍证,遍修方能出离三界。故佛说他要是对四谛没有进行三转十二行彻底的断除一切结缚的话,他不能称为正遍知,和正等正觉者。这里所讨论的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知遍知也叫做随觉智(anubodha ñana),度遍知与断遍知也叫做通达智(pativedha ñana)。

佛对阿难说「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阿难!因不觉、不徹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縷纏结,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惡生、恶趣、地狱之轮回。」《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这里佛说明了明瞭缘起的重要性。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遍知有三种,断与证。... 遍知有三种:即(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的三种遍知。...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 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1)知遍知(ñata-pariñña),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与通达名色法(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与其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ņa)的智慧。五蕴法就是这个我们要瞭解的名色法,五蕴法即是苦谛。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知道。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知道?诸比丘!即眼是当知道等等」,是名「知遍知」。知解名色与缘是它的(知遍知)不共(独特)之地。」眼等十八界是当知道,因为这些就是世间的一切【2】。

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种观的染【3】,所以必须审察破除这些杂染,破除之后就能生起道的智见,知道这道是正道。圣道是以‘所缘通达’(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彻地认知所缘或透彻的认知无為涅盘界。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moha),由於它已断除了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因此它也成就了知见四圣谛的功用,这功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见四圣谛叫做‘无痴通达’(asammoha pativedha)。所以圣道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nirodha sacca),而以‘无痴通达’证悟了苦谛、集谛与道谛。由於圣道已成就知见苦谛与集谛的十二因缘支(亦作缘起支),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tta)的因缘结构,及它们之间因缘的关系,通过透彻明瞭四圣谛才能有效地将缘起逆向,所以它也被称為“知遍知”。只有亲自以世间遍知与出世间遍知明瞭十二因缘之后,才可说是已证得了随觉智(anubodha ñana)及通达智(pativedha ñana),我们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缘起法在谈到无明与行时,它同时包括爱、取与有在内。同样地,在谈到爱、取与有时,它同时包括无明与行在内。在谈到生与老死时,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果也已包括在内。如此而有过去五因(无明、行、爱、取、有),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五因(无明、行、爱、取、有),未来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即是:生、老死)二十法。这二十法带来的三因果连结是:(一)过去因(行)与现在果(识)的因果连结;(二)现在果(受)与现在因(爱)的果因连结;(三)现在因(有)与未来果(生)的因果连结。我们必须要认识它们的三种轮转:(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二)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三)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果报轮转又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但是断除无明与爱这二根,轮回即会断灭。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名色法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所缘,知道在做什么。‘正知’是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这就是‘知遍知’。

根据《长部注疏》(Nidanavagga Atthakatha,2,p.88)的解释,我们(1)应分开辨别名色法(即五蕴)(名色分别智)及(2)应辨别名色法(五蕴)的因果关係(缘摄受智)。这两者的修习并非只是认知它们一次就能成就,而是要在重复许多次修习辨别之后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随觉智’(anubodha ñana)。这二智被称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為它们辨明与分别应知与作為观禅目标(所缘)的行法(sankhara dhamma)。以‘随觉智’去明瞭即是‘随觉知’,这是‘知遍知’。亲自透彻地明了十二因缘支的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pativedha ñana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若人不能以随觉知与通达知如实知见十二因缘,那麼他将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只有在他亲自知见它们后,他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2)审察遍知或度遍知(tirana pariñña),是以三相思惟(Sammasana ñāna)与观照名色法生灭的智慧(Udayabbaya ñāna)。【4】审察一切法而得审察遍知或度遍知,这是七清净的道非道智;道非道智见清净除了思惟三相之外,还要修生灭随观智。观照者具足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接着道智(magga cittā)就会生起。这种瞭知名色法的生灭现象的智慧,就是度遍知。这里才是真正的观照或毗婆舍那的范畴。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遍知。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遍知?诸比丘!即眼是当遍知等等,是名‘度遍知’。因为这是由审度‘无常、苦、无我’而转起的,所以从(色)聚的思惟而至于随顺智,是它的(度遍知)不共之地。」

八支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认知苦谛与集谛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的愚痴,因此它的功用即是审察和确定作为苦谛与集谛的行法(sankha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与果)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所以圣道也称為度遍知。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思惟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与‘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这样的修习才能观照到现象的无常性。

佛陀说:「若人活百年,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得解生灭法。」《南传法句经113偈》说的就是这个生灭智(Udayabbaya ñāna)。

关于集谛在《分別论》(Abhidhamma Vibhavga )里佛陀教导五种集谛:(1)渴爱(tanha)是集谛;(2)一切烦恼(包括渴愛)都是集谛;(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为漏(asava)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无贪、无瞋、无痴三善因都是集谛。(5)一切作为漏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恶法及善法都是集谛。在《增支部三集》(Anguttara Tika Nipata)里有提到一切缘起支都是集谛。简单的说集谛就是爱。

(3)断遍知(Pahāna pariñña)是从坏灭智(Bhanga ñāna)开始,接着是怖畏现起智(Bhanya ñāna),过患随观智(Ādinava ñāna),厌离随观智(Nibbidā ñāna),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审察随观智(Paţisankhā ñāna),行舍智(Sankhārupekkā ñāna),随顺智(Anuloma ñāna),种姓智(Gotrabhūcittā),一直到道智(magga cittā);舍离断除常、乐、我、喜、贪、集、取等的七随观【5】的烦恼。这些都是世间遍知的修习。断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称。断遍知是行道知见清净和十八随观【6】的修习范围。观修者只见到名色法迅速坏灭的过程,断遍知可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里指出:「任何被舍断之法,即为遍舍,并且因为这样的方法而转起的:‘由无常随观而断常想等’,故名‘断遍知’。从坏随观而至于道智是它的地。在这里,此(断遍知)是(遍知之)意。或者因为知(遍知)与度遍知是帮助于彼(断遍知)之义,及因为舍断了任何法,必然是知与度知的,是故当知依于此法而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对它们是俱生缘的作用,修习者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所以只有出世间修习是这道智的作用。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以彼等世间定而伏五盖等的敌对法,如投水瓮于长着水草的水中而压一部分的水草,是名‘伏断’。但圣典中对于诸盖的镇伏只说:「诸盖的伏断,是由修初禅者」;当知是明瞭故这样说。因为诸盖在禅的前分或后分是不能迅速压伏于心的;只是寻等(被压伏)于安止(根本定)的剎那;所以诸盖的镇伏是明瞭的。」

在这阶段,观修者已经能很熟练的观照所缘的名色法的生灭,但是能观照这些现象的坏灭,一个行者仍会执著于能观照的心是永恒的;所以观修者必须一起观照‘所缘的灭去’与‘能观之心的灭去’,当他见到种种有为法坏灭时,才能断除潜伏(anusenti)的随眠烦恼(anusaya),比如有贪、我慢、邪见、我见、无明等。观修者看到所缘的名色法与能观之心接踵而灭后,他能深切的认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才能舍离于名色的行法。这时他才能解脱于无始以来的邪见,生起证智(abhiññā)。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如在夜分,由燃灯而去暗,如是以彼观的部分的对治的智支,而断彼等应断之法,是名‘彼分断’。即先以分析名色而断有身见,以执取于缘而断无因及不等因的疑垢,以(色)聚的思惟而断我及我所的聚合执,以分别道与非道而断于非道作道想,以见生起而舍断见,以见衰灭而断常见,以现起怖畏而断于有怖畏起无怖畏想,以见过患而断享乐之想,以厌离随观而断乐想,以欲脱而断不欲脱,以审察而断不审察,以舍而断不舍,以随顺而舍违逆于谛之执。或于十八大观中:(1)以无常随观断常想,(2)以苦随观断乐想,(3)以无我随观断我想,(4)以厌恶随观断喜,(5)以离贪随观断贪,(6)以灭随观断集,(7)以舍遣随观断过患,(8)以灭尽随观断坚厚想,(9)以衰灭随观断造作,(10)以变易随观断恒想,(11)以无相随观断相,(12)以无愿随观断愿,(13)以空随观断住着,(14)以增上慧法观断坚实住者,(15)以如实智见断痴昧住着,(16)以过患随观断执著,(17)以审察随观断不审察,(18)以还灭断结著。此亦为‘彼分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指出:「如何是审察所缘的所谓坏随观之慧为观智?即是以色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他随观彼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随观又是怎样的随观?即随观这是无常而非常。随观这是苦而非乐。随观这是无我而非我。是厌离而非欢喜,离贪而非染贪,灭而非集,舍而非取。(1)随观无常而断常想。(2)随观是苦而断乐想。(3)随观无我断我想。(4)随观厌离断欢喜。(5)随观离贪断贪。(6)随观灭断集。(7)随观舍断取。以受为所缘……以想为所缘……以行为所缘……以识为所缘……以眼为所缘……乃至以老死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舍断取。」所以尊者觉音指出不只随观所缘,还随观“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亦即是能观之心的坏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8)‘灭尽随观’,即是「依分离厚想及灭尽之义为无常」,这样而见灭尽者的智,并以此智而断厚想。... (9)‘衰灭随观’,即如这样说:「依(现在)所缘而确定(过去未来)两者为一,于灭胜解,是‘衰灭随观’。以现前所见的及以推理而见诸行的坏灭,即于那称为坏灭之灭而胜解,以此(衰灭随观)而断造作。因为若观‘为什么要造作彼等像这样的衰灭法’之人的心,是不会倾向于造作的。 ...(10)‘变易随观’,是超越了依色七法等的区分,而见一些其它各异变相的转起;或者以老与死二相而见生起的变易。以此(变易随观)而断恒想。 ... (11)‘无相随观’即无常随观。以此而断常相。...(12)‘无愿随观’即苦随观。以此而断乐愿与乐求。 ... (13)‘空随观’即无我随观。以此而断有我的住著。...(14)‘增上慧法观’,即如这样说:「审察所缘,于坏随观,及空现起,得增上慧。」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以此观而善见无实常及无实我,故断坚实住著。 ...(15)‘如实智见’,即把握缘与名色。以此而断由于‘我于过去是否存在」等(的疑惑)及「世间是从自在天所生’等(的邪见)所转起的痴昧住著。 ...(16)‘过患随观’,是由怖畏而现起及见一切有中的过患的智。以此不见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故断执著。 ... (17)‘审察随观’是解脱的方便的审察智。以此而断不审察。...(18)‘还灭随观’,即行舍智及随顺智。这是指此时他(瑜伽者)的心从一切诸行退缩沉没及还转而说的,如在倾斜的荷叶上的滴水相似。以此而断结著────即是断欲结等的烦恼住者及烦恼的转起之义。当知这是‘彼分断’的详说。」在这一段尊者称它为‘增上慧法观’:「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其次如以雷电之击树,因以道智而断结等诸法不再转起,这样的断为‘正断’。有关于此的说法:「这是修习至于灭的出世间之道者的正断」。于上面的三种断中,这里,是正断的意思。然而这瑜伽者于前分的镇伏断及彼分断,是为了助此(正断)之义,故依此法,当知这三种断都是道智的作用,正如杀了敌王而取其王位的人,则他在(即位)以前的一切行为,亦都说是王的行为了。」

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是‘通达知’(pativedha ñana),这观智被称為断遍知,断遍知就是圣道。因此以‘度遍知’与‘断遍知’透彻地明瞭苦谛的名色法(五蕴法),以及集谛的十二缘起(主要是爱),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

因此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结论说:「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结论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來看),分别(从差別看),发露(把隱秘的说出來),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涅盘)。」

在(《相应部.卷三》)佛说:「诸比丘!何为苦?理应说即是执著五蕴。 佛又说:「五蕴是负担,放下是快乐。」在《五阴譬喻经》里佛陀比喻色如泡沫聚,因为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依上述的十一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来思惟,如实地观察五蕴,以离于五蕴之摆布。

通过对五蕴法依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苦(五蕴法),苦当知,苦已知;苦集(爱),苦集当断,苦集已断;苦灭(爱的舍弃),苦灭当证,苦灭已证;苦灭道(八支圣道),苦灭道当修,苦灭道已修。遍知一切行法,这样我们才能澈底的认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才能脱离长远的轮回。

祝各位法喜充满,早日成就道果。

参考资料:
(1)《清净道论》,觉音尊者著。
(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阿褥楼陀尊者著。
(3)《解脱道上》,班智达尊者著。
(4)《智慧之光》,帕奥尊者著。
注释:
【1】九出世间定,四色界定、四无色定和灭尽定。

【2】十八界是六根,六所缘,六识。佛曾说:「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233经》)

【3】初修观者会生起这十种观的染而被误导。这十种染是(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胜解、(7)策励、(8)现起、(9)舍、(10)欲。
对于这十种染:行者由观而见到光明,并误以此光明为圣道及圣果,这种光明染乃是因为得定而生起的;智是观智锐利能迅速分辨名色法;喜是观的五喜,即小喜、剎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及遍满喜;轻安是观的轻安、身心轻安、轻快、柔软、适业、明净与正直;乐是观的乐,流贯全身胜妙之乐;胜解是信,与观相应,信乐极强;策励是精进,与观相应善励的精进;现起即念,与观相应,善现善住善安立于审观之处,忆念不动;舍即观舍与转向舍,对诸行中立而有力的观舍,并于意门生起转向舍;欲是观的欲,即执着于观的光明,及其余九种的任何一种而起邪执乃至生起我慢。执着于我的光明是见执,执着可爱的光明生起是慢执,执着于享受光明是爱执,如此可细分为三十种染。对治它们的方法是观它们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有生灭逼恼苦、非是我、非是我的、非我自己。就能破除这些染而走上正道。

【4】三相是无常、苦、无我,以三相观察诸名色。无常于色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十一种情况,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察;确定它们是苦;再观察确定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5】七随观:以无常随观断常想,苦随观断乐想,无我随观断我想,厌离随观断喜想,离贪随观断贪想,灭随观断集想,舍遣随观断取想。

【6】十八随观---修十八随观能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1) 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 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 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 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 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 修灭随观者断集,
(7) 修舍随观者断取,
(8) 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 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 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 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 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 修空随观者断执著,
(14) 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著,
(15) 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著,
(16) 修过患随观者断执著,
(17) 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 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著。

法增比丘14/2/2011于马来西亚Sabah Kudat 佛教会,增修于澳洲Buddhist Vihara of Queensland 4/3/2011
dhammavaro@163.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传佛教回向文

南传常用偈诵

死随念(Marananus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