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0的博文

佛陀一生中决定性的时刻

图片
  佛陀一生中决定性的时刻   澳洲蓝山佛宝寺法增比丘     1. 月圆降生          世尊生于公元五六三年,摩耶( Maha Maya )夫人 四十岁那年,迦毘罗卫国 ( Kapilavastu ) 正在举行秋祭大典,到最后第七天,正值月圆之夜,根据《佛本行经》的记载,摩耶王后在睡梦中,她 梦 一头六牙 小白象 从空中经右脇 入胎而怀孕, 摩耶夫人立即惊醒。这时,大地震动,世间有大光明普照,即使日月光明照不到的地方都大放光明。摩耶夫人醒来之后把梦告诉净饭王。 后来夫人她在回娘家时在路上的蓝毗尼园太子降生,它是 在古印度的北部、现今的尼泊尔南部 蓝毗尼( Lumbini ) 。   2.  春耕静坐 世尊生于公元五六三年,当他还是悉达多( Siddhatha Gautama )太子的时候,迦毗罗卫国( Kapilavastu )正在进行着春天的开耕节,人们用牛和犁把泥土翻了过来,泥土里的蚯蚓暴露在田地里,在地面上蠕动着,天上的许多鸟飞下来了,把蚯蚓抓了起来,飞走了,或是当场就吃了。太子看到眼里,有一种莫明的哀伤,于是他独自一人跑到树下,盘起腿来静坐,进入了很深的禅定。春耕的仪式结束后,净饭王( Soddhodana Gautama )看见小王子在树下静坐,看到这情境,按照他们的民族传统,他生起对修行人的崇敬,于是对菩萨恭敬的合掌敬礼了,这是净饭王第一次对菩萨的敬礼。     3. 游门惊心   当菩萨还是王子时,他请求父王让他到宫外去考察,获准后,他带了僕伺从东门出去查看,他看到了一个老人持着拐杖葡圃而行,对一个人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他看了很是吃惊。     又过了段日子,他向父王请求出去宫外考察,他带了僕伺从南门出去查看,他看到了一个猗靠在墙边的病人,体弱无力,身心憔悴,看到那个人受到病魔折磨的样子,他心里非常震惊。   又过了段日子,他向父王请求出去宫外考察,他带了僕伺从西门出去查看,这回他看到了四个人抬着一个躺在杆架上的人,那人一动也不动,他问伺从这个人怎么啦?伺从答说他是个死人,看到那个死人受到死亡折磨的...

对付淫欲的有效方法

图片
对付淫欲的有效方法 法增比丘 目录 (1)作母、姊妹、女想 (2)三十二身分想 (3)守护根门 (4)不淨观 (5)死观 (6)注意四识住 (7)观察‘我’的生起 贪淫是许多修行人最烦恼的事,对这与生俱来的淫欲,是要用心理的方法来调服它,纯靠厌制它不会耐久,也不得力。在《杂阿含1165经》中尊者宾头卢与婆蹉王优陀延那的对话中提到三种对治的方法: 「婆蹉王优陀延那问尊者宾头卢: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极安乐住,诸根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尊者宾头卢答言:如佛所说,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 (1)作母、姊妹、女想 汝诸比丘,若见宿人(年长的),当作母想。见中间者(同年纪),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以是因缘。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诸根敷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言:今诸世间贪求之心。若见宿人,而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而作女想。当于尔时,心亦随起,贪欲烧燃,瞋恚烧燃,愚痴烧燃,要当更有胜因缘不 ?」 (2)三十二身分想 「尊者宾头卢语婆蹉王优陀延那:更有因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 发、毛、爪、齿;尘垢、流唌(口水)、皮、肉、白骨、筋、脉(血管)、心、肝、肺、脾、肾、肠、肚(胃)、生藏、熟藏、胞(子宫)、泪、汗、涕、沫、肪(腰部的油脂)、脂(皮下的油脂)、髓、痰、癊、脓、血、脑、汁(胆汁)、屎、溺(尿)。」 「大王!此因此缘故,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人心飘疾,若观不净,随净想现,颇更有因缘,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不?」 在《大念处经》中是以对三十二身分的‘厌恶’来说的;在《大象迹喻经》、《大教诫罗候罗经》及《界分别经》中是以四界的‘界’来说的。但在《身至念经》中...

席坐的禅修系统 法增尊者

图片
席坐的禅修系统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澳洲蓝山佛宝寺 目录 《大念处经》的教导 四种安般念业处的解释 1. 入息和出息 2. 长短息 3. 全息 4. 缓慢息 禅相 取相 似 相 诸行止息和寂灭 修定功德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遍世界,至于今日,虽然佛法早已从印度消失,但是各种印度的外道禅修系统还秉承着古代的席坐于地的禅修姿势。乃至佛法外传之后,北传的除了做早晚课,南传佛法的各民族或国家都还保留着席坐于地的禅修姿势。 能坐于地,时间久了,自然身体的重心往下移动,然后口里生津,气沉丹田,自然而然就进入冥想禅修的状态,关注面前,觉知入息与出息进而修习安般念。可惜我们自从宋代以来,接受了胡人的椅子之后,就把以前汉唐老祖宗的席坐于地的传统抛弃了,以致从唐朝以来证悟的人大量减少,归根究底就是我们把席坐的禅修系统弃之不顾的缘故。   席坐的佛陀 北宋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 坐胡椅的汉人     席坐禅修 当我们静坐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听到头壳里不断生起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只是静坐到它们自然停止,然后你就自然会看到呼吸,就能以佛陀所教的安般念( anapanasati )的四个步骤进入禅定的境界。 席坐禅修   席坐禅修 《大念处经》的教导 佛陀教导的《大念处经》 (Mahasatipatthana Sutta) 里谈到: “ Ekāyano aya m , bhikkhave, maggo sattāna m  visuddhiyā, sokaparidevāna m  samatikkamāya, dukkhadomanassāna m  atthaṅgamāya, ñāyassa adhigamāya, 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ya, yadida m  cattāro satipa tt hānā . ” “ 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   席坐禅...